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纳税排名首位的“打工皇帝”去年光税收就要交掉7900万元人民币,推算下来他一年的薪水约5亿港元。假设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他每小时的报酬高达26万元人民币,是当地最低工资的9200倍,相当于普通香港人两年的薪水。同样打工,收入为何如此悬殊,是否公平合理?
存在的并非就是合理的。往上比,高级打工仔毕竟不是老板,他就算对公司有再大的贡献,毕竟不需要承担生意失败和倾家荡产的风险。
他的收入不能直接跟白手起家的老板们看齐,否则就是奉献和回报的不对等。往下比,大班们和普通打工仔的收入差距也不宜拉开得过大。目前“打工皇帝”的每小时薪水,相当于最低时薪的1万倍。要说工作强度,大班坐着私家飞机,在空调房间里办公,肯定没有建筑工人辛苦。要说对社会的贡献,又不会比医生和科学家更大,难以解释他们的超额报酬。
纵向比较,高级打工仔从公司里拿走的利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今年香港最赚钱的10家公司的交税总额为155亿港元,比上一年高10%。香港排名前十位的金领交的税为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大增82%,可见他们收入涨幅超过整个公司。
另外,香港普通打工仔干活的强度不低于高级大班,很多人每周工作时间长达60小时,他们每年获得的加薪幅度往往还跑不过5%的通货膨胀。2011年开始,香港实行28港元一小时的最低工资,之后工人联盟大游行要求提高最低工资到33港元,受到多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反对,他们称因此会提高失业率。按照这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只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班一小时几十万元的时薪反倒是合理的。
税务局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并不公布这10位“打工皇帝”究竟是谁,但从
上市公司年报对高管薪酬的披露可见一斑。香港被公认的“打工仔一哥”,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根据年报公布,他去年收入高达1.7亿港元。
和黄的业务包括货柜码头,零售连锁和地产,是香港最盛产“打工皇帝”的
上市公司。和黄的控股公司,长江实业的副主席李泽钜去年的薪酬达1.24亿元人民币。就算李泽钜作为香港首富的长子,不算作是打工,那么和黄内还有另外3位高层的年薪高约4000万元人民币或以上,均能跻身
上市公司打工薪酬榜的十大。至于其他打入十大的
上市公司高管,也大多和地产行业有关。香港地产行业利润惊人,这才是高管薪水水涨船高的源泉。
有人说,别看高管拿得多,要看他们给老板挣了多少钱。其实大班薪酬不合理的根源正在于他们的雇主利润过于丰厚。比如投资银行里收入最高的人,往往不是从事主营业务的公司金融服务的银行家,而是交易员。
他们拿公司的资金去赌博,再加上几十倍杠杆,赌赢了自己拿走大笔奖金,赌输了最多卷铺盖走人,也不需要给公司赔出钱来,这就使得他们尽量大用杠杆,给公司增加了风险。和黄的霍建宁原是会计师,也是资本运作的高手,这就是他对公司的主要贡献。
他在1999年,操刀为和黄以1180亿元人民币出售英国电信公司Orange,令集团的纯利大增12.4倍,当年他获得2亿元人民币薪酬。至于2011年的代表作,则是安排港口业务以信托的方式在新加坡分拆上市,避开了香港规则的限制。这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一大损失,但霍建宁的创新之举又可以拿到天文数字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