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3-21 12:37: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3-21 11:23:00的发言:

像你这样要求在垄断企业执行完全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_^

涨价+补贴=完全自由竞争?

涨价幅度可以控制,补贴幅度也可以控制,垄断企业的成本也可以控制。这次两会就有代表提出要控制垄断国企福利的过快增长。

要考虑老百姓的福利,就要考虑“大价格”,即老百姓付出的

车票大价格=车票购买价+排队的痛苦+坐位被官商勾结的黄牛控制的痛苦

还要考虑涨价+补贴后的“大收益”。老百姓得到的大收益该是什么,不要我再列举了吧?

记住:经济学的任务并不是要解决所有效率或者公平问题,那是神学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经济学贵在考虑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或者各种条件下的更优。只要有某种做法比政府现有的做法能达到“更优”,就是一个进步。

——这就是经济学的大道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2:58:00

我的观点是,实践了才有发言权,大家都在年关的时候买买火车票,最挤的时候坐个硬座,或者无座。有了切实的体验,这样再拿那些经济理论来分析问题比较好。

火车票不涨价,但是能买到座票的基本都是得找关系,能买到卧铺的得是很硬的关系,我们这些处于最底层的人,拿着不涨价的火车票挤着站着,或者连车厢门都不开,不让你上车。

火车的运输能力上不去,供给跟不上去,我们拿着的火车票就是空头支票,没有任何的用处。也许我专业水平不够,但是我懂得什么是我最实在的需要,大部分人们最切实的需要。

当春运期间需求过大,票价提高,一部分人心里上认为票价太高,权衡之后而改变出行日期,他心理上是能接受的。但是春运不涨价,运力又不足,需求又增大,问题怎么解决?有人有解决方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3:15:00
吴敬琏是谁?比CCGGQQ还出名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4:32:00
以下是引用淡泊在2007-3-21 12:37:00的发言:

涨价+补贴=完全自由竞争?

涨价幅度可以控制,补贴幅度也可以控制,垄断企业的成本也可以控制。这次两会就有代表提出要控制垄断国企福利的过快增长。

要考虑老百姓的福利,就要考虑“大价格”,即老百姓付出的

车票大价格=车票购买价+排队的痛苦+坐位被官商勾结的黄牛控制的痛苦

还要考虑涨价+补贴后的“大收益”。老百姓得到的大收益该是什么,不要我再列举了吧?

记住:经济学的任务并不是要解决所有效率或者公平问题,那是神学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经济学贵在考虑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或者各种条件下的更优。只要有某种做法比政府现有的做法能达到“更优”,就是一个进步。

——这就是经济学的大道所在!

首先吴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依供求规律作出的,这个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就是完全自由竞争。但是铁路是垄断企业,就是在其它国家也是这样。这是我批判你用自由竞争下的原理解决垄断问题的理论依据。

涨价幅度可以控制,补贴幅度也可以控制,垄断企业的成本也可以控制。这次两会就有代表提出要控制垄断国企福利的过快增长。”——这其中,涨价幅度可以控制,补贴幅度也可以控制,但是涨价少了没有调节作用,这是前面已经分析了的,你也没有意见。至于控制“控制垄断国企福利的过快增长”是在于降低票价,你在此时提出这一点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反对你自己呀?

至于“大价格”——车票购买价+排队的痛苦+坐位被官商勾结的黄牛控制的痛苦,其中“排队的痛苦”你去问民工好了,看看他们是愿意排队买低价票还是愿意不排队买高价票?别将民工当成吴国师,一天有几百上千的收入!再说让你不排队从而不回家过年,你痛不痛苦?你的“大价格”为什么不考虑这个痛苦?做学问的如果像你这样只考虑队自己有利的因素,成么?明摆着的,票价上涨就是让民工不回家过年,从而你买票可以少去排队的痛苦。做学问的不能太自私!你不用拿补贴民工来反驳,因为如果民工有补贴他们还是要买票,队照排不误。至于黄牛党,难道他们的存在与票价的高低有关系嘛?你数萝卜下窖的干嘛呀!是不是理屈而乱数呀?

这里涉及一个硬指标,票价上涨后不会增加座位的供给量,所谓涨价只能是让一些人不回家过年。如果一边涨价,一边又补贴穷人让人家买得起票,那么我只能说这是脱裤子放屁,你不可能解决买票难的问题。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补贴量的问题,如果补贴的钱少于涨价的钱,你就是在损害民工的利益,——吴敬琏的涨价以救济穷人的论调也不过是自欺欺人。依此说来,如果你真的认为要在火车票上搞点平均化,补贴下穷人,我在本帖开头提出的“座票降价,卧铺涨价”就OK了,简单易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1 14:47: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4:51:00
以下是引用万岁大中华在2007-3-21 13:15:00的发言:
吴敬琏是谁?比CCGGQQ还出名吗?

