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2-9-1 15:31 
还有。 美国的工业产值,算是的美国本土的制造产值。那些外包的可不算在那里面,这就是为什么叫你看书,补基 ...
外包的不算在内?比方说苹果公司这样的,自己制造了什么呢?当然苹果公司设计还可以。
那么苹果公司这样的应该属于设计类的服务业还是属于制造业呢?
苹果公司目前的利润是很高,但是等公众的新鲜劲头过去以后,他还会有什么?他的零部件可都是亚洲制造的。
昧国流行的OEM模式,也就是自己不生产,就只是让亚洲的企业来生产,最多组装一下,因为昧国厂商打了很多的广告,所以他的品牌溢价很大,所以它尽管只组装了一下,但是可以卖很高的价钱,那么这样的他的收入是属于广告这样的服务业的还是别的什么的?
关于造船的管理,你不是造船行业的就不要想当然。
造船行业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什么?是造船周期
而影响造船周期最关键的是什么,是现场的管理,例如工序之间的管理,造船是一个集成了众多零部件的总装行业,这么多的零部件的安装顺序是很有讲究的,你如果能够尽早的或者说还在胎架上面就开始大量的安装舾装件,以及能够在船台阶段就开始大量的安装,那么效率就可以比以后在码头上安装要好很多,因为生产条件那是越往后就越困难,但是这本身涉及到对零部件的归类,对工序的时间控制,质量控制等问题,我说过,现在造船搞得好的企业基本上能够准确的估计变形量,因此可以无余量的上船台,而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各个横梁纵梁,甲板,平台舱壁之类的全部要留余量,然后在船台上切割,你觉得这个要花多少时间,还有很多舾装件,如果你规划得不好----规划得好不好当然与你的工序进度控制水平有关,留到码头上还安装,你知道人爬到双层底下面安装零部件,在一个个几百毫米的人孔中钻来钻去,而且上空又还有各种加工手段在同时加工,你觉得那样的工作条件好不好呢?
反正现在就是昧国造船业在商船竞争中竞争不到订单,它的商船建造基本上来自于琼斯法案的保护。
当年中国造船界考察日本造船,一个感受就是如同搭积木似的----当然了这里面的切割余量的事情是很少的,不然这个搭积木搭得也就很苦了
另外所谓的人员管理的可替代性,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实践中总结的错误的理论。
以汽车制造而言,日本资本家来到昧国,在昧国雇佣工人,同样可以有更大的生产效率,当然同时他们也把年功序列制这样的制度引入到了昧国,而一心只关心自己的期权收入的ceo们一心就只想着短平快,取悦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认为你的成本控制得不好,于是就裁员,于是就产生了个什么人员管理的可替代性的概念,那就让他们再继续去研究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