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的综合
国际贸易(这里指国际贸易理论,不包括实务部分),包括两个词,国际和贸易。国际的前提是定义什么是国家,如果这个定义是政治上的或是民族的,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一定在经济上是一个联合体,国家的经济意义就在于阻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如果这个定义是经济上的,是由于经济上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经济体,由于能够成生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那么,这个定义对于国际贸易就是有意义的。
首先讨论贸易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国际贸易无非就是扩大了的贸易,尤其当国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民族而非经济的时候更是如此。产生贸易的原因无非是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就是说我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比其他人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就是我对这种商品的效用比生产者本身对这种商品的效用大。我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任何稀缺的物品都是有用的,那么,只要价格足够低,就会有人购买,也就会产生贸易,而国际贸易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只不是扩大了的个人间的贸易。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从需求的角度来探讨贸易产生的原因,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了,因为,既然任何产品都是有用的,都是稀缺的,那么,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就只存在是不是能买得起的问题而不存在是否需要的问题。
由以上论述可知,我个人认为,贸易的核心是成本,或是优势,这两个词就犹如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就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是所论证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生产一件物品的成本比其他人的生本高,那么他就该从他处购买而不是自己生产。所以,只要能够使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比他国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低,那么,这就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而产生低成本的原因是多种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强调的分工的作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自然会产生低成本,也就会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强调的比较优势也是在强调两国之间的不同的生产成本。
H-O理论强调的要素禀赋其实是在强调两国由于资源储量不同,导致了资源的供应价格不同,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生产一种商品的原料构成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国的生产成本不同,从而使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还是在强调成本。
国际贸易新理论,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本来就是国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种误解,如果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讲,各种理论只不过是对成本差异产生原因的不同解释,是一个理论的不同方面。“国际贸易新理论”,暂时这么叫吧,我倒更倾向于用空间经济学,只不过是放宽了传统理论中的关于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引入了和现实生活更加接近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而在这两个假设之下,就必然会产生集聚效应,进而出现区位优势(这也是一种优势),而这一效应的结果就是产生集聚效应的国家的这一行业的成本要比其他国家的这一行业的成本要低,这就必然要产生贸易,只不过这种贸易是发生在商品和生产要素更不易自由流动的国家之间。杨小凯教授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也是在强调分工的作用,强调分工产生低成本。所以,才会有许多经济学家如杨小凯和克鲁格曼提出要回到亚当·斯密,也许就在于重新认识成本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其实,新古典经济学家不是不知道分工的重要作用和在现实社会中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的经济学家缺乏处理这些现象的工具,没办法处理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由于分工而产生的角点解,没办法将这些因素量化。而空间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出现的一个原因在于有了适当的工具来处理这些问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的经济学家又将新制度经济学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强调制度对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作用,而这同样是在强调成本,强调的是由于维持制度运行的交易费用的降低而导致企业成本的降低。前两天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看到一个帖子,问梁琦和杨小凯谁错了,有人说是杨小凯教授错了,不过,我认为,二位教授都没有错,二位教授的理论都是产生低本,进而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在现实世界是都是实际存在的,只不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而已。更何况在经济学理论中,在很多情况下,没有什么对错之分的,只要他的假定符合实际,推理正确,得出的结果经得起数据的检验,那么,他就是对的,如果放宽了假设,那么,很有可能得出另一种结果,而新的结果却并不能否定以前结论的正确性。就像我们没有办法用量子力学来否定经典力学一样。
我一直有一种想法,想把国际贸易理论(这里指的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还有新制度经济学结合起来,考虑由于交易费用降低而导致的产业集聚,进而导致的国际贸易的产生。而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交易费用的定义和量化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交易费用这个词,自从科斯提出之后,已经被严重滥用了,弄得现在凡是不能被量化的费用被通称为交易费用,这而这种定义是不能被用来解释现实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由于交易费用无法被量化,就无法建立数学模型来处理这些变量,就无法明确的建立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而这些问题,是要有数学的进步和发展的。而这项工作,早晚是要有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