真没幽默的水平!!!教教你怎么说幽默话:CCGGQQ是谁?比拉登还出名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5:10:00

吴老在春运期间买过票,坐过火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5:16:00
以下是引用hubeibei218在2007-3-21 12:58:00的发言:

我的观点是,实践了才有发言权,大家都在年关的时候买买火车票,最挤的时候坐个硬座,或者无座。有了切实的体验,这样再拿那些经济理论来分析问题比较好。

火车票不涨价,但是能买到座票的基本都是得找关系,能买到卧铺的得是很硬的关系,我们这些处于最底层的人,拿着不涨价的火车票挤着站着,或者连车厢门都不开,不让你上车。

火车的运输能力上不去,供给跟不上去,我们拿着的火车票就是空头支票,没有任何的用处。也许我专业水平不够,但是我懂得什么是我最实在的需要,大部分人们最切实的需要。

当春运期间需求过大,票价提高,一部分人心里上认为票价太高,权衡之后而改变出行日期,他心理上是能接受的。但是春运不涨价,运力又不足,需求又增大,问题怎么解决?有人有解决方案吗?

英国的什么家在年前就专门分析了这个问题,它说中国人习俗很重视过年(有些通缉犯过年也要回家),春运高峰是任何政府不能解决的,唯有取消户口制度,让民工能在城市安家而不是打工才能解决这问题。

你快读书啊,好出国接受“洋吴敬琏”教导。至于你说其它问题,要么是腐败问题,要么你改行期就OK了。如你不愿改行期你又凭什么要求别人改行期呢?至于那苦头,嘿嘿,你别叫喊了,你太娇惯了。俺87年为了赶回家过年就在坐过卡车,挤在后面的货物上面,从广州坐到快到长沙才有机会下来坐到驾驶室。那年头的平时我是凭证件能买卧铺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5:20:00

嘿嘿,主意不错。不过,谁不想好受点儿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5:22: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3-21 14:32:00的发言:

首先吴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依供求规律作出的,这个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就是完全自由竞争。但是铁路是垄断企业,就是在其它国家也是这样。这是我批判你用自由竞争下的原理解决垄断问题的理论依据。

涨价幅度可以控制,补贴幅度也可以控制,垄断企业的成本也可以控制。这次两会就有代表提出要控制垄断国企福利的过快增长。”——这其中,涨价幅度可以控制,补贴幅度也可以控制,但是涨价少了没有调节作用,这是前面已经分析了的,你也没有意见。至于控制“控制垄断国企福利的过快增长”是在于降低票价,你在此时提出这一点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反对你自己呀?

至于“大价格”——车票购买价+排队的痛苦+坐位被官商勾结的黄牛控制的痛苦,其中“排队的痛苦”你去问民工好了,看看他们是愿意排队买低价票还是愿意不排队买高价票?别将民工当成吴国师,一天有几百上千的收入!再说让你不排队从而不回家过年,你痛不痛苦?你的“大价格”为什么不考虑这个痛苦?做学问的如果像你这样只考虑队自己有利的因素,成么?明摆着的,票价上涨就是让民工不回家过年,从而你买票可以少去排队的痛苦。做学问的不能太自私!你不用拿补贴民工来反驳,因为如果民工有补贴他们还是要买票,队照排不误。至于黄牛党,难道他们的存在与票价的高低有关系嘛?你数萝卜下窖的干嘛呀!是不是理屈而乱数呀?

这里涉及一个硬指标,票价上涨后不会增加座位的供给量,所谓涨价只能是让一些人不回家过年。如果一边涨价,一边又补贴穷人让人家买得起票,那么我只能说这是脱裤子放屁,你不可能解决买票难的问题。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补贴量的问题,如果补贴的钱少于涨价的钱,你就是在损害民工的利益,——吴敬琏的涨价以救济穷人的论调也不过是自欺欺人。依此说来,如果你真的认为要在火车票上搞点平均化,补贴下穷人,我在本帖开头提出的“座票降价,卧铺涨价”就OK了,简单易行。


需求大于供给,你再怎么调整,要是总供给不上去,就只能是瞎忙。

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为更多的人来达到“春节”回家的目标,不是“用不同的价格来限制更多的人不回家”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7:29:00
大家都知道铁路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市场机制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就像上面所讲的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是不明显的。自然垄断企业是国有控股企业,他追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社会效益。所以我觉得吴老的涨价观点只涉及到问题的一方面,铁道部的不涨价政策也是一个方面。这两方面熟轻熟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9:50:00

我的观点是春运高峰火车票涨价,而不是说别的时候也要涨,高峰涨价可以达到分散客流的问题,在现有的运力,现有的各种条件下,这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有人讲涨价了就导致有人回不了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他感觉春运车票太贵,他会换个时间段回,提前几天。我们在过去的年份中春运票价每年都涨,也没见有人因此而回不去的。火车票涨价只是起调节作用,调节高峰的客流量,我不知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假定高峰时候不涨价,那么所有的人都挤在年末回去,还是那么一趟列车,能够上去车的人还是那么多,你再不涨价,我买不到票上不了车不还是没有任何意义吗。这就如同一个乞丐,看见一大堆流浪儿,他很可怜这群流浪儿,他说,孩子们,以后都跟着我吧,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他心有余力不足啊,他没能力养活这么一堆的孩子啊。

