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乌托邦”(Utopia)?毛泽东时代的人把“乌托邦”一词主要理解为:空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他们把Utopian Socialism译为“空想社会主义”. 与“空想”相对立的概念是“科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与马克思主义有别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和“实干”(说得文雅一些即“实践”)。何谓“空想社会主义”?教科书上说,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傅立叶,他们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之一,他们的学说还不是科学、是不能实现的空想。
把乌托邦与科学对立起来理解,可以追根到恩格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史上,主要是恩格斯开创了把“乌托邦”和“科学”对立起来使用的传统。1872年5 月至 1873年7 月,他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首次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过了两年,马克思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解释说:他们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 最后,恩格斯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确立了“乌托邦/ 科学”的经典用法,自此,第二国际和苏联(尤其是在斯大林掌权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纷纷用“乌托邦”、“乌托邦的”来攻击论敌或政敌,用“科学”来标榜自己、或标榜某种“马克思主义正统”. 虽然恩格斯没有在后来那种狭窄的意义上使用“乌托邦/ 科学”这对二元概念,但他肯定用到了这个二元区分,来区分无产阶级不成熟时期(“在这个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成熟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即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我们知道,圣西门、欧文、傅立叶本人没有也不会自称是乌托邦主义者或空想家,相反,他们常常自诩为科学家、发明家、实业家等等(这一点恩格斯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恩格斯称他们为“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显然不是沿袭历史中某个既定的名称,而是对他们的事迹、学说做出某种评价,恩格斯的评价可以用他自己的两句话来概括:“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 所以]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乌托邦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本文把“空想的”改译为“乌托邦的”)[1] (P409)从后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所谓“乌托邦的”,意思就是“纯粹的幻想”,也即“不切实际的幻想”、“空想”,马克思一般也这么使用“乌托邦的”一词,他们都沿袭了 “乌托邦的”一词在西方日常语言中既有的一个含义:空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