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91 21
2019-07-23

经济学的核心是价值理论,从价值理论的角度看,《微观经济学》逻辑严密。《微观经济学》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以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资源最优配置为目标,一环扣一环,以边际分析、均衡分析为分析方法,构建出完整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逻辑体系。

有人说,《微观经济学》错在用数学方法上,这个是说不通的。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生产率递减、边际收益递减,这些递减都适合用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一阶导数等于0,二阶导数小于0用于分析边际递减、求最极大值没有任何问题。

还有人说《微观经济学》用的是静态、比较静态分析法,没有用动态分析法,这个也说不通。

《微观经济学》错在什么地方呢?错在对价值的理解上。《微观经济学》理解的价值是效用,效用不是价值,是人们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心理感受。用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效用当成价值,是《微观经济学》错误的根本原因。《微观经济学》虽然把稀缺性和效用放在一起定义价值,这是徒劳的。稀缺性可以是自然属性,更多的是社会属性。再多的资源被恶霸占有,一样会产生稀缺性,比如房子被恶霸占有,就算能够住下地球人的10倍,同样稀缺。

《微观经济学》自相矛盾。一方面,《微观经济学》说边际效用递减,一方面又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效用收敛,意味着人的欲望有限、有极值。《微观经济学》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资源有限,怎么可能存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呢?经济学家逻辑矛盾正常,因为他们的祖师爷就一直逻辑矛盾。《微观经济学》说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资源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是经济学家瞎编出来的。经济学家瞎编的时候竟然忘记了边际效用递减和稀缺性。

《微观经济学》用了价格、收入、成本、利润这些概念,这些概念都是指使用价值或者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效用,没有一个是指向价值的。滥用概念是《微观经济学》错误的原因。为了浑水摸鱼,《微观经济学》编造理性人假设,什么是理性人呢?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是一阶导数等于0,二阶导数小于0,或者边际利益递减。如果边际利益递增,根本就不存在利益最大化。增函数没有拐点、驻点、没有极值,没有极值怎么可能有最大值?没有最大值怎么可能有利益最大化?经济学家虽然胡编,但还是知道要计算利益最大化需要信息,经济学家接着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完全信息意味着假设人人都是万能的上帝,人不会知道未来的完全信息,谁知道?万能的神和上帝。

对于使用价值来说,完全竞争指没有浪费,垄断指浪费。《微观经济学》把没有浪费说成是有正常利润、把有浪费说成是有非正常利润。为了把大家搞晕,《微观经济学》画完全竞争的线时把需求、价格、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实际都是使用价值或者效用)画在一根平行X轴的线上,然后画一根由下往上穿的边际成本线,说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因为这个时候MR=MC=P,没有浪费、没有垄断利润。垄断的时候怎么画线呢?MR由平行X轴变成向下倾斜,这个时候,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相交的点在需求线以下,这两个点形成的正方形就是垄断利润或者浪费的区间。

用使用价值冒充价格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贯做法,目的是颠倒是非。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就是这么干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还原使用价值。

总结:《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使用价值和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效用,《微观经济学》把使用价值和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效用叫收入、成本、利润、价格,目的是混淆是非。《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自然经济,偶尔涉及商品经济。现在社会采用的是价值经济。《微观经济学》和现实经济是完全脱节的。学习《微观经济学》解释不了现实经济,因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使用价值和效用,不是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7-24 02:21:25
《微观经济学》自相矛盾。一方面,《微观经济学》说边际效用递减,一方面又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
你不知道什么是短期,什么是长期。
短期中,由于人们的消费能力限制了欲望的满足;长期中,人们的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的种类不断扩大,以前无能力进行的消费现在可以有能力尝试并逐渐变成消费常态。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在任何时代中的一个个短期来看,边际效用都是递减的,而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迈进中,欲望因满足的手段越加有效而变得越大,这一点儿都不矛盾。

《微观经济学》说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资源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是经济学家瞎编出来的。
--------------------------------------------------
你在瞎编。有限的资源当然不能满足无限的欲望,只能尽可能更大地满足欲望(短期内进行合理的配置),难道你认为有限的资源能够满足无限的欲望?也只有你这种智力低下的人才能说出这种话吧?

