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重点
对当前国内经济所处位置,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进行了较为形象的描述,他认为,在中长期跨度内,实体经济将经历U形调整,而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U形左侧正在形成底部的位置。
7月6日意外降息信号说明6月份以及二季度的数据将不会好看。7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6月份PMI为50.2%,接近50%的荣枯线;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降幅收窄,显示制造业扩张接近停滞。
此外5 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接近三年来的低点,其他重要数据如电力生产仅同比增长2.7%,市场传闻,6月份发电量更是惨淡。
温州继去年民间借贷出问题后,坏账链条正在向银行传递,温州市金融办汇编的“温州市金融运行参考月报”显示,今年5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61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43%,连续11个月上升,远高于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的平均水平。
被看成中国经济“定海神针”的中央企业,也面临着连续数月利润下滑的局面,“做好3-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以求自保。
尽管这段时间也不时传来一些利好消息,显示出此前连续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次降低利率以及加大财政宽松力度的政策已经取得效果, 例如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6月份新增银行贷款将超过8000亿,中长期贷款所占份额也将有所增长;在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小幅反弹。
不过,悲观人士认为此时谈经济底部还有些为时过早,陈东琪此时担心的是6月份的投资数据还会进一步下滑,二季度还很难说是底部。
“1-5月份的投资(增速)还有20.12%,但是实际上从6月份开始我认为投资会开始下降,房地产里面除了保障房以外的投资都在下滑。”他说。
1-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还在继续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汇丰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这些因素将抑制企业扩大投资和雇佣员工的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和盈利增速的历史数据显示,目前的盈利增速下滑可能对投资增速造成影响。”他表示。
具体而言,他担心的是上述因素的影响最终会反映到就业状况上。
劳动力市场的表现一般滞后于经济周期,从目前来看劳动力市场尚属平稳。但中国央行最新的储户调查结果显示,未来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就业期望指数已经下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官方制造业PMI和汇丰制造业PMI的就业数据显示出进一步下滑的态势,吸纳了劳动力市场30% 就业人口的制造业很可能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他表示。
而他认为,未来收入信心指数的下降也意味着零售销售的实际增速将进一步下跌。
对于未来的政策调整,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此时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观察已有政策的效果,“稳妥的保增长”依然要强调“稳妥”二字,政策不宜做大幅度调整,因为这也不足以扭转中国将进入中速发展的趋势,目前政策调整的全部意义仅仅是避免下滑的速度过快和过大。
屈宏斌认为,如果要维持内需的持续性复苏,就必须采取更多的宽松政策手段,除了货币政策外,财政政策方面,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尚有相当大的空间。财政收入5月份同比增速达13%,1-5月达12.7%,快于同期名义GDP 增速;此外,放开更多行业的民间投资管制,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是提高投资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行业将辅助ZF投资,尤其是在目前部分地方ZF财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不过陈东琪认为,刺激政策出台的时机比方法更重要,要采取宏观调控,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这些杠杆的作用,一定要提前,早一点做准备,他依然认为上半年出手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