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30897 1358
2012-06-24
高鸿业. (2010).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5 ed.).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jp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勘误有奖征集



目的


目标教材:由高鸿业先生主编多位教授合著的《西方经济学》第四版、第五版

复制代码

本次活动由“微观经济学版”实习版主“Wang Luoxuan”发起,目的是消除该教科书中所存在的显著的排版印刷错误,对具有争议的文本进行探讨,为即将使用本教材接受“西方经济学原理/概论”课程的同学以及跨专业学习的同学提供便利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从教学、学习/自学、教材对比等各种角度发布自己的看法。

本帖首先在微观主版以“推荐主题”的身份公布至2012年7月24日;之后移动至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教材学习版,如能较好完成目标无愧初衷将进行置顶申请。

征集内容


对一处文本的纠错视为一条、对一处知识点的建议视为一条
1、针对具体文本的纠错或探讨,发帖规范看见“发帖规范”;
2、关于知识要点详略设置、章节安排的建议;
3、关于装订、设计的缺陷。

评价与奖励标准


1、每条“具体文本的纠错或探讨”:经验+40、论坛币+40、热心+5、学术+5、信用+5;
2、每条“详略设置、章节安排”:   经验+40、论坛币+20、热心+3、学术+3、信用+3;
3、每条“装帧与设计”:                 经验+20、论坛币+10、热心+2、学术+2、信用+2;

由发起人(微观经济学版实习版主Wang Luoxuan)对回复进行评价奖励,并由公正人(三区区版主王志成2010)进行监督。

发帖规范


红色部分为必须包含的字段,紫色部分为必须包含的内容;不注明版本的话将默认为第5版,其他版本必须注明。

1、纠错类
位置:第4版, 第123页, 第4段, 第12行, 图(2.3), 表(3.4), 第5题, ...
描述:“×××”应改为“√√√”。(具体、完善、有理有据的描述即可

2、探讨类
位置:第4章, 第2节与第3节, ...(可检索的位置描述
描述:与某教材相对比/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冲击微观教学的角度反观, ...(具体、完善、有理有据的描述即可

例如:
复制代码

参与形式


1、各位网友请根据上述“征集内容”与“发帖规范”对本帖进行回复每个回复包含一条内容(否则超过发起人的奖励权限)。

2、如果您的回复包含较多的数学符号,建议您使用熟悉的数学公式编辑软件书写后截图发布,并欢迎上传源文件。

3、如果您的回复较长可以在微观主版或高鸿业教材子版独立发文并在本帖回复,内容须包括独立发文的标题与链接。

4、如果您之前已经在本论坛发表过与本活动主旨相符的独立文章,可按照“本节第3点”发布回帖。

5、发表回复之前请阅读已有内容以免重复

6、不接受占位回复以免剽窃之嫌,请在完善编辑之后慎重发布。

7、对已有回帖的不同见解可直接回复该回帖,并按照发文规范进行,享有与已有发帖同等待遇。

申诉


1、如发现其他网友的剽窃行为请以站内短信的形式及时通知发起人,不建议自行解决

2、如果发起人的评价与奖励有异议可以站内短信的形式向三区区版主、站务委员会提起投诉,或以任何不干扰活动进行的形式与发起人进行沟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24 22:19:06

参与回复·示例


位置:第四版, 第123页, 第4段
描述:原文“他三叔的儿子,他的表弟”,应改为“他三叔的儿子,他的堂弟”。“堂”应该是叔伯的子女之间的关系。


探讨收获17条·楼层排序


1、84楼 xiaolang
建议不要吧博弈论单设为一章,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说会单独开这门课,而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略作了解即可。有些内容重要,但不一定要单独设章。另外,这本书不同作者之间的衔接有点问题。

2、97楼 潇湘迁客
位置:第71页,图3-8(a)
描述:该图横轴表示咖啡、纵轴表示牛奶,按照第70页的介绍,消费者认为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无差异的,建议换成别的商品,因为一般来说,从实际生活来看,如果一杯牛奶里面加一杯咖啡,那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要比单纯一杯牛奶加一杯咖啡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大。也就是说,个人感觉,这个例子跟现实不相吻合,建议换一个。
个人给学生讲课时,一般说,如果消费者对铅笔颜色不在乎,一支红铅笔和一支黑铅笔对消费者来说,一样的,这两种商品可看出完全替代品。

