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54 9
2012-07-16
中国经济低迷不振,但依然是世界上相对增长较快的经济体。
中国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走出来,但是下一个经济危机可能是真正缘于中国。
看看各位网友是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危机。
单选投票, 共有 24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2.50% (3)

8.33% (2)

4.17% (1)

12.50% (3)

8.33% (2)

8.33% (2)

33.33% (8)

8.33% (2)

4.17% (1)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16 18:20:50
   首先说明的是,中国并未走出经济危机,世界并未走出危机,现在我们还处于危机阶段,08年次贷危机只是导火索。现在整个世界实体经济都是处于收缩状态,现在的危机是一种资本的过剩。
    原先的资本过剩,我们可以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把这些商品输送到国外,有美国和欧洲这两个经济体吸收这些资本,但是美欧是通过不断借债来吸收我们的商品的,终于,在2008年次贷危机这个导火索的引爆下,这个泡沫破裂了,原先被美欧畸形消费掩盖起来的虚假繁荣烟消云散,我们的过剩资本再也不能找到外需市场,从而企业无法实现利润。至于内需市场,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并不富裕,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必要生活资料成本居高不小,导致国内需求处于萎缩状态。
  现在我们都是采用凯恩斯的理论,但是当年西方采用凯恩斯理论,有其特殊环境,战后军事科技转民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独立民族国家发展为西方提供了广阔市场,当时国际体制的变革等等,当今已经没有了这些特殊情况,还采取这样的方法,作用不大,只会导致滞涨,以及各国通过贬值货币展开贸易战。
G(货币)-W(A劳动力,Pm生产资料)...P生产过程...W'商品资本-G获取利润'
  当前的经济问题的核心是W'不能实现为G',是由结构问题引起的资本过剩,但是我们的货币政策是作用于开始的G部分,没有对症下药。无论怎么容易获得G,没有人民群众对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W'-G',还是不能转换。经济还是处于低迷状态。宽松的货币政策,受益最大的是房产和资本市场的投机者,使投机成本大大降低,但实体经济并未有大的好转,受害最大的是普通群众

微博地址:http://t.qq.com/cnbusiness  有兴趣的朋友交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6 18:36: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6 19:19:37
要是有理论分析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6 19:59: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6 20:12:53
很难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