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因,昨天解释了精英主张妓女合法化的原因,今天再说说精英不想让房价下降的原因。
低层老百姓都盼望房价能降下来,自己能得到实惠,可是精英们不愿意,还说现在的房价还不算高,还得涨,那么原因在哪里?不能不说精英的眼光是远大的,他们为的是国家的利益,为的是中国的脊梁——资本家们的利益。为了国家和资本家的利益,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他们认为是应该的。
大家想想,如果住房的价格降了,普通老百姓普遍都能买起了,都有住房了,那么结果是好是坏呢?结果是很坏的,非常非常糟糕的。如果老百姓都有住房了,房产商的房子就卖不出去了,他们就得破产,连水泥、砖等住房原材料的供应商也都得破产,这部分的工人也都得失业,国家在这块的税收也没了,GDP也没了,这不糟了吗?而且这还是小事,要知道,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这柱子要是一倒,整个的,还不得稀里哗啦全倒了?所以,这个房价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降的,就得始终让相当一部分人买不起房子,这样才能保证房地产市场始终火暴,始终有一部分人终生努力干活攒钱,最后一把交到房地产商手里,房地产商才能永远不败,中国的经济才能永远繁荣。
类似的道理在医疗上也有。假如全国人民都健康,象神仙一样永远没有病,那么医疗部门,还有生产医疗器械、药品的部门就得全部关门,所有这里面的工人就得全失业,这样,不说中国的经济跨掉一半,也得跨掉1/4,这也是很坏很坏的事,所以,就得不能让人民都健康,就得始终有人生病才能保证经济繁荣。因此,住房上,就得始终保证有人买不起住房才好。
再打个比方来说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养鱼鹰捕鱼的事?如果没见过,我来说给大家听听。养鱼鹰的人,为了让鱼鹰捕鱼,通常都不把鱼鹰喂饱,如果喂饱,鱼鹰就不干活了,所以通常都让鱼鹰半饥半饱。鱼鹰捕到鱼后,以为是自己的,就把鱼咽到嗉囊里,养鱼鹰的人再把它捉住,把它嗉囊里的鱼挤出来。鱼鹰嗉囊里的鱼被挤出来后,又饿了,于是又去捕鱼,就这样始终为主人干活。房地产上也是这个道理。他们始终让有一部分买不起房,在住房上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就始终有人日夜不息地干活为他们攒钱,攒了一辈子都送给他们,如果大家都有住房了,就没人为房产商攒钱了。
虽然住房和电视机、手机、衣服等一样都是商品,可是住房是大件商品,和其它的又不一样,电视机、手机等可以降价,住房就是不行。电视机、手机等降价了,大家都有了,这并不影响这些商家的销售,因为商家可以推出新一代产品,诱惑甚至恐吓消费者赶紧淘汰旧的,例如说老手机功能少,辐射大等,消费者一听,哪还愿意用旧的,所以销量基本不受影响。可是,住房就不同了。消费者一辈子才能买起一套住房,哪能住几年就淘汰?所以,一旦老百姓都有了住房,房产商就完了。所以绝对不能让老百姓都有住房。
精英不想让房价下降的原因就在这里。
到这里,大家也应该能明白了,市场经济里,政府虽然天天呼喊让老百姓安居,让老百姓健康,让老百姓幸福,其实都只是唱唱而已。如果老百姓真的都安居了,真的都健康了,真的什么都不缺了,那么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就崩溃了,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政府也决定不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老百姓虽然都想安居,都想什么什么的,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又不能让老百姓都安居,都什么什么的,这就是个矛盾,是个市场经济产生的,在市场经济下永远都不能解决的矛盾。
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就和市场经济相反,市场经济的矛盾,计划经济就没有。如果老百姓都有住房了,那这太好了,建筑部门的工人以及为住房生产原材料的工人就都可以休息了,或者把他们都安排到其他部门劳动,这样就能减轻其他部门工人的压力,本来一天需要干8小时的,这时只需要干5小时就够了,这难道不是幸福吗?如果大家都健康了,这更好了,这就不要造药材,不要造医疗器械,不要建医院了,不要培养医生了,这得节省多少资源和劳动力呀。节省下来的资源可以用到其他方面,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可以安排到其他部门,其他部门的压力不就减轻许多吗,全体人民不就很轻松很幸福吗?
制度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如果选择了一个坏制度,那就只能受这个制度的约束,不管怎么努力,都跳不出它的魔掌,躲不掉它的规律,只能在这个制度下挣扎。只有抛弃这个坏制度,选择好制度,才能一切光明。可是,因为阶级利益、个人利益以及面子上的原因,有人就只能抱着市场经济不放,不仅自己不放,还忽悠老百姓,败坏计划经济,让老百姓都厌恶计划经济,热爱市场经济。这就是当前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