3、99楼 潇湘迁客
位置:第88页,第2行
描述:建议“期望效用”修改成“期望效用函数”,接下来的部分,都是讲述期望效用函数,而不是期望效用,标题修改下,个人觉得比较合适。

4、100楼 潇湘迁客
位置:第99页
描述:建议“企业的本质”(多次出现过)修改成“企业的性质”。科斯1937年出版的论文题目翻译过来应该是《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很少有翻译成企业的本质。事实上,该页下面的脚注又说明研究的是“关于企业性质问题”。

5、102楼 潇湘迁客
位置:第193页,关于古诺模型的分析
描述:教材中,介绍古诺模型时,是参照古诺当时写的论文,论文中介绍生产成本为零,分析完全没错。但是,如果从考试,特别是研究生考试(个人就是从事这方面教学的)来说,这部分内容根本不考,而考的更多的是相关的计算题以及从古诺均衡推导完全竞争市场,求出古诺均衡解,建议再版时,考虑到这点,予以修改。

6、105楼  潇湘迁客
位置:266页,图9-7
描述:这个图没有问题,但是很容易误导人,经常有学员问我,e点表示啥意思,为什么突然凹进去啦。事实上,个人觉得,e点没有任何特殊含义,由于效用的主观性,效用可能性曲线,惟一知道的是向右下方倾斜,凹凸性无从得知,又何必画出e点,很容易让人误导。
微观部分的问题,就先写到这吧,下次有时间再写写宏观的。当然,这本书还是非常不错的,给学员上课,也经常参照这本书,基础阶段的复习,这本书非常重要。

7、154楼 天涯牧歌220
位置:第497页 与 第513页 有冲突
描述:关于充分就业概念:P497 讲常规总供给曲线时说“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源和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均已就业,所以仍然存在着难以利用的资源和能力较差的劳动者”     
而P513 说“当总产量达到充分就业时的产量yf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就得到全部利用”
这是不是矛盾啊?


8、170楼 潇湘迁客   >>> 相关探讨 176楼

位置:37页,图2-16下面
描述:图2-16下面举了个例子来分析如果需求价格弹性为2,价格上涨厂商销售收入减少,例子没错。但是,如果需求价格弹性为1,我们套用下这个例子。商品价格为10,需求量是100,之前销售收入为1000。如果价格上涨1%,变为10.1,如果需求价格弹性为1,相应的需求量应下降为99,问题是10.1*99不等于1000啊。
昨天晚上给一个学生上课讲到的,那学生问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举了个例子,大家帮忙看看有道理没有:1/3*3=1,1/3等于0.333.....循环,但是0.333.....循环*3不等于1啊。
就这部分内容,个人推荐掌握38页下面的脚注证明,非常干净利落。


9、173楼潇湘迁客

位置:507页,图18-2(a)图和(b)图
描述:这两个图的纵轴都用W来表示,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也就是W/P的函数,建议把纵轴修改下,修改成W/P,不影响结论。
另外,个人感觉这部分内容还少了一笔,应该解释下为什么会出现(b)图这种情况,即实际工资大于均衡工资水平,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予以了介绍。


10、175楼  潇湘迁客
高老先生《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教材,相对第四版教材有很大的调整,但看后让人觉得很悲剧,原因在于:
教材的第19章引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包括里面的文字介绍(533页-539页),可以说是照抄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12章的内容,文字都差不多。
教材的第21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是应该添加这部分内容,但是也不能全部照抄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18章内容啊。
当时看到这里,心都凉啦。我大学用的是高老先生《西方经济学》(第三版)教材,可以说这本书伴随我经济学学习,看到这,感觉特悲剧。

11、185楼  幸福的饺子
还有效用论部分,偏好的假设有些混杂,而且没把良性偏好和序数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厘清关系。没有把良性偏好的满足的所有假设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一一对应起来,所以才会由论坛上这么多关于无差异曲线和某些递减规律谁决定谁的纠纷。

12、186楼 幸福的饺子
关于连续函数和离散函数的平均值、边际值问题没有作交代。于是论坛总会有人讨论:最后一单位、再多生产一单位、为什么连续函数和离散函数的边际值不相等。不是学没学过微积分的问题,很多时候很多人联系不起来。
推荐赫舒拉发《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图表多讲解清晰,以上问题也都有所说明。

