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市场而动,但应有自己一定的方向,应合理制定个人进出场的交易策略,做到长短相宜。 当资金的配置顺利完成之后,对于每一套资金所能承担的损失程度,也须加以确定,以使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所以在进场交易之前,务必盘算可能的损失以及利润。
假设进场之后遭受损失,还必须考虑到应获取多少的投资报酬率方可回复到原来的成本。
以100万为例,在损失了15万(15%)之后,则须要有17.6%的投资报酬率,才能获得成本的平衡;损失了30%则要有42.9%的报酬率才能平衡;损失了50%则须获利100%才能平衡。
每一套资金在达到某一个损失点或获利平衡点时,则结束一项交易,准备重新开始另一次的交易。任何交易绝不可恋战,以免愈陷愈深而不能自拔。
合理制订个人的进出场交易策略,就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在明确了资金运用原则与分散投资观念后,还要明确下列因素:
时间信息因素:投资者应该考虑能够投放在某项投资上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以及获得信息的渠道、手段和时效等因素,如果条件都不充分,就不应选定价格波动较大的短线股票作为投资对象,而应以购买绩优股和成长股等较长线的股票为投资项目。
心理因素: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的心理素质有时比资金的多寡更为重要。优柔寡断、多愁善感性格类型的投资者应该避免进行风险较大、起伏跌宕的短线股票投资。
知识和经验因素:投资者的知识结构中对哪种投资方法更为了解和信赖,以及人生经验中对哪种投资的操作更为擅长,都会对制订交易策略有帮助。相对来说,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投资项目,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成熟经验,是投资稳定成功、安全获益的必要因素。对于股票投资,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行业的上市公司,运用自己便于掌握的方法来决定操作手段,对成功获利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