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775 6
2012-06-28
零售市场的价格随着成本会波动。现在假设N个零售商卖完全同一种商品,他们的进货成本始终一致,零售商决定自己的零售价格(价格竞争)。 一个普遍现象是,当批发成本上升时,市场整体的零售价格(或者说平均价格(P1+...+PN)/N )马上上去了,但当批发成本下降同样的幅度时,市场的零售价格却下降得非常缓慢。这个现象被称作价格的不对称调整,更形象地被称为火箭与羽毛现象(Rockets and Feathers),在汽油,食品价格领域被广泛记载,但理论上的解释却相对少。仅有几篇理论解释都被实验检测推翻了。希望大家说说自己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28 17:46:48
1、不降价的资金占用边际成本小于降价后边际损失。
2、零售商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市场均衡价格降幅不大时,不降价仍然可能有人买。消费者有一定的购买惯性。
3、沉没成本起作用。当零售商已经以高成本进货后,虽然新的成本降低,但零售商难以忍痛割舍,尝试仍以沉没成本作价销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8 18:40:25
ruoyan 发表于 2012-6-28 17:46
1、不降价的资金占用边际成本小于降价后边际损失。
2、零售商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市场均衡价格降幅不大时 ...
谢谢回复,我认为以上观点在直观上和现实价格现象中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建立理论模型以及用于实证,其有效性还有待讨论。
首先,这是一个价格竞争的现象,如果存在价格竞争,第一点就不存在了,因为单方面不降价而导致的需求降低的沉没成本相比边际损失来说要大;总结说来如果第一点成立的话,那就是沉默串谋的观点(1989年的一片文章的观点)。
第二点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在价格竞争市场中,理论上成本降低单方面不减价那需求是零,大家都到降价的那家买了。消费者购买惯性可以用来解释这个现象,但前提也是一样,一个垄断市场,而不是价格竞争市场。现在主流的理论解释是消费者的寻找(search),这几个模型都是建立在如范里安的促销模型上的(如Tappata,Yang -Ye)模型。
第三点只有在每个时期都有存货而无法以本期的成本价进货的的情况下才成立,但这个假设显然有点牵强。因为这个现象最经常被提出是在燃油和食品领域,在燃油领域,对零售商来说存储相对困难,另一方面,食品,至少大部分,也不属于可长期大量存储的食品。还有,在高成本下大量存货直观上就不太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9 08:58:25
sailorwoods 发表于 2012-6-28 18:40
谢谢回复,我认为以上观点在直观上和现实价格现象中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建立理论模型以及用于实证,其有 ...
第一点是这个现象的一个经济学解释理由。第二条是形成这个理由的可能原因之一。所举出的例子是一个实践中的现象,实践中竞争就是不充分的,如交易的信息就是不完全的,搜寻成本就是不为0的。所以,价格不降低,需求未必为0。第三个的理性程度以第二条的有效程度为依据。上贴并不是一种周延的分析,只是随想,也想通过讨论学些东西。
可能基本的问题是不能用充分竞争的一般性假设去解释不充分竞争的具体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9 12:25:00
ruoyan 发表于 2012-6-29 08:58
第一点是这个现象的一个经济学解释理由。第二条是形成这个理由的可能原因之一。所举出的例子是一个实践中 ...
谢谢。我现在也在考虑在第二点的基础上建立模型,但是感觉难度很大。我可能把寡头的假设释放了,用垄断模型先试试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9 14:25: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