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从“结尾处”开始 作者:BWCHINESE
中文网专栏作家 肖伟才 2011-08-05 星期五
遇到新的小说出版,我常常从书的最后一页读起。我想知道知道主人公的命运到底如何后,再从最后一章慢慢地向前读。
习惯上从头读书,当读到结尾处时,常常生出几分遗憾,感慨结尾怎么是这样的呢?而从结尾处起读,在没有悬念的状态下读书,我可以怀着十分轻松的心情,细细品味书中营造的一路风景,读出一个生命是怎样的从衰老退回到年轻的。这样读书,生出了对生命的珍爱。
有次和朋友一起去寻找被家乡人称为生命之河的源头,快到源头时,我心里很紧张,原来家乡的生命河是那样的脆弱,在源头边只有一条几尺宽的小沟与涡河相连,这犹如一个脐带与母体连着。其实,在我小的时候,也曾顺着源头走过,感觉到家乡的河是那样的宽阔。我那次寻找源头,和从最后一页书读起的感悟是一样的深刻,它使我明白了生命历程中人应该从结尾处回首一下自己。提前知道了自己的人生结局,就会知道当前该怎样的走。只可惜,没有哪一个人会准确地预测出自己该以怎样的方式走完人生历程。不过,一个人如果想想人生的结尾处,就该知道怎样“活在当下”。
我曾无数此地目睹过一个个官员退下来之后的烦躁和不安。一位退下来的处级官员给我说,刚退下来那阵,脑子一片空白,原先那忙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清净起来,真的适应不了那种没有文件批示没有人请示的日子。其实,人生也可以像读书一样倒着去读,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一个官员迟早有天会退了下来,这样的结果他们都明白,但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早转型呢?有的人费尽心思担任了副科,几年后就想正科、副处、正处…… 看到身边的同事升迁了难受,想想自己呆在一个地方久了难受,整天在情感的折磨着度日,得到的可能是笑脸、实惠和运用权利的快感,失去的可能是人格、家庭和尊严。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历程的设计师,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解读的方式。生活是一天天向前走的,人的行为大多是按照惯性思维的,这是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就是在人人都明白的道理面前,常常使人糊涂。
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多的,或许是没有从结尾处开始。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人生吧,犹如从最后一页读书,先知道结果。书肯定是按照作者的意图从前面写的,而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知道自己的人生的结果,可随时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势,不至于在人生走到尽头时再说那句重复了无数次的“要知如此,何必当初”。
责任编辑:Leo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