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687 3
2012-07-19

中国面临的挑战---美国制造业2015年强劲复苏,中国怎么办?

黄焕金

看了2012-7-17凤凰卫视“金石财经”节目,里面提到美国制造业将会在2015年强劲复苏,并讨论了这种复苏对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等)的影响。《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说:美国已经是卷土重来的小子,在富于创新的私营部门引领之下,美国经济正在重塑自身,过去的弱点正在克服,新生的力量正在被挖崛,同时美国的房产业主与银行的资产修复表正在迅速地恢复,美国的制造业正在夺回被外国产品占领的市场。而台湾《商业周刊》则说:世界反过来了,美国制造业会大复活。它说:美国制造并不贵,比效率,美国制造比中国高出4倍,美国某些地方的电价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地价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同时美国各级ZF服务企业的效能要比中国更好。因此它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优势不再,美国则有效率和野心。从人力成本来看,2000年美国的人力成本比中国高出64%,而预估在2015年,美国人力成本只比中国高31%。如果考虑到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更高,所以美国目前的实际成本反而会比中国更低。另外,说明美国制造业复活的两个数据是:预计2015年美国南部的生产成本跟中国沿海相比只差10%;37%的美国大企业有意把工厂迁回美国。而中国有专家认为:如果美国制造业2015年强劲反弹的话,对金砖四国的部分国家和对新兴市场的大部分国家可能会造成致命的杀伤力;08年危机使美国积极改革调整,把劳工成本、能源成本、资金成本压下来了;如果美国强劲反弹的话,那么美国就会吸引大量资金,于是其它国家就会出现资金逃离的情况;面对电油等都比美国贵,面对制造业成本全面上升的态势,按老路走的中国制造业今后发展还能靠“吃”什么?只能靠“吃”两个东西:一个是原本很低的劳动保护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另外一个是从环境保护上面要成本,依靠大量排污而不承担责任来降低制造业成本。这两种办法当然是有损中国利益的。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唯一出路是被迫转型升级,否则就无路可走。想依靠内需来维护中国的制造业吗?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未必有效,因为你所拉动的内需,也许会落到别国产品身上而不落到中国自己的产品上面。因为中国人在国内就可以自由购买到外国商品。

美国制造业的技术能力仍然是强大的,过去只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太高而影响了它的竞争力而已。而一旦美国的制造业复苏,那么中国等国家的产品就会面临强大的竞争,就会使出口受到很大的抑制,因此今天所谓的“中国制造”,就有可能丧失地位,今天这种“中国制造”遍全球的局面就有可能终结,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就暗淡了。尤其加上中国与美国这几年的对抗性质,中国是想利用美国今天的经济与财政困难来增强自己的对抗能力。因此一旦美国制造业复苏,美国国力随着恢复,那中国怎么办?

那么美国为什么能够在几年后制造业得到复兴呢?前面说了,根本原因就是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努力调整结构,降低制造业的要素成本。在降低人力、电、油等要素的实际成本的同时,又努力提高生产率。降低要素成本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提高生产率(里根经济学的体现),因为提高生产率可以使单位产量的成本下降。而成本下降就可以将产品价格卖得更低,同时也可以促进制造业资本回流。据说,美国制造业的成本效率比要比中国优4倍。因此,那怕美国工人的工资比中国高4倍,那同一种产品,美国产品的价格仍可与中国产品相等。如果这样的话,美国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就更大了,而中国产品带给中国的收入要小4倍。如果美国产品的价格降低一点,那么中国产品的价格还不被迫下降到亏损边缘吗?

而反观中国经济,很长时期以来中国总是侧重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如何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呢?就是因为它提高了生产要素成本,比如因为房价高,所以迫使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使产品价格不得不提高,从而抑制了它的竞争力。要知道,中国30年的发展,几乎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所形成的。而你失去了这个优势,技术上又没有应有的提高,你还能保持竞争力吗?现在情况恰恰如此,即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外国投资纷纷要撤离中国,而在美国结构改革不断见效的情况下,又有许多资本流回美国,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复苏。而中国呢?一直在搞着歧视民间投资的事,因为一直在搞着行政垄断的事,因此这种状况下能够保持经济有质量的长期增长,那就奇怪了,除了低效率、容易导致通胀的ZF投资对增长的拉动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可笑的是,还有人(如林毅夫等)对这种投资拉动模式赞不绝口呢!他们根本不懂,过分依赖投资(尤甚是低效率的ZF投资)会拉高通胀,从而拉高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成本。

中国为什么不能象美国那样,在危机之下进行充分的转型改革呢?反而花更多的心思进行托市呢?

而中国经济目前的成本状况如何呢?从国企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1-6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98453.6亿元,同比增长11.1%,而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189200.6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利润下降11.6%至10203.8亿元。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应交税费同比仍保持增长,但成本费用增幅高于收入增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在两位数以上,而利润同比下滑也在两位数。说明成本费用不但没有随着利润下降而压缩,反而大幅度增加了,因此国企运行显得很畸形。(数据来源:财政部)

要知道,中美两国是有越来越大对抗性质的两个国家,因此美国制造业复苏,即意味着中国对抗美国的能力被削弱了,中国在周边维护自己的主权将会越来越难。

而在这10年,中国在提高生产率与改革经济增长方式上面没有什么进展,自己又一味纠缠于所谓公平与效率的争吵之中,因此使自己不进则退,而携有强大技术实力的美国在危机中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如果真的实现制造业的强劲复苏,那中国自己将怎办?如何应对?本人一直对所谓中国崛起不以为然,一个没有多少技术能力的国家,一个生产率水平仍然比不上别人的国家,一个依靠过去贫穷所带来的劳动力低廉优势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自满地以为自己在崛起呢?

本人以前就曾提出过一个“竞争增长原理---一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是其它行业充分发展的前提”的理论(http://hh-j.net/a_2.htm),它的根本思想就是:上游行业因竞争而要素成本低廉,供给充分,就可以促进下游行业以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在,美国制造业正是据此而将要实现强劲复苏,而中国呢?在上游行业僵硬垄断的情况下,制造业如何获得要素低成本的机会呢?因此中国的产品如何有竞争力呢?据此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实力又是如何得到维持呢?

2012-7-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19 18:56:39
送你一句:你知道的太晚了,好多人已经在美国了,你还不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9 19:50:58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说到底还是科技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0 15:21:03
中国ZF贪婪无脑,没凝聚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