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7-18 11:20:25
吴本龙 发表于 2012-7-18 10:50
请你不要狡辩了。clm0600说得对,“你还处在效用价值论的初级阶段”。你根本解释不了,为什么一块黄金可以 ...
吴先生又没看清那位clm600问的是什么,他问的是为什么黄金和馒头各有各的价格,你是对我的回答再进行提问而已。

为什么一块黄金可以交换大量的馒头,是因为两物品的稀缺度不同,产生的需求度不同,这两个不同用价格统一表示出来。

至于什么“处于初级阶段”、“比不上”什么什么云云,倒觉得不知所云,请先生不妨把那些东西说出来对比一下,是马是骡,拿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1:22:19
he_zr 发表于 2012-7-18 11:09
你的说法不就刚好区分了主客观的区别了吗?猪长得肥,人不吃,肥照样在。人通过尝试以后,满足了生理需要 ...
另外,可知论乃是人对世界有可能完全认知,但那是未来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1:34:34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8 11:10
关于黄金和馒头价格差,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块黄金可以交换大量的馒头,这个关系就通过价格的货币单位数 ...
黄金这个具备大量交换馒头的“能力”从何而来,经济学早就解决了,是来自于黄金的稀缺度高和人的需求度高。这个“高”,即“能力大”,就用价格显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1:49:48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8 11:19
有用已然包括主观过程,照你的理论推论下去,你的有用性(人已认知过对人有用的物的属性),没有认知过的 ...
你的说法倒是像在老框框内打转转,没有物的有用性先于人的认识存在,人的认识从哪里来的?没有这个先后关系,你的“已然”又从何谈起?再说,旧的“已然”属于过去,新的有用性在未经尝试之前,“已然”只是经验判断,并非认识后的“已然”。换句话说,“已然”是个不断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的关系总是物的有用性先于人的认识。所以,把物的有用性等同人的认识,是搞不清主客观的区别。至于人对物的认知正误问题,属于另一个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1:54:37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8 11:22
另外,可知论乃是人对世界有可能完全认知,但那是未来时
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因为现在无人提及或质疑可知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2:17:10
he_zr 发表于 2012-7-18 11:49
你的说法倒是像在老框框内打转转,没有物的有用性先于人的认识存在,人的认识从哪里来的?没有这个先后关 ...
物的属性先于人的认识存在
而非物的有用性先于人的认识存在
有用依然包含人的认知了
猪肥不肥是它的问题,有没有用是你的问题
这种纠缠有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2:38:03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8 12:17
物的属性先于人的认识存在
而非物的有用性先于人的认识存在
有用依然包含人的认知了
看你搞不清的,物的有用性就是物的属性,不然你见过一个没有依附于物身上的“有用性”存在过吗?物的属性有两个,内在的和外在的。有用性是内在的,“有用”是人认识了物的内在属性,赋予物身上的外在属性。没有人的“有用”外在属性,物的“有用性”内在属性照样存在。你就是搞不清物的两个属性,所以才不知主客观哪对哪。

已然包含人的认知,是指这个认知过程和结果包含主客观,而非主客观两者互等。既然“猪肥不肥是它的问题,有没有用是你的问题”,你这不就不知不觉的区分了主客观了吗?这是“纠缠”,没有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2:44:57
he_zr 发表于 2012-7-18 12:38
看你搞不清的,物的有用性就是物的属性,不然你见过一个没有依附于物身上的“有用性”存在过吗?物的属性 ...
我觉得我已经讲清楚自己的意思了
有用对于物本身并不存在,内在属性有没有用是人的认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2:52:48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8 12:44
我觉得我已经讲清楚自己的意思了
有用对于物本身并不存在,内在属性有没有用是人的认知
你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没有物的有用性这个内在属性,你赋予物的“有用”外在属性哪里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3:05:54
he_zr 发表于 2012-7-18 12:52
你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没有物的有用性这个内在属性,你赋予物的“有用”外在属性哪里来的?
有用性是内在的,“有用”是人认识了物的内在属性,赋予物身上的外在属性。没有人的“有用”外在属性,物的“有用性”内在属性照样存在。
--------------------------------------------------------------------------------
“性”是内在的,无论你认知与否
“有用”“无用”是外在的你附加的,认知完毕的
“未知”是未认知的
所谓“有用性”即是认知完毕的物的内在属性
再三强调过有用是包含认知完毕
前面已然讲过,按你这个推论,必然出现未认知东西的不能“吃螃蟹”悖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6:37:03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8 13:05
有用性是内在的,“有用”是人认识了物的内在属性,赋予物身上的外在属性。没有人的“有用”外在属性,物 ...
有用性的“有用”是属性的内容,属性是“有用”的外壳,两者组成一体构成“有用性”。内容和外壳同时存在,与你赋予内容的外在评价无关,内容不会因为你评价“有用”才在,“无用”则不在。否则你怎么解释,同样的物你觉得“无用”,别人觉得“有用”呢?别人的“有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与你的悖论说法恰恰相反,正确区分物固有的内在属性和人赋予的外在属性,才有人对物的实践活动。人类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认知,才产生“吃螃蟹”的新现象,才不囿于过去的旧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7:02:49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8 13:53
这个需求度是怎么计算的?稀缺度又是如何评价的?
我看地球上黄金的储量就是富富有余,以至于人们都把黄 ...
稀缺度和需求度都是人主观把握的,是根据市场调查、物品现存量估算、寻求难易度、自身支付能力等综合因素。你看地球黄金储量“富富有余”,而能够实际到手的却寥若晨星,到手才知多寡。馒头不做,当然稀奇,可一旦做了,就“富富有余”。可是,黄金无论你做不做,都是稀缺。这就是差别。

