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石油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孙晓岗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单井产量还是油田产量,都在逐年下降,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青海油田目前探明储量约4.7亿吨,对于“十二五”末年产油气当量1000万吨的目标,孙晓岗坦言,“现在发现的油田跟以前相比品质差了很多,都是低层和特低层的油气田,开采难度相当大,开采后单井产量非常低。老油田也已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单井产量持续降低,维护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加大。”
据华经纵横
ipo咨询专家了解到,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成本与中东地区差异较大。中东地区的油田由于储量品位好高、地质构造较好、勘探开采方便,成本比较低。例如,仅开采成本一项,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一桶石油的开采成本只有几美元;而在青海油田,地层的特点可以用“薄、多、散、杂”四个字来形容。石油开采必须采取压裂等一些技术手段,同样一桶油的开采成本要20美元。
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经理叶光辉告诉记者:“我们采用的压裂手段可以说是在石头缝里“挤”石油,这比自然采油成本要高得多。我们使用的2500型压裂车组,单台机组运作一个小时就要消耗500多升油,购买这样一辆车就要花费1650万元,并且从地层开采出来的油是不能直接用的,还需要运输到炼油厂进行处理,这无形之间又增加了成本。”
时值新一轮油价下调即将到来之际,对于群众反映的“22个工作日”是不是过长、4%的幅度是不是过大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周望军表示,发改委在下一步的改革方案完善过程中将会考虑,调价周期能否缩短,调价幅度能否缩小,需要通过充分的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跟国际接轨这个原则已经定了,并且现行的定价机制实行三年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由于现在国际油价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有分析认为,对于推进定价机制改革将是一个绝好的时机。对此,周望军认为,现在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我国目前采油成本比国际市场要高,现在国际油价也还是比较偏高的,时机能不能成熟还要取决于未来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