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3-3-19 00:38:14
[原创]物品使用率与效用标准率(或需求率)和效用递减规律与信息对称 [复制链接]  
  
效用标准率

什么是效用标准率?也叫需求率,就是效用标准量(或在某种约束状态设为e下达到最大效用时的需求量)与时间量(即某一时间段的量)之比,比如,甲在身体e种状态下一天需要喝1000毫升水就能达到他对水这一物品的最大效用,少一毫升则不及而不满足多一毫升则过之而生侮(即过多导致负效用),在这里,1000毫升水就是甲在某种状态下的“效用标准量”,一天(或24小时)就是“时间量”。明白了这个,那么,甲在某种状态下的效用标准率就是1000毫升水/一天(或24小时)。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笑我又乱创新概念了,甚至质问我:经济学的概念己经够多了,无端端又提出一个“效用标准量”或“效用标准率”不够麻烦吗?其实,学过一点营养学或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人体为了维持生理的健康状态(达到生理最大效用时的状态),在身体状态设为e下总会有其对应的某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或水等的新陈代谢量,这个对应的某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或水等的新陈代谢量,它其实正是生理上的效用标准量,与其对应的时间量(即某一时间段的量)之比即是效用标准率,在某一时间段、某种约束状态设为e下可以重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实验印证,只不过可能比一段的化学或物理学实验较复杂性大些罢了,总之,大家明白就行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医学关于健康体检方面的知识。)

物品使用率

物品使用率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时,该物品己经被使用掉的数量与“时间量”之比。比如,①甲在身体e种状态下环境的水资源充足时可能闲着无事与别人比赛喝水打赌,一天喝了5000毫升水;②也可能在身体e种状态下环境的水资源充足时刚好一天喝了1000毫升水;③又可能在身体e种状态下环境的水资源不充足时,那天才喝了500毫升水;那么,在①种环境下他对水这一物品的使用率就是5000毫升水/一天(或24小时);在②种环境下他对水这一物品的使用率就是1000毫升水/一天(或24小时);在③种环境下他对水这一物品的使用率就是500毫升水/一天(或24小时);

物品使用率与效用标准率(或需求率)和效用规律的关系

经过我上面的分折,大家应该明白物品使用率与效用标准率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好办了。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 商品或服务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然而,从上面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关于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是递减的规律;然而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一定就总是按照递减的这一规律体现的吗?一直以来人们提出了种种质疑,但是却没有看到人拿出实质性的论证它的合理性。
现在,我们以上面的甲在e种状态下一天喝水的事件为例:甲在e种状态下一天喝水的效用标准率(或需求率)是一定的即1000毫升水/一天(或24小时);而物品使用率却常常>、=或<效用标准率都有可能。当物品使用率>效用标准率时,边际效用才是递减的,因为,物品使用率>效用标准率时,超过效用标准率的那部分使用物品会使人体产生不适或负效用,比如,甲在上面的例子①种环境下就属于这种情况;当物品使用率=效用标准率时,边际效用是0,这时,身体对水的总效用最大即对水的需求量厌足,比如,甲在上面的例子②种环境下就属于这种情况;当物品使用率<效用标准率时,边际效用应是递增的,比如,甲在上面的例子③种环境下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在这一天,甲的效用标准率还未实现满足,而紧接着到来的下一天的效用标准率又需要去满足它,这正是:今天未喝足,明天又更挨渴了。当然,第③种环境下的情况一般较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水资源相对充足时的环境下尽量达到物品使用率=效用标准率,避免物品使用率>效用标准率产生的负效用或资源浪费,从而优化自身与环境资源配置或使资源支配可持续,这就是我们应该要去努力争取达到的理想状态。

信息对称的问题与和效用规律的关系
然而,虽然上面我们己经明白了物品使用率与效用标准率(或需求率)和效用规律的关系,但如何达到那种理想状态呢?那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信息对称的问题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认为获得某一物品是越多越好,可事实是如此吗?当然不是!因为,第一,获得某一物品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种成本不仅仅是货币成本,可以是拥有的空间方面的物质、能量资源(包括自身的体能耗费)也可以是时间资源(表现为生命时间的流失或衰老);第二,任何物品都是会发生量变和质变的,这种变化一般物品表现为保质期,有生命的物品表现为寿命;第三,不同物品对人(物品使用价值的对象)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物品对同一人在不同时间段它的使用价值也可能不同;第四,对自身的效用标准率(或需求率)与可以供消费的物品使用率的对称,尤其是这一点,人们的认识的完全性程度或信息的对称性程度非常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表的应用,对人本身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清晰,使人不仅仅靠感觉器官或生活经验估计而可以用更高级的人造的比自身的功能更强大的工具了解自身的需要以及环境对自身的利害,从而可能来达到两者之间的价值的优化与和谐关系,可见,信息对称的问题与和效用规律的关系密切相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7179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0:04:21
林汉扬 发表于 2013-3-19 00:38
[原创]物品使用率与效用标准率(或需求率)和效用递减规律与信息对称 [复制链接]  
  
