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536 1
2007-03-12

周小川称股市未有重大趋势性变化
 [周小川]对于前不久发生的股市价格波动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还不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应该不会造成重大的趋势性变化。

两会报道:周小川、薄熙来记者会中对股市有影响的讲话

周小川:中国股市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我想问周行长,2月末,全球股市同时出现大跌,很多人感觉是上海市场引起了这次调整。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怎么分析全球,包括中国一直在波动的市场。在全球股市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市,需要什么样的改善?

[周小川]关于股市变化,通常有不同的原因,有时是市场自身的原因,有时可能是由于宏观经济方面出了问题,有时也可能是微观方面,比如说某几间公司出了问题,这有多种可能性。

[周小川]对于前不久发生的股市价格波动的问题,我看外界,不管是媒体也好,经济学家也好,市场人士也好,都有很多评论。我个人觉得,这还不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应该不会造成重大的趋势性变化。

[周小川]这次股市波动在全球都有一定的相互关联影响,这说明全球化在逐步进展。过去中国认为自己的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小型的市场,也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比较幼年的市场,或者说是在转轨经济中逐步发展的新兴市场。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股市波动相互之间关联密切,这也说明中国的市场还需要加速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进一步把资本市场建设得更好、更快、更加国际化。这样,不管是外部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我们对外部的影响,就会使大家感觉是在大致相近的条件和规律下运作,就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也应该看到,市场总是在不断调整、不断变化的,市场不会像池塘里的静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波涛存在。

[周小川]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偏多是全球的现象,中国也存在流动性偏多的问题。美国财政赤字那么大,它那儿的流动性也很丰富,产油国资金也很丰富。因此,资金面上的宽松是全球一体化之下相互影响的现象。宏观调控当局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过剩的流动性应该采取稳健的、适当收缩的政策。

[周小川]从分析角度也要分析得更透一些,不见得流动性过剩会直接对某一个或者某一天的资产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冲击和影响。要看到市场是非常复杂的,波动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贸易摩擦或会影响到上市公司

[彭博新闻社记者]请问周行长,中国现有外汇储备已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20%,您认为这会给央行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上个星期,世界股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有没有受到影响?请问薄部长,中国现在遭遇到一些贸易纠纷和争端,中国自己已经制定了目标,减少对外出口,并且设置其他一些上限性的措施。您认为这种措施的采取有没有可能减缓中国遇到的贸易争端?

[周小川]关于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从总体运作来讲,不论是从组织机构、内部管理、前台后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和研究部门的相互关系,管理外汇储备多一点少一点,影响都是不大的,都是按照一种方式在进行管理。

[周小川]当然,外汇储备多了以后,在外汇储备经营组合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考虑,也就会有一些调整。比如外汇储备多时,你会多投资一些长期产品,在投资产品的风险和安全性的平衡上可能会有一点移动,比如向保值增值方面多倾斜一些,我想主要就是这些变化。

[周小川]至于说到最近股市的波动,一个是它很突然,再有就是也没有看出它有什么趋势性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和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和影响。

[薄熙来]关于贸易摩擦增多的问题,中方已经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了。去年全球反倾销总的数量里边,中国企业遇到的占37%,这个量是很大的。如果再加上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这些贸易救济措施,总的看起来,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商务部因此也很忙,我和我的同事不得不经常加班应对。

[薄熙来]仅仅欧美去年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等措施就影响到我们8500多家企业,50多万职工的就业,所以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些事情。

[薄熙来]中国政府并不追求大额的贸易顺差,始终希望有一个国际收支平衡的局面。所以对商务部也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减少顺差。但是顺差的形成并不仅仅或者不是主要因为贸易的原因,它是产业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的总体形势所决定的。因此我们也不能设想在短期内,或者仅仅通过贸易措施就解决顺差问题。