既然交换双方以一定单位数量的物品交换,就是双方认为的稀缺度和需求度实现两度对接,交换物满足双方“等需等求”,与交换物各以什么单位数量交换无关。如果这个“等需等求”统一于货币,并用货币量表现,这个货币量表达式就是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7:18:24
he_zr 发表于 2012-7-18 16:37
有用性的“有用”是属性的内容,属性是“有用”的外壳,两者组成一体构成“有用性”。内容和外壳同时存在 ...
有用是附加的主观,属性是内在的客观。人类灭绝,物的属性一样存在,“有用”只能见鬼去了。鬼扯这些已经烦躁,88,这个贴不再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7:53:50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8 17:25
稀缺度和需求度都是人主观把握的,是根据市场调查、物品现存量估算、寻求难易度、自身支付能力等综合因素 ...
稀缺度和需求度跟效用完全不一样,两度是主观的,效用是客观的。主观的没有统一标准,只能“估算”对接。而物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精确测量的,比如测量用词有马力、功率、阀值、射频等,使用的单位有公斤、千瓦小时、刻度、焦耳、大卡、等等。你问问主观的东西,能用这些量化概念表达吗?

两度如何实现交叉,只能由双方估算商定,没有统一预知的标准,只有交换结果统一的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20:50:11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8 18:20
稀缺度和需求度跟效用完全不一样,两度是主观的,效用是客观的。主观的没有统一标准,只能“估算”对接。 ...
我的举例说明就已经表明主客观的区别,区别在于客观可以测量,主观不能,这不是回答是什么?反问的是你如果认为客观的效用是主观的东西,那么就需要你来自圆其说,而不是别人。既然两度是主观的,只能通过主观估算,估算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是“元角分”就“元角分”,没有统一的预知标准。

至于客观效用如何精确计量,如何换算和转化,那是人的测量能力问题,不是客观事物不能计量问题。退一步说,如果客观事物都不能精确测量,那主观意识更是免谈。

所谓统一的结果是指两度经双方估算实现对接,达成一致的结果。这个一致的结果就是统一的结果,而非双方存在一个统一的预知标准,然后按此标准而形成的统一结果。是你自己稀里糊涂,还怪别人说来说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23:12:16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8 22:18
所谓统一的结果是指两度经双方估算实现对接,达成一致的结果。这个一致的结果就是统一的结果,
-------- ...
已经明确告诉你,两度是主观的东西没有标准,只能估算。至于你的实例,黄金和馒头之间各要多少,由交换双方自己估算,商议决定。如果无法对接,那就没有交易,也就无所谓结果。如果成功对接,无论各自的数量多少,对接的数量就是双方统一的结果。怎么没有统一的结果呢?至于根据什么估算,前复已经告知。如果“胡编乱造”,那你认为的根据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09:19:17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9 09:01
要证明自己不是胡编乱造,那起码要自圆其说。

而你这个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能自圆其说,也不愿意自圆 ...
所谓“说不清”,这正是主观意识的特点。你要把“说不清”叫别人说清,这不是无理取闹吗?