效用标准率
在你的理论中引入了时间变量,因此你所定义的边际效用递减与传统的边际效用递减是两个概念,不存在可比性。作出这样的定义对于研究经济有作用吗?我个人对此是存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3:57:15
tsp8001 发表于 2012-7-2 19:04
"一斤土豆跟另一斤土豆的内在效用是相同的,一个馒头与另一个同样大小的馒头的内在效用也是相同的。"
"该种 ...
主贴的论题选得很好,让我也来参与一下讨论可以吗?
楼主对效用和选择理论演绎得很清晰,但有以下问题值得存疑:
1.商品效用和评价效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商品效用是纯数的量呢?还是有质的区别的具有量纲的量?
3.不同的商品效用之间不能加总,那由它们构成的商品束所形成的效用是一个什么效用?不同的商品束的效用可以加总吗?
4.效用函数是一个主观构造的模型,根本违背人们商品选择的经济事实。在数学上它是一个已知的预算集到评价效用集的映射。既然对于当事人来说他都已经知道了每一商品束的评价效用,那直接选定那个最优的商品束就是了,又何必再通过在预算线上去找那条相切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18:33:41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19 13:57
主贴的论题选得很好,让我也来参与一下讨论可以吗?
楼主对效用和选择理论演绎得很清晰,但有以下问题值 ...
主贴的论题选得很好,让我也来参与一下讨论可以吗?
楼主对效用和选择理论演绎得很清晰,但有以下问题值得存疑:
1.商品效用和评价效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商品效用是纯数的量呢?还是有质的区别的具有量纲的量?
3.不同的商品效用之间不能加总,那由它们构成的商品束所形成的效用是一个什么效用?不同的商品束的效用可以加总吗?
4.效用函数是一个主观构造的模型,根本违背人们商品选择的经济事实。在数学上它是一个已知的预算集到评价效用集的映射。既然对于当事人来说他都已经知道了每一商品束的评价效用,那直接选定那个最优的商品束就是了,又何必再通过在预算线上去找那条相切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呢?
————————————————————----------------------------------
谢谢你的参与!
    1、面包能使你消除饥饿、看电影能让你获得愉悦,这些就是商品效用。然而,这两种效用是不同的东西,你是不能拿来比较大小的,这时候就要使用评价效用,也就是我对消费每一件商品所获得的效用作出综合评价。一个简单的例子:10瓶水的效用肯定比1瓶水的效用高,但10瓶水的效用不一定比一颗小钻石高,而1瓶水的效用也不一定比一颗粒小钻石低,在这里水的效用与钻石的效用是没法直接比较的,要用评价效用比较,而评价效用又与消费者的状态有关。但无论什么状态,10瓶水的效用都要比1瓶水高。
    2、商品效用是有质的区别的,不同的商品其对消费者的效用是不同的。
    3、“不同的商品效用之间不能加总,那由它们构成的商品束所形成的效用是一个什么效用?不同的商品束的效用可以加总吗?”
        商品束只是商品集合,相当于商品套装,不同的商品束的效用当然不能加总,只有相同的商品束的效用才能加总。
    4、个人认为无差异曲线不符合人们的消费选择行为,拿来解释消费行为比较勉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19 21:16:31
bhs123 发表于 2013-3-19 10:04
在你的理论中引入了时间变量,因此你所定义的边际效用递减与传统的边际效用递减是两个概念,不存在可比性 ...
引入时间变量这是必然的,任何生产与消费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进行的,所以,我把我的经济学理论称之为“时空经济学”。在我的时空经济学理论之中甚至不用“效用”、“价值”等等这些概念,只要三个概念即“时间(包括产品或者商品保质期即寿命)”、“需求量”、“产量(或者供给量)”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09:21:46
林汉扬 发表于 2013-3-19 00:38
[原创]物品使用率与效用标准率(或需求率)和效用递减规律与信息对称 [复制链接]  
  