你要小心,你在不理解别人、甚至还歪曲别人时,还拒绝理解、停止歪曲的话,你就不过是一只吠尧的桀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24 02:26:14
至于你说的什么价值论,不就是早就臭了街的劳动价值论嘛。我看你主贴也没有勇气提出来,帮你挑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24 05:01:11
创新不是口号,口号不是创新。研究有没有成果,不是任何人能知道的,更不是管理部门能计划或者预期的。创新意味着毁灭,不是人人都喜欢创新。新的成果的出现,意味着旧成果的毁灭,意味着以旧成果为基础获得的荣誉、职称、待遇、福利等的毁灭。创新是不符合一些人的利益的,这些人可能是反对创新的人。
建立新的经济学体系是因为旧的经济学体系无法解释过去、预测未来,同时旧的经济学体系、内容、方法不仅和现实矛盾,自身也逻辑矛盾。能不能建立新的经济学体系,研究者是不知道的。多长时间建立经济学体系,可能是40年,或者研究者一辈子也建立不了新的经济学体系。研究者是不知道能不能建立新的经济学体系的。
研究经济学的第一步是学习、了解现存的经济学体系。经济学的核心是价值理论,理解价值是研究现存经济学体系的关键。价值是不是创造出来的?如果是,价值由什么创造?价值是创造出来的是所有经济学的逻辑基础。不管经济学叫什么流派,在价值是创造的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价值由什么创造?由土地、资本、劳动创造还是由劳动创造?价值由什么创造是区分经济学的标准之一。在确定价值由什么创造后,用什么衡量价值,不同的经济学有不同的衡量方法。
《微观经济学》认为,价值由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由生产端和消费端同时衡量。消费端怎么衡量价值?消费端通过消费者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效用来衡量。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都发现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提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生产端怎么衡量价值?生产端通过生产耗费来衡量价值,这个就是生产费用或者生产成本价值理论。受到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的启发,生产费用价值理论发展为边际生产力理论,每种生产要素都有对应的边际产品。把生产端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和消费端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合在一起,就是均衡价格理论,生产端是供给、消费端是需求,也是供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价值实际是使用价值,商品没有价值,价值和商品是相互独立的。使用价值能吃、能穿、有用,价值不能吃、不能穿、没有用。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效用不是价值,也不能衡量价值。使用价值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是使用价值,不是价值,用耗费生产要素所衡量的是使用价值,不是价值。
商品、货币、价值是相对独立的。价值没有包含在商品里,商品具有物权和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价值不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人之间的权力责任关系。人之间的权力责任关系是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先是支配关系,然后是使用关系,前者是物权,不是价值,后者是使用价值。经济学把人对物的支配关系理解为人对人的支配关系、理解为价值,显然是违背事实的。
价值是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创造不出来的,价值是创造不出来的。既然价值不是由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消费使用价值产生的效用衡量的就不是价值,而是使用价值;生产费用所衡量的也不是价值,是使用价值。
搞清楚商品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一大理论难题,统一价值论和货币论。货币不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和价值一样,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们的本质是权力。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逻辑是统一的。
货币不是一般等价物,也不是交换媒介。把货币定义为一般等价物和交换媒介是错误的。交换媒介、一般等价物对应的是商品,不是价值。货币对应的是价值,不是商品。
在搞清楚商品、货币、价值后,接下来要搞清楚的是货币、价格和价值。价格是什么?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吗?如果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出现在货币之前,这里的价值显然是生产出来的价值,本质是物权或者使用价值。把使用价值或者物权当成价值是不符合实际的,在现实世界表现为价格上下波动。价格是货币的一种存在方式,它的本质是货币,是货币运动的方式。价格是货币的价值化数量单位。
价值是独立存在的,商品没有价值、也不是价值。以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学体系是新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就是经济学的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24 05:14:16
为什么要重建经济学体系?因为现在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使用价值,现实中的经济体系是按价值的逻辑运行的。用研究使用价值的逻辑去解释、预测价值实际,理论和现实脱节。怎么知道经济学是研究使用价值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使用价值经济学,它们的理论体系本身就逻辑混乱。证据: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不能统一、价值论和货币论不能统一。不能解释、预测现实中的经济周期。
怎么区分使用价值和价值?从它们的来龙去脉区分。使用价值是生产出来的,价值是买卖产生的。粮食、衣服、手机、电脑、汽车都是生产出来的,银行存款不是生产出来的,是银行印出来的。粮食、衣服等商品没有价值,买卖它们产生价值。这个跳跃很难,如果不难的话,经济学早就搞清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
经济学说史上有过边际革命,边际革命产生新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的本质是把消费使用价值获得的满足—效用,用来衡量价值的大小,然后偷换概念,用来解释价值的来源。把消费使用价值获得的效用当成价值,这个逻辑是错的,但它是个美丽的错误。为什么?因为可以用导数,给经济学披上数学科学的外衣,还可以解方程组,用矩阵、向量。投入-产出法不就是这么来的吗?经济学用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就是从上面这个逻辑演化而来的。这个逻辑再错一次,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就延申为边际生产力价值理论了。
经济学说史上还发生过对什么是财富的争论。财富是什么?是商品还是货币?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对什么是财富的争论产生重商学派经济学、重农学派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对于什么是商品、货币、使用价值、价值,经济学家稀里糊涂,搞不清楚。现在的经济学还是不知道什么是商品、货币、价值这些最基础的东西。
商品可以消费,能吃、能穿、有用。货币不能,货币没有使用价值的。现在的经济学家还在因为货币没有使用价值把纸币、银行存款当成价值符号,他们把价值当成能吃、能穿、有用的使用价值。
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经济学又发生一场争论,怎么加总那些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怎么把不同的机器、设备加起来?这就是两个剑桥之争。
怎么区别使用价值和价值?简单。使用价值是生产出来的,价值不是生产出来的,价值是买卖产生的;使用价值可以用于消费,价值不能消费。如果经济学把价值看成能吃、能穿、可消费的东西的时候,就错了。
价值不是生产、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还在鼓吹创造价值,这个创造的价值,不是价值,是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具体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一般使用价值。
价值不是创造出来的,是买卖产生的,利润自然是买卖产生的。贱买、贵卖是利润的来源。马克思曾经驳斥过贱买、贵卖是利润的来源,因为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8 10:01:56
      我发现微观经济学的根本错误是供给曲线。关于供给曲线的错误,我与许多网友进行了大量的争论,石开石也发现了供给曲线是错误的。
      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是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最基础的两条曲线,其中的供给曲线错了,微观经济学也就整个错了,我认为,供给曲线是微观经济学的致命错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致命错误,也是现代经济学的致命错误。
       请查看我在我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