至于你把“说不清”的主观意识想定义什么就定义什么,只要别人接受就行。价格本来就是交换双方相互订立的,双方认为各自的交换物按统一的货币量交换,并形成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价格。至于根据什么订立规则,前复已表。你认为这“说不清”的主观意识是神,神决定的价格,这完全可以,只要对方接受你的“神价”就行。如此简单,还有什么疑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5:40:57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9 10:58
价格本来就是交换双方相互订立的,双方认为各自的交换物按统一的货币量交换,并形成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价 ...
价格的产生,按价格交易的事实,就是对你“根本就订立不了规则”的最好回答,事实胜于雄辩,你再怎么否认,也撼动不了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6:16:23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9 15:49
推翻你的东西,无需去撼动事实,因为你根本没有建立起事实和你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

价格的确存在, ...
价格由什么决定的,该说的说了,是否必然联系,我说是,你说不是,这还有什么好争的?什么“逻辑”问题,对你来说只剩下信念问题和忠于事实问题。你自己把信念当逻辑,同时缺乏面对事实的勇气,还自以为得意而已。稀缺度和需求度,这两度与价格的关系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是人们普遍公认的事实,幸好还不是我的新发现,你对事实置之于不顾,自己又提不出什么反驳理由,反而大言不惭的谈什么“逻辑”,真是令人笑掉大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7:43:17
clm0600 发表于 2012-7-19 16:37
稀缺度和需求度,这两度与价格的关系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是人们普遍公认的事实,
---------------- ...
还是回到我刚才说的上面,所谓“必然的联系”,只是你的信念问题,无所谓什么逻辑不逻辑。无论什么经,什么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的最接近事实。

对价格而言,交换双方都可以订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价,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哪一方最终决定价格,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本人看来,市场经济是需求方决定价格,供给方只能按需求供给,否则就变成无效供给。统制经济则相反,是供给方决定需求方,因为是单向型,没有交换,只有调配,所谓的“价格”实质是“配给量”。所以,劳动价值论首先被排除在价格决定因素之外。多元价值论,仍属于论述供给关系,所以与劳动价值论是同一方向,可以定价,但决定不了价格。效用价值论或边际效用论才是研究需求关系,其所阐述的交换现象就涉及稀缺度和需求度,最后得出价格由哪方决定的结论,这在本人看来才接近事实。

你认为别人“说不清”的时候,请你自己最好能拿出“说得清”的东西来,这样你的质疑才具说服力。否则,你的质疑只是说说而已,毫无分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7:49:37
he_zr 发表于 2012-7-19 17:43
还是回到我刚才说的上面,所谓“必然的联系”,只是你的信念问题,无所谓什么逻辑不逻辑。无论什么经,什 ...
完全竞争才是符合你说的市需方决定价格,叫做受价
垄断情况下,则是混合的,叫做觅价
指令经济,那是定价
泡沫或信息欺诈,那就是造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7:57:53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9 17:49
完全竞争才是符合你说的市需方决定价格,叫做受价
垄断情况下,则是混合的,叫做觅价
指令经济,那是定 ...
完全竞争才是价格成立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无论称什么,只有价格之名,没有价格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8:02:16
he_zr 发表于 2012-7-19 17:57
完全竞争才是价格成立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无论称什么,只有价格之名,没有价格之实。
那就没价格成立了
完全竞争和某产一样其实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8:13:18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9 18:02
那就没价格成立了
完全竞争和某产一样其实不存在
完全竞争是生活语言,未必指精确的“完全”,如果觉得不妥,那就叫“充分竞争”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8:16:30
he_zr 发表于 2012-7-19 18:13
完全竞争是生活语言,未必指精确的“完全”,如果觉得不妥,那就叫“充分竞争”好了。
什么情况是充分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8:40:48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9 18:16
什么情况是充分竞争?
这个问题不从目标或结果判断,而从起点或始因判断即可。市场经济就是充分竞争,统制经济就不是。至于充分到何种程度,不是决定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8:46:09
he_zr 发表于 2012-7-19 18:40
这个问题不从目标或结果判断,而从起点或始因判断即可。市场经济就是充分竞争,统制经济就不是。至于充分 ...
算了,等于什么也没说。前提不能论证,建空中楼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8:56:58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9 18:46
算了,等于什么也没说。前提不能论证,建空中楼阁吗?
本来生活语言不是用数学精确度的概念,你要用数学概念求证,恐怕也只能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9:05:26
he_zr 发表于 2012-7-19 18:56
本来生活语言不是用数学精确度的概念,你要用数学概念求证,恐怕也只能算了。
好吧,我以为你说的是西经中的完全竞争,既然你说不是,又提出个充分竞争,又不能具体描述其,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9:20:44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9 19:05
好吧,我以为你说的是西经中的完全竞争,既然你说不是,又提出个充分竞争,又不能具体描述其,那就没什么 ...
只有你排除数学概念来理解完全和充分,就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了。可以这么说,完全竞争是理论概念,充分竞争是现实概念。理论上要求完全,现实中可能不完全,但表现为充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