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328 7
2007-03-14

哲学的复归——两种经济学走向的思考

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是从人本身的劳动开始,然后“异化”出使用价值的概念。然后又由使用价值这一超乎人体之外的概念复归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价值概念。虽然马克思曾声称自己的经济学中不讨论使用价值的问题,但作为从劳动到价值的一个必然过程,回避对使用价值的讨论显然给他带来许多麻烦。从使用价值到价值过程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但使用价值产生过程中的劳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并且所谓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就源于这一过程。

马克思的这一逻辑过程中体现着一种强烈的对人类自我关爱的人本主义色彩。而许多经济学者老否认或忽视这一点。我认为如果有人断言马克思的经济学是商品、资本、财富等纯粹的经济学研究,那么他就彻底错了。在马克思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的论述中,其关系之说正是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财富经济学的根本差异之所在,这也是马克思既作为社会学家、哲学家,又作为经济学家,而因此优于别的经济学家思维的地方。在他的思维中财富(使用价值)只是一种研究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不像西方财富主义(即马克思所批判的边沁的功利主义)经济学家一样将财富(使用价值)视为终极目标。

现在许多学者无法理解亚当·斯密为什么会写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哲学价值观截然相反的著作。前者论证了同情心是人的本性;而后者以利己主义成为后世经济学发展的主导逻辑。由于他临终前焚毁了自己未完成的所有手稿,因此关于二者之间的联系迄今仍未有定论。不过笔者认为,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应蕴涵在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之中,因为这一概念也是由使财富(使用价值)研究转向人与人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关键。如果这一概念被解释清楚,那么这两种者之间的哲学分歧则可能被打通。

在亚当·斯密之后,萨伊将经济学彻底的引向了财富主义的方向,但财富能否作为经济学——一门社会科学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一置疑迄今仍在争论之中。不过笔者一直认为人毕竟不是经济人,除对财富之外人还有许多追求目标。但事实由于人们对财富的狂热追求导致了马克思所谓的商品拜物教现象——即像追求宗教一样去追求财富,以至于最终忽略了商品背后所包涵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一点却正是马克思一直强调的地方。

自上个世纪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学派、以舒尔茨等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政治哲学学派、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将人本身的资本收益、决策、自由、意识形态、习俗、人与人之间产权关系、分工与合作等等内容逐渐的也被引入经济学变量的范畴,财富主义经济学正在一步步的受到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或者可以说正在向人本主义复归。

尤其当我们目前正面临着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饥荒、战争、霸权主义乃至恐怖主义威胁的时候,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科学到底应该选择财富主义还是人本主义?我想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方向。然而马克思经济学毕竟诞生100年了,如果我们拒绝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的话,其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改造能力必将不断的退化乃至衰亡,甚至被曲解,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但无论如何马克思经济学以人为本的研究方法和哲学思想,必将主导今后整个经济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当然,这其中一些具体问题还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4 10:50:00
记得以前学手稿时,同样是马克思的<1844EP>,经济系和哲学系就有不同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8 23:33:00

顶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6:40:00
理性顶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7:04:00

观望顶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8:01:00
以下是引用xiaoyang在2007-3-14 10:50:00的发言:
记得以前学手稿时,同样是马克思的<1844EP>,经济系和哲学系就有不同的解释.

怎么解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