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50 0
2012-06-20

6月17日晚间,铁道部对外表示:此前《经济观察报》报道,铁道部改革方案将于10月份落定,谋划成立三大集团。经核实,此报道纯属谣言,铁路有关人员将到该报社了解相关情况,并对其谣言可能造成的后果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所谓铁道部谋划成立“投资、建设、运营”三大集团的消息,刚一出炉,就被打成了“谣言”。说明铁路改革方案复杂而敏感,铁道部更不会轻易接受传说中的改革方案。

6月19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披露铁道部多个高铁项目仅出入账票不合规或无发票入账或假发票入账一项就涉及资金超过8亿元。此前的3月19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1年跟踪审计结果,刘志军时代高铁标志性工程掩盖的腐败黑幕渐渐被撕开。

2012年的报告是审计署2009年-2011年对该项目跟踪审计的最后一批结果。京沪高铁查账三年,伴随着铁道部部长的落马,腐败问题一年比一年暴露得更多。资金额由2009年不到10亿元,飙升至今的近100亿元。随着最后一批审计报告公开,京沪高铁项目的腐败问题能否落下帷幕还是一个未知数。审计报告爆出的招标不规范、巨额资源闲置浪费和地方政府套取征地补偿款等问题,谁是真正的受益者?谁在这些巨大的项目中牟取了暴利?

自去年2月份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因经济问题被调查之后,铁路系统已连续发生多起剧烈人事震荡,日前又有呼和浩特铁路局常务副局长刘彪被传“出事”。而铁路系统内部消息称,纪律检察部门近期进驻了多个路局,铁路系统是否会再次刮起一阵反腐的“风暴”,也有待观察。

铁路系统的腐败与刘志军的仕途紧密相连,2009年,是中国铁路投资大跃进的一年,当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7007亿元,电气化铁路新增投资规模为15000亿元。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当年给中国铁路行业制定的20年发展计划是: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铁路行业的最大市场。

在全球经济一片混乱的2009年,中国铁路的大手笔投资震惊世界。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刘志军给京沪高铁下达了献礼令,要求京沪高铁在国庆节前开通,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那一年的刘志军可谓走到了人生的巅峰期。

2011年2月,刘志军被调查,2011年3月审计署公布了京沪高铁2010年度的审计报告。是审计署揭露了京沪高铁的问题,导致刘志军落马?还是刘志军的下马,让审计署进一步揭开了铁路系统的腐败黑幕? 2010年的审计报告所发现的重大问题,都是上一年度发布审计报告时已经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在2009年第一次审计时没有被查出?而是随着刘志军的下马,铁路建设市场招投标“走过场”、“内定”等潜规则才陆续暴露在公众面前。

2012年3月14日,涉嫌以“打捞”铁道部落马官员何洪达为名的刘琳诈骗案,在北京市二中院开庭。 据检方指控,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间,被告人刘琳以帮助被办案机关审查的原铁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洪达疏通关系、获从轻处理为名,虚构自己为办此事花费巨额资金的事实,骗取丁羽心(又名丁书苗)、侯军霞钱款共计3000万元及沃尔沃吉普车一辆。其中,第一被告人刘琳曝出,指使为何洪达疏通关系的是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

刘志军与丁书苗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刘志军为何让丁书苗去打捞已经落马的铁道部官员何洪达?之前有媒体曾报道,刘志军把贪来的钱全部交由丁书苗保管,对钱的使用丁书苗则完全听刘志军的安排。那么刘志军和丁书苗贪腐案的利益链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以丁书苗、刘志军被查为拐点,权力更迭又引起拆除风屏障风波与拖欠工程款事件,高铁项目建设的权力之手如影随行。争议颇大的声(风)屏障工程被部分拆除,最终造成15亿元安装完的风屏障被拆除以及4.13亿元物资至今闲置。

从京沪高铁三年的审计报告看,招投标的违法行为是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这也是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案发的主要原因。从审计报告披露的问题来看,京沪高铁项目虽然是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的,表面上是公开招标采购达成的,而实际上则是通过暗箱操作的方式进行的。在招投标市场中,一些行业和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资金的安排者,也是代理机构的遴选者,还是许多项目的招标人,同时又是部分投标人的领导者,招标工作的仲裁者,集决策、执行与监督权力于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大权在握的铁道部官员想逃避腐败的诱惑几乎没有可能。

京沪高铁暴露出的问题只是铁路系统腐败窝案的冰山一角,铁道部之所以反对任何市场化的改革方案,就在于不想拱手让出铁道部的权力。如果中央政府不能痛下决心,彻底改变铁道部沿袭下来的投融资管理体制,铁路系统的腐败还会持续泛滥,王志军马志军之类的贪官还会一批又一批的崛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