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374 6
2012-06-29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时,一般来说有两种思路,一个是建立在给定消费者的效用方程和约束去计算什么选择对他是最优(这个是相对主流的做法);另一个是选择理论,看消费者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哪个,那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偏好。这两个思路在理论上来说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就思维方式来说,我觉得后者更为精确,或显得更为合理。William James(1884,p190)在研究人的情绪的时候写了下面这段话:“...that the more rational statement is that we feel sorry because we cry, angry because we strike,afraid because we tremble, and not that we cry, strike, or tremble, because we are sorry, angry, or fearful."(一个更理性的陈述是我们感到伤心是因为我们哭泣,愤怒是因为抗击,害怕是因为颤抖, 而不是我们哭泣,抗击,或颤抖是因为我们伤心,愤怒,或恐惧). 我们在研究经济现象是似乎更擅长为某一个现象提供各种理由和解释,但我们往往不擅长或懒于从单个现象本身出发地去寻找它的成因。就像五常大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个 火车开过日本麦田的故事,很多经济现象在逻辑上可以有各种说得通的版本,但只有结合现象本身及其环境深入调查了,才能找到它的成因。 (梁小民版本)20世纪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仍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29 13:35:48
楼主思辨的范畴 更像是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9 17:39:16
经济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了很多,但是远远不够完善,整个理论体系无法做到像物理学一样体系化,归根结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9 17:48:16
mirror327 发表于 2012-6-29 17:39
经济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了很多,但是远远不够完善,整个理论体系无法做到像物理学一样体系化,归根结 ...
是啊,感觉理论上的突破好像越来越难了。不过这倒是个验证理论有效性的很好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 10:23:55
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 12:16:37
毕竟是社会科学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 公理化变得更难
所以虽然处在鄙视链的下游,真正在经济学上出类拔萃的人却很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