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就是让人印象很深刻的镇
那里的融资环境是我见过最差的一个。先不要说几大行是不会对这些地方贷款的问题,就是当地的信用社也一塌糊涂,当地其实也没什么企业,就算有企业也不会把钱贷给他们的,那钱贷给谁?都贷给当地的包工头子,这里真正的有钱人还都是些包工头子。贷款的点极高不说,贷款人还得再给放贷人三层的回扣!也就是说贷款人最后幸运的话,这笔贷款能拿到手的有贷来的50%。这样贷款有几个人还的起?大不了借一笔就不回来了,反正找不到人,所以坏账、死账是一堆。整个环境极差,企业主是互不信任,谁有点难,甭指望亲朋好友谁能帮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为什么整个大环境这么差?又如何解决?
不知下面这件事是否有关联?93年,当地发启以政府牵头的积资,想自己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这下好了,吸纳了当地老百姓**金子(嘿嘿,没记下来),最后操作不当(想想政府做这种事,有几件做成了,所以操作不当是正常的,操作当了那才是稀奇)亏欠当地老百姓几百万呀(至于几百万我也不知,他们就这么一说,我就这么一记),也许一听几百万,不多嘛,但是那个镇当时的总人口只有5万人。平均一下,在93年那会平均这十几万可是天文数字呀。就这么打下了白条,一界推一界政府,总的来说,一分也没还。到现在就是农村医疗保险每年只要交十元,政府都要做好久的工作才有人交。换我这,我绝对积极响应。现在那里只要是政府出面来收,当地老百姓全不信任。
在有一现象,当地政府75%的精力全集中在一件事——抓计划生育!当会听完我跟那一傻外加一楞最后心里狂笑!跟我们对接的小组成员说起这事唾沫横飞,描述了一大堆方法与技巧。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诈术,不知是不是当地人民太纯朴,反正这些人一去,十有五六诈的出来。就说这里超生简直了,没法,没有儿子一定要弄到有儿子为止,有儿子了不说还要跟别人比有几个儿子。对了,这抓计划生育还能发财——超生的就得罚款吧,罚完了就给上个户口,此乃政府开源之一。
该镇上报的像什么GDP、财政收入……恩,全是最高领导人坐在一间屋子研究出来填上的。因为要保证每年百分之多少的递增,所以全是拍脑袋的杰作。上报这么多,如果没有这么多怎么办?这就成了费,要摊到下面的企业里。还记得跟那企业家坐谈的时候,其中一位就说他今年帮着摊了多少。
中国的企业家,不止要面对同行的竞争,也要面对政府的各种“关怀”,对能周旋其中,并生存下来的企业家表示敬意。(呜呜,想来我就不是做企业的料,我哪有这样的城府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2 19:31: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