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我的2级经验。
4A 3B 3C,4个A的是高权重的财务、股权、公司金融和衍生品,3个C的是低权重的另类、组合管理和经济学,很符合我的策略。
这次准备2级的经历很坎坷。在职准备本身时间就不多,自己也没有大牛们的本事,愈发体会到CFA考试是一个考验态度和毅力的地方。(26岁的我智力就开始下滑了)
先提一下我的策略,很像Brad Pitt演的Billy Beane在MoneyBall里面经营球队的策略,120道题,要通过我需要答对70%,也就是84道题,再根据每个模块在考试中的权重去分配准备时间。
真正开始准备考试已经是春节后3月份了,本来是计划每个工作日保证2小时的看书时间,周末花一整天学习。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公司3月中旬开启了一个全新项目,我的工作量一下子被满满的排到6月底,一下子懵了。
3月份的时候还没有紧迫感,每天不紧不慢的看书。基本上是以Notes为主,重要的科目再看课本。我第一个选择的模块是财务,因为这块的高权重让我不得不重视起来,Notes看的很仔细,不确定的地方看课本,Notes和课本的题目全都做了一遍,结果财务看完的时候,已经快四月了。盘算着进度,觉得似乎有点来不及了,于是决定开始加紧脚步。
整个4月及5月,我每天6点起床,7点出头就到公司看书,看到9点上班。晚上睡前再看2个小时。4月份基本上把Notes(除Equity)都过了一遍,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都记录在本子上,每天睡前翻翻。
这里插一句,特别推荐大家每一个模块都自己整理一个知识框架的思路,CFA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遵循一个有逻辑性的结构框架,这样在复习准备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
我的工作与Equity这块联系的比较紧密,Equity五一长假里基本上扫了一遍就过了。五一长假最后一天回顾一下之前的复习成果,不出意料脑子里没记住些什么。于是开始第二遍扫盲,第二遍的时候就比较快,所有的内容之前都有理解,第二遍基本上以记忆为主,笔记本上需要着重记忆的内容也每天在增加。
第二遍很快,基本上到了5月中旬的时候,2级知识点基本的框架已经很清晰了。这个时候我开始选择做题。在题目的选择上,我没有把重点放在往年的Sample和Mock上,看到很多考友推荐往年的题目上,我倒是觉得每年知识点都会变化,而且今年变动比较大,往年的题目价值并不是特别大。我主要是把重点放在书后的题目上,以及Notes的两本题,最后一个礼拜主要做了下今年的Sample和Mock,时间后来还多了点,才看了些往年的题。
只请了考前最后一个周五的假期,那天是61儿童节,还是我和女朋友的周年庆,结果没看书。。。欢乐去了。。
考试那天睡不着,4点多就醒了,起床把笔记本翻了翻,就开车去考场了。考试时也严格遵守Billy beane的原则,重点对待高权重的题目。6个小时后就是漫漫的等待了。
万恶的Hotmail我到凌晨1点半才收到邮件,还好过了。
祝广大考友13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