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5324 9
2012-07-24
对近农村金融改革的一点浅显的看法,欢迎经济达人批评指正!

    1.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只能充当农村资金“抽水机”的角色。
    其一,分散的兼业农户自给或半自给的简单再生产,本来就有规模小、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传统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借给农户无法克服其交易费用和信贷风险双高的缺陷。
    其二,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收益低,传统商业银行为追求更高的资金回报率(利润率),必然避开农业,而把资金投向到利润率高的二、三产业中去。
    其三,根据温铁军的调查表明,除不明用于何处的借贷以外,信贷资金用途按比重依次为:小额的生活所需借贷33.3%,应急之需28.9%(主要是医药和教育等开支),非农业生产26.6%,农业生产借贷仅11%。这说明民间借贷多发生在生活需求上。这也就意味着当前的“农业”资金供给目标(生产性)与“农户”需求目标(生活性)不完全一致。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传统商业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贷供需矛盾。
    2.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
    其一,为了克服交易费用高以及信贷风险高的问题,必须采取农村合作金融,以此为手段在村社经济范围内建立和完善农村积累制度,把农村集体资金和农户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以使农业这种风险大、周期长、比较利益低的产业在不利的条件下,仍可维持稳定发展。
    其二,合作化是化解“三农”困境的办法,但必须搞综合性的合作才有可能成功。(单纯在生产领域中合作,其收益必然是低的,一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纯生产领域的合作几乎95%的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要把金融领域的合作和生产、加工、购销、保险等领域合作结合在一起,组成综合性的农业合作组织,它才能用盈利的部分去互补不盈利的部分,才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
    其三,农村金融应真正服务农村、农民。今后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再度兴起,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将集聚的资金投向农村二、三产业或两高一优农业。前提可能需要把农村合作金融从村级向乡镇、地市及至更高层次发展才能使这种大规模的资金贷出成为可能。(毕竟农村的资金是极度稀缺的。)这也保证了企业性质的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特征。
    其四,农村合作金融一旦铺开,必然会拥有“政策金融”的保障功能,这就需要配套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9 09:36:47
哥们,关注下寿光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操作吧,肯定会对你大有启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0 18:15:17
雪落有声 发表于 2012-8-9 09:36
哥们,关注下寿光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操作吧,肯定会对你大有启发的
多谢兄弟的意见。我也了解一点寿光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情况,这里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大家交流。首先我觉得研究寿光,其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果蔬现货交易市场的背景不能忽视,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或者载体,其吸引资本的能力还是较强的。(PS:这里不讨论农业产业化本身的利弊以及外部性)这也是为什么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大多是支持农产品批发流通商贩和相关小微企业的原因。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客观上使得寿光的涉农贷款的风险很低,其获得的赞誉和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随着它从农村合作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型,它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得涉入城市和非农领域,这也许是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的天然选择。此外,在抵押贷款方式其实仍然没有多大创新,还是以农业生产资料、农村住房和土地使用权为抵押,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它在信用贷款上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立足于村级ZF和网络平台建设,通过建立信用评级制度的方式确实能够快捷有效地向农户提供贷款服务。(其实福建的“屏南模式”已经先行一步了。)这些还有不当不实的地方还请你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3 13:33:28
LZ对抵押物创新有什么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3 23:49:03
amyelise 发表于 2012-8-13 13:33
LZ对抵押物创新有什么高见?
我个人觉得在金融机构和小农个体之间发生贷款交易时,用抵押物作为抗风险的方式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所以所谓抵押物创新恐怕更是“退避三舍”了。主要是因为农户自“有”的能够用于抵押的资产本身有限,不外乎是土地(使用权)、房屋和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料,一旦农户违约无法偿清债款,(1)土地转给金融机构,作为生计保障的土地丧失,农户不跟你拼命?(2)房屋给金融机构,你只要赶来拆房,全村人不跟你拼命?(3)生产资料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要农业生产资料有何用?所以我觉得在农村金融中的抵押贷款是不接乡土社会地气的,乡土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熟人网络,因此相互之间的监督机制是天然存在的,这就可以很好地与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产生化学反应,采取机制创新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当然,上面说的仅针对的是农村个人贷款,如果村里、乡里甚至县里能够形成合作组织,最好是综合性的合作组织,类似日本的综合农协,那么金融机构就能够与农户的合作组织进行抵押贷款交易,因为合作组织作为经济主体,拥有集体资产,就能够抵押出去,而不会产生较大的对抗性矛盾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3 23:50:07
amyelise 发表于 2012-8-13 13:33
LZ对抵押物创新有什么高见?
一点点浅见而已,不过真心认同农村金融亟需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