13、189楼  幸福的饺子
给出版社的意见:最后那个中英文对照表一点用都没有,又不是影印外文原版书。
原来我看过第四版,是按照中文拼音排序的,还有页码索引。中文排序的确没有按照英文词条字母排序合理,但是你按照英文排序我怎么找啊,课文里面也从没提过对应的英文单词。
当然找到了也没用,第四版还有页码索引,第五版就只是单纯的翻译单词,留它作甚。
词条里面还有MRP,正文里相关的章节都删走了。要素市场分析的两章进行合并,合并了有必要删点内容,增点内容——大老爷玩斯文呢么。

14、193楼  小灰灰大王
位置:第五版,一百一十九页
描述:分析了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却没有分析由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否可以得到利润最大化。

15、201楼 l-tao78
在章节安排上,博弈论应在非完全竞争市场前的章节,这样更利于教学

16、202楼l-tao78
此外弹性的章节,不可用供给或需求曲线的斜率代表弹性的大小,二者区别是很大的,但书上还是用斜率的大小代表了弹性,特别是在图上。

17、207楼 econnotes
位置:第五版, 第二十四页
描述:供求定理的描述和其他教材差距很大,没有提及供求力量与市场均衡的关系。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重点描述供求自动调整(以价格的自动调整为表现)使得供求双方在数量上平衡。
高的描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曼昆六版:The price of any good adjusts to bring the quantity supplied and quantity demanded for that good into balance.
曹乾译第六版:任何商品价格都会调整到使该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为止。
梁小民译五版: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我觉得应为: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会自动调整以使得该商品的供求数量平衡。


纠错收获6条·楼层排序


1、11楼 幸福的饺子
位置:第五版, 第4章, 第122页, 第4-6段
描述:原文三处“其中,常数λ>0”,应改为“其中,常数λ>1”。这样表示所有要素等比增加,前面的>=<符号才和规模报酬特征匹配得上。概论教材都用f(λX) λf(X)这么表示的吧。

2、17楼 幸福的饺子
位置:第4版宏观, 第453页, 第1段,
描述:推导储蓄s的过程乱套了,结果也乱。应该改为
∵c+s=y,s=y-c
且c=a+by
∴ s=-a+(1-b)y.

3、83楼 冰族王子
位置:第五版, 第582页, 第6段,第1行
描述:原文“将式(12.1)和式(12.2)结合在一起”,应改为“将式(21.1)和式(21.2)结合在一起”。第582页上文中推导出的式子已经标记为(21.1)和(21.2),第六段在引用时印刷错误。

4、104楼 潇湘迁客
位置:196页,第9行
描述:斯塔克伯格,好像是德国人,而不是法国人

5、119楼 冰族王子
位置:第五版, 第542页, 第2段,第3行
描述:原文“式(19.13)和式(19.14)右端第一括号中的表达式就是考虑到……”,应改为“式(19.14)和(19.15)右端第一括号中的表达式就是考虑到……”。显然,由541页最后一行可看到,式(19.13)右端没有括号,根据行文安排,应是式(19.14)和式(19.15)。

6、174楼 潇湘迁客

位置:555页,倒数第3行
描述:K表示人均资本,应该是小写K,即k,打印有误。


7、192楼  小灰灰大王
位置:第五版典型题题解,六十六页
描述:中间关于欧拉分配定理的结论有误,应该改为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总产量分配之后还有剩余;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总产量不够分配。

8、187楼 幸福的饺子
位置:第5版彩色合订本, 第36-37页
描述:需求的价格弹性ed>1,ed<1的印刷有问题,<>漏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4 22:29:58
凡是回复本帖以示支持都将有100%的机率获得2个论坛币。

作为实习版主我的每日讠平分点数有限,如果你发现我只给了一个点的经验或者其他,那是暂作标记,因为我的点数将尽。
等我满魔满血之后会为您重新加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4 22:36:02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4 22:36:58
zhedoux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4 22:39:32
真心不建议初学者看这本教材 跳跃性很大(恕我驽钝) 我当时学微观的时候难受死我了 学宏观之前幸好看了伯南克的宏观 才能稍微顺利地进行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