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际社会如此关注欧元危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欧元区的GDP仅占全球的14%。据估计,目前欧元危机导致欧元区的增长率下降了大约2%,相当于全世界的增长率下降0.3%:根本不足以改变世界总体格局。即使后果更为严重些,似乎也在控制范围之内。
然而,现行的计算标准低估了欧洲的实力。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相比,名义GDP能更好地体现各国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根据这种计算方式,欧元区GDP在全球所占的比重提升到17.5%。如果再加上欧元区周边的其他欧洲国家,例如瑞典和挪威,欧洲GDP在全球所占比重为25%。
就消费而言,欧洲家庭消费占其GDP的65%,而中国这一数值仅为35%。欧洲可能在生产方面退居第二梯队,但消费方面仍稳居第一梯队。其次,欧洲在金融领域仍然举足轻重。2010年,西欧的金融储备占全球的30%,与金融储备占全球32%的美国不相上下。而且,欧洲金融业的开放程度比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要高,因此就持有的国际金融资产储备而言,欧洲所占的比重更大。2012年欧元区占21%,整个欧洲占38%,相比之下美国仅占20%,金砖国家(算上香港)仅占8%。虽然欧洲在生产方面逐渐边缘化,但在金融方面仍然保持核心地位。的确,从人口趋势和经济趋势可以看出欧洲正在衰退。在亚洲和其他一些地区,欧洲银行曾经在项目与贸易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如今,这些银行迫于金融危机的压力,纷纷撤离。然而从目前来看,欧洲对于其他地区仍然具有很大影响,欧洲的经济危机仍然会波及其他地区。
除了数据,更宽泛的问题是为何一旦欧洲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在欧洲这样一个小角落尝试经济一体化,似乎并不是很重要。美国、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经济规模与欧洲大陆相差无几,并且都已经有了统一的法规、单一的货币和有效的预算。
但是,欧洲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欧洲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构建国际关系的榜样。现代世界超越国家范围的经济治理模式就是在欧洲试点的。虽然并非所有尝试都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些尝试之举引起了诸多国家的兴趣,它们从中学到了经验。
其次,多年来欧盟一直坚定拥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主义,这也符合欧盟的内部原则。美国原本可以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先驱和坚定推动者,但是美国支持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前提是其必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根据欧盟条约,欧盟委员会有权管理欧盟内部的贸易政策,只要这项治理权依然存在,欧盟就有别于美国。欧洲内部管理模式就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治理,因此是全球多边主义的一大支柱。
第三,在一些全球监管缺失或者不到位的领域,欧洲充当了监管者角色。以竞争政策为例,欧盟委员会曾经多次阻止非欧盟公司之间的兼并案。这类举动迄今为止并未受到挑战。似乎人们已经默认,欧盟为了保护欧洲消费者所做出的竞争裁定虽然或许会伤害欧洲本地或欧洲外部的生产商,但也同样保护了欧洲之外的消费者的利益。
当然,这并不是说欧洲只是为了全球利益行事而不去维护自身利益,但是欧洲的维护自身利益之举肯定不像有些国家那么频繁。欧盟各国具有不同的偏好排序,习惯于遵守法律,通过跨国机构实施仲裁,因此在追求特定利益时可以灵活调节立场,争取共赢。这使得欧盟在国际社会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对世界很有价值。
综上所述,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欧洲的重要性都远远超过了其表象。可能正因为如此,世界其他国家才会十分关注欧洲的命运前景。
作者: 欧洲智库布勒哲尔研究中心主任 让·皮萨尼·费里(Jean Pisani-Ferry) 来源: 财新《新世纪》2012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