我们仅仅在两种情境下使用“价格”一词:
1,买方或卖方的报价。商场里的价格标签,交易中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报价等等。或者买卖双方准备报出的价格。
2,成交价。买卖达成的交易价格。这种情境下也是使用价格一词。
“价值”这个词汇也是在两种情境中使用:
1,价值是我们心中猜测推理和估算标的物“可能”的或“应该”的价格。可能是长期的价格,也可能指短期的价格。这是我们探讨的价值一词的真意。
对短期价格估算的例子:
比如,对房子评估时,会说:这个房子价值100万;想想看,我们说这个房子价格是100万,与我们说这个房子价值是100万,这两个说法的区别在哪里?
对存货评估时,也会说:这批货物价值10万元等;
对古董艺术品估价时,会说:这个古董价值多少多少;
当我们想达成一笔交易时,我们会在心里估算对方的报价,并且心里思考:这个东西价值该是多少。
对长期价格估算的例子:
比如,股票的价值投资者谈论,认为这个股票价值是多少,价格是多少。那意味着,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会向价值回归。
再比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是一种对长期价格的解读。就是长期价格围绕劳动消耗波动。
这样,当我们应用价值一词时,仅仅在推测价格应该会是多少。而这种推测推理和估算的依据,就可以被当成所谓的价值理论。
2,价值一词,有时候会在比喻的情境下使用。比如,人生价值,普世价值,春晓一刻值千金,核心价值,价值观等等。这种比喻没有特别的经济学意义。
价值这个词汇除了在比喻的情境下使用外,其余任何地方的使用都是指核算推理一种可能的价格。
所以,任何一种价值理论,都不能武断地说,价值必须是怎样怎样。一个投资者在股市上惨赔时,他有时候会抱怨说:这个股票不该跌啊,这么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怎么还跌啊?
他这样是在要求股票的价格适应他的投资价值理论。可是现实的价格不会管你的价值理论是怎么样,你的价值理论必须适应价格,而不是反过来要求价格适应你的价值理论。
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否是劳动?这个我不大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价格不会管你价值是什么或怎么样,它自己运行自己的。
一块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是否有价值?你可以说依据劳动价值论,它没有价值。可是这块地不会管你说它有没有价值。不管它有没有你说的劳动价值,它都有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