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601 1
2007-03-15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ffff size=4></FONT> </P>
<P align=left><FONT color=#ffffff size=4>        一个摄影界人士说,他搞了多年摄影,在拍集体照时,常常拍出的照片不是张三闭了眼,就是李四表情不理想。拍照,形象是头等大事,照片洗出来,要修改也难。于是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一刻,往往会喊“一、二、三!”但许多人坚持了半天以后,恰巧就在这一刻,上眼皮找下眼皮去了,结果依然不理想。于是这位摄影师变通了一下方法,居然大获成功。他先请大家闭上眼,同样喊“一、二、三!”在最后一下的“三”字时,一齐睁眼。照片洗出来一看,果然一个闭眼的都没有,皆大欢喜。<BR>牐 教育教学亦如此,有时,打破常规,变通一下方式,会取得出奇不意的效果。<BR>牐 如果一个学生粗心大意,你反复强调他的这个缺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以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若是把目光放在他偶尔的细心上,多次强化后,他就会变得越来越细心了。<BR> 犚桓龃蚣艿难生,被你叫到办公室里,心里一定还是愤愤然的,假如你一开口就批评他怎么不对,他的双拳会暗暗握得更紧,即使他认错了,也不是出于本心。如果你出乎意料地先与他讨论一下他的家庭,他会顺着你的问话回答,当你表现出对他的关心时,此时,他的态度就会软化下来,一定会痛快的接受你的教育。含蓄而艺术的点拨往往胜于直言不讳的训斥。<BR> 犂鲜和家长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褒奖,而要吝啬自己的批评,如果换成教育家的眼光看学生,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可爱之处。即使是批评,也要富有艺术性,可以把你的劝导化为一股清泉,巧妙地注入学生的心灵,使其得到润泽。而不是一阵飓风扫过,批得学生体无完肤。<BR>牐 有一个姓柴年轻女教师,第一天走进教室上课,看到黑板上画了一只狼,两旁画了两条直线。女教师粲然一笑:“狼在路中间,豺狼当道,本人姓柴,谜底就是本人了。这个谜语出得耐人寻味,思维缜密,画也画得不错,此人当不是等闲之辈,将来一定大有出息!”几句夸赞之后,那位搞恶作剧的调皮男生主动站到讲台上向老师道歉,女教师用拳头轻轻杵了他一下说:“不错,像个男子汉!好好学习,前途不可估量。”年轻的女教师巧妙地化干戈为玉帛,真是反弹琵琶出奇效也。<BR>牐 你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在这方面找他的闪光点,小题大做,甚至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巧妙地把要求与希望暗藏在表扬中,学生惊喜之余会愉快地矫枉过正,自觉地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使优点从无到有,变假为真,不断发扬光大。</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5 21:58:00
什么意思啊?能否说的详细具体点哦?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