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65 0
2012-06-11
2869.正负电荷的总体平衡与中性形态
2012.6.11
无论正物质,还是反物质,原子内外的正负电荷都是相等的,可见自然界的正负电荷是大体平衡的,正反物质是否平衡呢?正反星系的形成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
分析原子内部结构,电荷只占极小的部分,多数物质呈中性,是电荷湮灭和聚变后的产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分析质子和中子,中子呈电中性,质量略高于质子,高出的部分可能是一个核外电子的质量,说明中子的来源仍然是最小的氢粒子——氕,而不同的是核外电荷与核内电荷产生了聚变,一种只存在于中子内部、具有相对稳定态的聚变,而原子一旦产生裂变,中子还会恢复氢同位素——氕的形态,因为我们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没有看到中子的身影。这也说明有一种基本粒子是非常不稳定的,拥有两个电子的质量,由正负电荷聚变而成,存在于中子之中,一旦中子释放到原子以外,它就会产生裂变,形成核内电荷与核外电子,所谓核外电子不过是与核内电荷相对应的相反电荷的团聚体。
光子也呈电中性,与电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与电荷相互转化,不知质量如何,是否就是中子内的那种未知的基本粒子?如果是,其质量是电子的一倍,运动速度可能低于电子的运动速度。
上述情况也说明正反物质未必容易湮灭,不像正负电荷和基本粒子。但是正反原子可能要比分子容易产生聚变反应,所以每秒数百公里的太阳风可以引起地球大气边缘的核聚变。等离子体可能也相对容易产生核聚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