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630 2
2007-03-10

美特斯邦威几乎没有生产过一件成衣,全部由国内200多家服装厂OME(代加工);公司本身也不卖衣服,而是由分散全国的1200多家加盟店销售。正是靠了这种虚拟经营模式,美特斯邦威已经做到了20亿元的销售额。

针对这样一个案例对,我们可以从企业理论角度做哪些思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31 21:55:00
对于这样一个虚拟经营的例子,是否可以理解为,企业间通过战略联盟形式缔结契约(如外包生产成衣、加盟连锁店等)的成本小于通过企业内自己组织生产销售的成本,因此,企业选择虚拟经营的形式,而且也获得成功。这是否与科斯所提出的市场交易的成本高于企业内行政命令的成本的观点矛盾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21 09:27:26
1、企业战略角度分析; 2、互联网+下Me&city解困的战略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