效用标准率
引入时间变量后,问题阐释得更加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09:31:22
bhs123 发表于 2013-3-19 18:33
主贴的论题选得很好,让我也来参与一下讨论可以吗?
楼主对效用和选择理论演绎得很清晰,但有以下问题值 ...
你在理论上对主流的效用选择理论有所突破。但这样一来就会伤及那个边际效用相等时达到选择最优化的法则。因为不可比的边际效用何来相等?现代经济学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在理论上只等脱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0:06:22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20 09:31
你在理论上对主流的效用选择理论有所突破。但这样一来就会伤及那个边际效用相等时达到选择最优化的法则。 ...
你在理论上对主流的效用选择理论有所突破。但这样一来就会伤及那个边际效用相等时达到选择最优化的法则。因为不可比的边际效用何来相等?现代经济学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在理论上只等脱毛了。
--------------------------------------------------------------------------------
你没有完全理解我的观点。评价效用是可以相等的,比如我对一部手机的评价效用与一台平板电脑的评价效用相同,这时候买手机与买电脑的选择就都是同等优先的。不同产品的商品效用不能直接比较,但可以通过评价效用来比较。那为什么不仅仅使用评价效用,而是要引入商品效用与评价效用两个概念?事实上这就类似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单独使用任何一个都会在理论研究中出现矛盾之处,而两个同时使用就能做到逻辑自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0:18:31
bhs123 发表于 2013-3-20 10:06
你在理论上对主流的效用选择理论有所突破。但这样一来就会伤及那个边际效用相等时达到选择最优化的法则。 ...
也就是说,每一种商品除了有一种称为商品效用的效用之外,还有一种称之为评价效用的东西?那这二种效用之间又存在一种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1:08:27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20 10:18
也就是说,每一种商品除了有一种称为商品效用的效用之外,还有一种称之为评价效用的东西?那这二种效用之 ...
面包能让你填饱肚子、手机能让你通话,这些就是商品效用,但面对面包与手机的选择时,你如何作出选择?这时候就要用到评价效用,就象前面提到的水与钻石的例子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1:31:50
bhs123 发表于 2013-3-20 11:08
面包能让你填饱肚子、手机能让你通话,这些就是商品效用,但面对面包与手机的选择时,你如何作出选择?这 ...
我现在要问你:是什么决定你在手机能通话和面包能填饱肚子二者之间,是哪一方决定你只选择了面包而不是手机?为什么面包的评价效用要高于手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2:17:36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20 11:31
我现在要问你:是什么决定你在手机能通话和面包能填饱肚子二者之间,是哪一方决定你只选择了面包而不是手 ...
当你面临饥饿威胁的时候你会选择面包,因为此时面包能给你带来巨大的效用。无论如何人们在不同物品之间作选择时都有很大的主观成分,这也是常说的偏好,但要解释说为什么一个人偏好这件商品而不是另一件,这样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事实上此类问答如果刨根问底的话都会归结到哲学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4:12:00
bhs123 发表于 2013-3-20 12:17
当你面临饥饿威胁的时候你会选择面包,因为此时面包能给你带来巨大的效用。无论如何人们在不同物品之间作 ...
那你这不等于在说,解除饥饿的效用和通信的效用一比较,前者就排在后者之前了而与各自可比较的商品的基数效用无关。这是不是说评价效用只是因不同的基数效用相比较而存在?如果是,那不同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相比较就不是基数效用而只能是评价效用。而这个评价效用又只能用偏好来解释,也就是主流经济学的效用选择理论中的偏好只是序数而不是基数的观点。最后那个边际效用相等而选择最优的法则不是又给推倒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4:44:29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20 14:12
那你这不等于在说,解除饥饿的效用和通信的效用一比较,前者就排在后者之前了而与各自可比较的商品的基数 ...
“这是不是说评价效用只是因不同的基数效用相比较而存在?”
是的。

如果是,那不同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相比较就不是基数效用而只能是评价效用。
对。

而这个评价效用又只能用偏好来解释,也就是主流经济学的效用选择理论中的偏好只是序数而不是基数的观点。
对。

最后那个边际效用相等而选择最优的法则不是又给推倒了吗?
并没有推倒。如果你花一元钱购买面包得到的效用与购买饮料所得到的评价相等,即为两者的边际评价效用相等,两者的评价效用虽然不能相加,但能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5:17:34
bhs123 发表于 2013-3-20 14:44
“这是不是说评价效用只是因不同的基数效用相比较而存在?”
是的。
如果你花一元钱购买面包得到的效用与购买饮料所得到的评价相等,即为两者的边际评价效用相等,两者的评价效用虽然不能相加,但能相等。
--------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评价效用是同质的,那就一定可以相加,也就一定可以判定其是否相等。如果是不同质的,又如何能通过比较并判定其相等?
我在本区有一个专门讨论偏好的传递性第三公设的主贴。就指出了第三公设违背事实不能成立的理由。欢迎参与。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8190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5:44:38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3-20 15:17
如果你花一元钱购买面包得到的效用与购买饮料所得到的评价相等,即为两者的边际评价效用相等,两者的评价 ...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评价效用是同质的,那就一定可以相加,也就一定可以判定其是否相等。如果是不同质的,又如何能通过比较并判定其相等?
————-------------------------------------------
评价效用恰恰是同质的,就是因为不同的商品效用是不同质的无法比较,才用了评价效用。评价效用可以简单说成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总体评价,即从全方位考虑得出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7 20:4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