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是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矛盾的体现。理论研究侧重于居于核心或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的原因是大型企业往往有若干可控变量,因而可以与供应链其他成员之间形成Trade-Off;而中小型供应商或代理商如果完全居于从属地位,则往往被居于核心或主导的大型企业压榨成近似于零的利润而无法形成Trade-Off,因而理论研究的价值不大。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中小型供应商和代理商如果近似于完全受控(即从属)的话,则因其优化自身利润而产生的双重边际效应的影响非常小,供应链的效率往往较高;但反过来,如果该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而提高效益的话,则往往会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所以对分散式决策的供应链来说,中小型供应商自身的效益和供应链的效率往往是矛盾的。
从实际的角度来说,中小型供应商和代理商想实现自身的高效益以及供应链管理的高效率的话,我觉得一种可能的途径是考虑与其他的中小型供应商和代理商结盟,以团队的形式与下游企业博弈(或实现供应链协调),从而避免自身的利润空间被过度压缩;但须解决结盟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2,我觉得强调精益管理的说法更多是从概念上来说的,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实现精益管理的企业和供应链并不多,最典型的也就是丰田的例子。
供应链金融可以认为就是物流金融,以前称为物流金融的较多,现在逐步开始称为供应链金融。
您提到的信任问题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确实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也是供应链管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放弃供应链管理。现在的科研已经开展了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典型的作法是,通过设计一种机制,使得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一方主动暴露自己的不对称信息(举例来说,饭店的菜单就是这样一种机制:您去饭店吃饭,您的口味、希望的价位等对饭店来说就是不对称信息;但是您通过点菜的过程,把自己的口味和希望的价位信息反映给了饭店。顾客故意隐藏这些信息的话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还有,您提到的信任问题也确实影响供应链管理,比如供应链金融中的贸易信贷在中国就远不如在欧美普遍。
供应链金融可以认为就是物流金融,以前称为物流金融的较多,现在逐步开始称为供应链金融。
您提到的信任问题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确实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也是供应链管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放弃供应链管理。现在的科研已经开展了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典型的作法是,通过设计一种机制,使得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一方主动暴露自己的不对称信息(举例来说,饭店的菜单就是这样一种机制:您去饭店吃饭,您的口味、希望的价位等对饭店来说就是不对称信息;但是您通过点菜的过程,把自己的口味和希望的价位信息反映给了饭店。顾客故意隐藏这些信息的话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还有,您提到的信任问题也确实影响供应链管理,比如供应链金融中的贸易信贷在中国就远不如在欧美普遍。
aituo 发表于 ......
我认为比较好的一种模式是由一家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服务平台。这样对实现规模经济、 ...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