[薄熙来]从当前中国贸易结构里,大家也会了解到,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了很大比重。这两年,我们在贸易方面实实在在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的政策导向就是要增加进口,要降低出口增幅。特别是比如对于加工贸易、出口退税以及进口政策,我们都进行了仔细研究。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

建议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学一些金融知识

在被问到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有何建议时,周小川说,投资者大致可以分三类。一类是个人投资者,一类是机构投资者,一类是过去从事间接融资的机构,但他们有可能把一些间接融资的产品转换为直接融资的产品。

  他称,对个人投资者来讲,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财富的增长,每个人最好都学一些金融知识,中央银行有很多关于金融知识的材料和投资者教育材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金融积累应该如何分布。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讲,现在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比例关系来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地为中国经济、为中国各种投资者服务。

  对于第三种投资者来讲,过去中国间接融资的比重比较高,因此中央政府的口号非常清楚,叫“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过程中,搞间接融资的机构实际上也可以大有作为,比如说通过资产证券化、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做法,最终使过去传统的间接融资产品转换为直接融资产品。这种发展应该说有很大的空间,而且符合中央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方向。

上海同业拆放利率将会成为基准利率

[周小川]关于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非常重视这项工作,这几年不断取得了一些进展。首先放开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另外,对于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都放大了活动区间,在某些方向上取消了限制。此外,还有一些品种,比如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券、外币大额存款和外币大额贷款的利率也逐步实现了市场化。去年年底推出的上海同业拆放利率,这个利率体系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新动作,今年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它给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基准,这个基准主要是货币市场短期拆放定价的参考体系,比如隔夜、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总之,为一年以下的产品提供了定价参考。这样,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参考基准对其他短期金融产品进行定价。因此,这的确是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的内容。总体来讲,利率市场化要按照稳步协调的原则,逐步在今年和今后几年进一步向前推进。

央行有若干手段回收市场上过多流动性

[香港记者]请问周行长,我注意到你们在2004年已经提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但这些年来,顺差仍然突飞猛进,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对这个问题您有什么对策?外管局已经缩减短期外债,国家正在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行长能否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也注意到,香港提出资金自由行的200多个建议中有80多个是关于金融的,请问今年之内有哪些可以付诸实施的?

[周小川]首先,我前一段时间已经说到,中央银行有若干个手段来回收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以及其他一些手段,我们还会继续使用。

至于进出口贸易不平衡,贸易顺差还在继续扩大,首先取决于国内需求的大小和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大小,它决定了进出口的增长速度。

进口和出口,其实两个都是在增长的,就像两个人赛跑,看谁跑的更快一些。有助于出口增长的因素,比如说国内新的投资形成的新生产能力,还有外商直接投资也十分踊跃,不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正如薄部长说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发挥了很大作用。另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非常灵敏,出口厂商很容易捕捉到全球的机会。现在流行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就是描述这种现象。包括服务业,现在外包也越来越多。

有助于中国进口增长的因素,比如说汇率的调整。另外,中国也进口了比较多的原材料。在中国出口方面,我们也面临着成本逐渐上升、劳动工资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完善等。这些因素都在综合影响进出口平衡。

综合下来的结果,当前还存在贸易不平衡的趋势,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慢慢加以调节和解决。

从中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来讲,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这个问题作了说明。首先最重要的是,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最有效的手段是实行经济结构性调整政策。首先是扩大内需,其中特别是扩大消费内需和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将来内需有很大增长空间的重要环节。此外结构性调整政策还包括扩大进口,这需要解除一些政策上的障碍。此外还包括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外面去投资建厂。但经济结构性调整政策出效果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它是非常重要的,是为主的政策。

作为辅助性政策,汇率政策作为价格杠杆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能够调节进出口之间的平衡。另外就是外汇管理可以配合上面提到的结构性政策和汇率政策来进行转变,比如给对外投资提供方便,经常项目用汇提供方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3 07:13:00
该出货的还是要出货的,小心借利好庄家出得更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