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思想具有重要启蒙意义,也隐隐带来危险
“西方对卢梭的看法不一样,一派喜欢卢梭,一派喜欢洛克,英国学者认为卢梭的结果就是希特勒,而洛克的结果就是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是对卢梭的典型描述”
李猛:下面请北京大学的李强教授,他为我们介绍卢梭在整个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位置。
李强:我想首先对李平沤先生表示高度的尊敬,学术著作翻译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相当不易。
我上世纪70年代大学读书时,给我影响最大的书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然后大家就热烈议论,大概就像《建党伟业》中青年人讨论马列主义一样。当时念卢梭,感觉一下子接触到一个新的精神世界,才知道启蒙的感觉。
在西方思想史中找出能够像卢梭那样具有重大影响和广泛争议的人物不多,有不少人认为,卢梭是18世纪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我想这个说法是不为过的。卢梭曾和很多著名思想家交往乃至交锋,比如说卢梭的文章得奖之后,伏尔泰(编者注:1694.11-1778.5,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就相当不恭敬地对卢梭提出批评,说看了你的书以后,真想回到用四条腿走路的时代,可是多少年来我已经不习惯了。
另外,卢梭与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编者注:1729.1-1797.7,作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为辉格党里的保守主义主要人物,著有《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也有交往,与大卫·休谟(编者注: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著有《人性论》等)有不错的关系等等。
卢梭去世后不久,法国大革命爆发,雅各宾派对卢梭高度推崇,同时通过议案建卢梭像。其思想开始在西方思想界产生巨大作用,同时也带来巨大争议。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不久,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编者注:1632.8-1704.10,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有重要影响)就批判法国大革命,指向卢梭思想。
不管其思想多么复杂,不管有多少争议,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卢梭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一切现实的制度,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都必须在理性法则面前接受审判,凡是不能证明其合理性的,都应该被推翻,这是法国启蒙运动最核心的精神遗产,也是所有近代激进主义最核心的思想。现实中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可以用人的力量来改变,人为社会中的一切不可的东西,人生一切的痛苦都不是自然的,都不是必然的,都是一个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人类能够通过理性认识客观事实,找到规律,将世界改造成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
在读卢梭的著作中,能特别明显地感觉理性主义。社会契约论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探究一种规则,建立国家合法政治制度。这一点非常鼓舞人心,但也是不同意见批评最重要的一点。
卢梭思想中一个很核心的观念是“公意”,他大概是近代思想家中第一个比较早的感觉到现代政治对人民主权的要求。人要组成群,从而产生权威,权威要解决问题,人和动物不一样,凭什么你管我,凭什么我服从你?在人类传统社会的几千年,“凭什么你管我”的问题,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比如传统中国的天意、天道,在欧洲很长的中世纪,神学与君权此有一定联系。但是现代社会人类出现平等化趋势,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凭什么你管我”的问题就需要重新回答,卢梭是这方面最重要的思想家。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专门提到合法性问题,也就是“凭什么你管我”,权力和权威是两个问题,有时你可以强迫管理,但是你没有权威来管我,统治是不合法的。举个例子,好比我一个人走到树林,强盗拿刀威胁强迫交出钱,虽然非给不可,不给就可能被杀,但是我没有给他钱的义务,他没有要我钱的正当权利。卢梭说现代社会中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人,都是平等自由的,要想一个人服从另外的人,一定需要这样一个政府的出现,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意志全部转让出去,形成公意,每个人服从公意,同时也自由,因为公意是每一个人个体意志的凝聚。一切政治的统治,除非是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否则所有的统治都是不合法,不正当的。
这是现代社会政治统治非常难以克服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伟大,在这种状况下,卢梭比较早的提到人民主权,是解决现代社会政治统治权威最重要的保证。
卢梭提出理论不久,西方就开始针对卢梭的思想进行反思或者批评,特别是英美的诸多学者,到二战时批评愈演愈烈。
法国式的启蒙和英国式的启蒙不太相同,法国式启蒙坚定强调人的理性能够认识并改变客观事实,能够建立理想的政治制度。英国式的启蒙,特别是苏格兰启蒙运动,像休谟等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尊重传统,认为人的生存不可能脱离传统的,人依靠自己的理性构建理想的制度,是太狂妄的表现,理性的狂妄。
卢梭作为法国启蒙运动最激进的代表,展示了激进主义思维的基本面,人类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理性,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而英国启蒙强调人的理性有局限性,人不要对自己的理性能力估计过高,世界上的不幸也不完全是由制度造成。
