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 (12人)
本系 7人,中科院 1人,美国 2人,加拿大 2人
银行(9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分行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分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银行研发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银行北京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市区支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分行
证券(6人)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顾问总部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部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自营部 衍生产品部 ~
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发展中心 ~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部 金融工程部 ~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营业部
保险(6人)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精算部(2人)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部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分公司 保险业务部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精算部
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企划精算部
其他(11人)
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资本运营部
合肥兆尹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金融工程部 ~
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部 ~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分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海航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百度总部 ~
河南安阳实验中学
黄山学院
支教
未定 2人
全系共46人
一流OFFER是打了~符号的。有7个。比例为7/34=20%(划开读博)
没有去总行业务部门、基金公司、部委的,去的券商都是中小券商,国元的投资顾问总部和长证的深圳营业部。前者门槛稍高点,后者211大学财经类硕士想去都行。至于保险公司总部不错,可惜发钱太抠门,合资的好点,中再保大方点。
总体比2011届同期毕业的央财上财差不少,央财去总行券商总部央企比例很高,上财去券商基金比例更高,总行比例低一些。和厦大南开比也差不少,这两者每年拿到总行总部OFFER的金融硕士比例大概在30%上下。而且去的券商一般大一些。
那么对比一下西财的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10届就业去向(2010就业难度略大于11年,因为招聘计划都是09年秋季和10年秋季进行,西财的中心略强于西财一般的金融硕士,略差于上述四校。)
西财中心
2007级
46人
本数据为截止到2010年4月的统计数据(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
23人
工商银行总行 ~
浙商银行总行 ~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
恒丰银行总行2人 ~
工商银行北京数据中心
重庆银行
成都银行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
建设银行重庆分行
建设银行郑州分行
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乐山支行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
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
民生银行四川省分行
成都农村商业银行2人
13人
中信建投投行部 ~
中信建投固收部 ~
国信证券投行部 ~
国海证券投行部 ~
万联证券投行部 ~
广州证券固收部 ~
中信金通研究所 ~
华龙证券固收部 ~
招商证券总部大客户部
中投证券总部分析师岗
国金证券营销总部
华西证券自营业务部 ~
国信证券郑州营业部
5人
中国人寿总部资产管理部
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投行部 ~
四川发展资金部
中国铁建财务
中国石油四川分公司财务
2人
直博1人
考博1人
一流OFFER14人,比例14/44=32%
中科大去一流OFFER比例比西财中心低,有去比较差的地方,如中学,某学院。而西财中心没有。高考来说,中科大比西财难很多,比上财央财都难一些。同样进经济管理类,西财能保到中心甚至一般的金融,比中科大保到统计与金融系硕士要好。考研的话,中科大此方向比西财中心略难一点,就业略差一点。
可见,术业有专攻,想在国内金融界混,就读个财经类大学或者经管传统名校,或者清华上交这种牌子和地理位置都优越的学校。想工科混,自然就是科大不错。原因有几点. 1理工科类实习不是那么重要,好的实验室项目可以代替实习,而经管类,书本始终是书本,不能在金融机构实习始终是种劣势。合肥的地域因素对科大工科类就业造成的影响有限,对科大经管类就业造成的影响较大。2金融业挺讲究人际关系,讲排场讲门面多一些(姑且不论这样正确于否),校友资源和人脉相对重要。3证券基金银行的总部分布基本都在北上广深,而制造业,实业,相对散布
中科大出国很猛,华尔街有不少校友。原因也有几点 1学科性质适合出国,基础学科偏多 2学校学生,尤其本科生,素质较高,高考很猛 3 20多年前那事情的影响 4 本硕应届生就业比不上同档次的华东四校。5 很多基础学科的同学,留学到MD后眼界大开,转专业或者毕业了转投IT或投行。例如有条很弯曲的职业轨迹:科大物理本,美国某常青藤大学统计博士,投行矿工。有这种想法的人适合读科大。当然同样也可以读南开复旦数学,北大生物等。这些人在华尔街的成功,很大部分不取决于自己本科,而取决于博士所读学校和专业,以及美国经济周期波动。这里就超出了本贴讨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