西方对卢梭的看法不一样,一派喜欢卢梭,一派喜欢洛克,英国学者认为卢梭的结果就是希特勒,而洛克的结果就是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是对卢梭的典型描述。
我每一次读卢梭的书都感觉到非常振奋,他确实把下层百姓所期待的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不满,用有一种高度感情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任何一个人如果有革命的愿望,找卢梭没问题。
李猛:李强老师在纪念卢梭的时机,不仅讲了卢梭对激进主义和现代主权的重要影响,也隐隐对卢梭思想可能带来的危险提出一些防范和批评。我觉得这和李老师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李老师的博士论文研究严复,严复当年批评过卢梭,非常有影响。梁启超最早也赞赏卢梭,在1901年撰写过《卢梭学案》,1902年撰写《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在回答其老师康有为对卢梭思想的质疑时认为,虽然卢梭思想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仍认为对中国可能是一剂良药,只不过到了1903年他就改变了看法,说卢梭确实是一剂良药,但药能治病亦能生病,可能带来新的病症。
社会不公促使今日中国向卢梭寻找精神诉求
“最近三五年卢梭思想可能对中国的思想和民情产生很大刺激,当今的平等主义诉求,民粹主义的情愫,实际上都和卢梭有关。未来如果不能够建立一个较为优良的政体,卢梭的思想会重新产生更大的影响”
李猛:下面有请高全喜老师。
高全喜:卢梭诞辰300年,他的思想传播到中国也有百年历程,回顾卢梭思想在中国的流变,我感到爱恨交加。
卢梭的理想主义,对正义的追求,对平等的渴望,对人世批判的锋芒以及内在心灵的丰富,展示人类精神的多样,如此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敏感,可以说除天使、魔鬼之外,人类所能拥有的灵魂几乎都聚于他身。对于这样的伟大心灵,我们肯定充满敬意。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人类思想中确实内含一种悖论,人是不完善的生命,注定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制度的设计,在理想与实际间存在内在差异。差异并不是说某一类人对,某一类人错,而是把人类思想中的内在张力展现出来。回答卢梭的问题,我觉得在人间似乎是找不到的,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
随着自己逐渐到中年,我觉得对卢梭的阅读最好不要找一个正确、理性的答案,而是通过他来体验理解体会人类本性中的内在悖论,也就是说,在人世间建立一个绝对美好的世界,人类是做不到的,实现不了乌托邦。但是,人又不甘于自己所处境况,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在这点就显示出英美思想的可贵性,它强调渐进,看上去不能够一下子解决问题,也没有痛快淋漓的感觉,像闪电一般把人世间缺陷彻底解决,而是在逐渐的改良中克服人的理性不足以及过于理想化的偏见,缓慢走向较为美好世界。
如果沉迷于英美思想,实际上又会产生另外一种悖论,人在世间除了细微工作,又有一种对绝对美好的内在追求,我们可以在卢梭的精神追求中找到一种寄托。在现实中多体会学习英美给我们的技艺,而在情感精神寄托方面,多去领略卢梭带给我们的激动和光芒,我认为这是阅读卢梭比较健康的方法。
以前总结卢梭思想得与失,往往直接指向卢梭与集权体制的关系,这一条线确实存在,虽然有内在的思想联系,但不能说卢梭直接培育专政,培育了希特勒这样的人。卢梭的思想对现代西方社会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卢梭思想有一种反弹,在希望重新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缺陷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卢梭的影子。
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曾经接受卢梭的民权思想,到1949年,人民主权思想作为立国宪法的法理基础,也能够追溯到卢梭。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卢梭给我们留下两波影响。
卢梭强调主权是绝对的人民意志,但排除了利益。人类社会固然需要理想和乌托邦,但人的生活离不开利益,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与每个人的基本利益、情感、诉求、欲望密切相关。卢梭的政治理想排斥利益,诉诸绝对的公意,这样的政治制度又如何解决人基本的利益诉求呢?个体有不同等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性别,千差万别,卢梭没有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具体方案和制度设置。
无论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所带来的一些灾难性后果,近百年都领略过,所以,如何实现一个好的理想和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最后落实到每一个人,使他的利益和理想都能得以实现,个体权力不被国家主权架空,是卢梭留给我们的思考。
目前我有一个体会,改革开放30年,卢梭对今日中国有内在的刺激,因为在转型社会中我们面临很多重大问题,严重社会不公以及制度缺陷等等。这些弊端使得我们很容易从卢梭思想中找到一些精神诉求。
我认为最近三五年卢梭思想可能对中国的思想和民情产生很大刺激,当今的平等主义诉求,民粹主义的情愫,实际上都和卢梭有关。未来如果不能够建立一个较为优良的政体,卢梭的思想会重新产生更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建国以及改革开放30年,这三个面向的卢梭很值得认真思考。
对于卢梭,我一直比较矛盾,他追求平等、正义、纯粹心灵,非常美好,确实符合人性,困惑就在于如何用合适的手段追求美好的东西,如果没有有效衔接,会经常面临人性的悲剧--追求美好的东西,往往导致较为灾难的结果。上帝造人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一个面向,读卢梭的著作,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解不开的谜。
李猛:两位老师年轻时都爱卢梭的思想,后来中年居家过日子,觉得还是应该站在休谟一边,对卢梭稍加提防。中国比较关注的是《社会契约论》,主权为民等思想,同时,卢梭还提出最好的政治,应该是由有智慧的人统治,这一部分思想很少在后来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