正像我们昨天公共政策课上樊明太老师所讲的一样,我们的政策要做好搭配。我们只大喊口号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的火车票今年不涨价了,但是别的所有的条件都没有变化,没有配套的措施(比如已经有了复线的建设,我们的运力已经足够可以了,我们让所有可以坐得起飞机的人都去坐飞机了),这样再谈不涨价或许还有点意义。我们必须弄明白,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火车票价太贵我们买不起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铁路上有问题,运力不足,服务不到位,关系票太多等等等等。

如果真的是为大众着想,那么就多在我们铁路运力上下点功夫吧,提速,建复线,要干的多着呢。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之所在。在这些不能达到之前,运用价格调节未尝不可。另外我还建议,高峰期把卧铺减少80%,换成硬座,那么多人连站都站不住,那些人还躺着,这样也可以挤走一部分人去飞。

至于说不涨价的人,一直在说不能涨不能涨,好吧,不涨,那么你能让我们老百姓都顺利回家吗?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就是回家,顺利回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20:26: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7-3-21 15:16:00的发言:

你快读书啊,好出国接受“洋吴敬琏”教导。至于你说其它问题,要么是腐败问题,要么你改行期就OK了。如你不愿改行期你又凭什么要求别人改行期呢?至于那苦头,嘿嘿,你别叫喊了,你太娇惯了。俺87年为了赶回家过年就在坐过卡车,挤在后面的货物上面,从广州坐到快到长沙才有机会下来坐到驾驶室。那年头的平时我是凭证件能买卧铺的人。

我正在读书,这个不能说快就快,并且已经不慢了,还有,我没打算出国。改不改行期那是取决于人们内心感知的效用的大小,如果我认为实在不值得,我会改的。我也不娇惯。顺便问一句,你现在还会去坐卡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20:48:00

楼上的毕竟年轻。涨100元你能承受,所以你觉得涨价好,如果涨到500元你也承受不了了,也加入了那些无法回家的行列中,你也就知道什么叫作垄断了。你别说不可能,如果不是国家对这些企业的控制,春运期间远途车票站票涨到1000元有什么不可能,既是客座率只有六成,但铁路的效益还是比现在要高的多。

分流客户,条件是其他运输行业的客源不足,那么利用价格可以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但春运期间其他运输行业的情况是这样吗?长途汽车、民航是否客源不足?他们没涨价吗?如果他们也是客源爆满,也因此涨价,那么那些低收入的人只能两种选择,一是不回家过年,一是靠两条腿走回去。

关于提前回家的问题,如果真要是能行谁会非赶在这个时候回去呢?你自己为什么不能提前呢?肯定是有原因的。就目前看,那些赶在春节前回家的人,大都是有一份工作或上学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他想早走就可以走的,要么你辞职早走,要么就是请假扣工资早走,这两样可能比买高价票损失更大,所以只能赶在统一放假的时候回家。

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21:34:00

解决目前春运矛盾不是没有办法,真要解决还会没办法?关键是政府是否真的重视,相关部门(铁路等运输部门)是否真的象他们一再表示的那样是为广大群众着想?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春运期间(春节前15天)视为特别管制期间,政府成立一个临时的“春运铁路调度管理办公室”负责春运期间的铁路车次调度和火车票分配管理。该办公室成员必须有记者及人大代表等人员参与火车票的分配和销售监督。

2、取消各旅行社、旅店、机关团体对普通卧铺票和坐票的预定(软卧除外)。同时取消三天以上的预定票,改为当天或提前一天预定。

3、增加农民工专列,该列车可利用每年军列车厢,虽然设施简单,但载人多,价格相对要便宜,相信广大农民工是欢迎的。

4、调动社会闲散客运汽车。在春运期间,除了正规的长途运输公司积极开发潜力,也可以利用当地或外地民间客运汽车来进行春运,凡是那些平时有良好驾驶记录的驾车人员经过当地交警部门的审查后发给临时客运许可证,参与春运工作,并在春运期间接受相关的部门监督。这是增加供给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春运每年一次,时间较为固定,因此,作为管理部门应该是一个很容易对付的问题。上述是我的一点建议,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22:50: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3-21 20:48:00的发言:

如果不是国家对这些企业的控制,春运期间远途车票站票涨到1000元有什么不可能,既是客座率只有六成,但铁路的效益还是比现在要高的多。

如果他们也是客源爆满,也因此涨价,

关于提前回家的问题,如果真要是能行谁会非赶在这个时候回去呢?

首先,国家既然连不涨价都可以搞定,那么让他涨多少也必然可以搞定,我们不会让他疯涨的。

第二,不能排除有一部分人可以避开这个高峰早回家,晚出行。列车员就说,今年是他们这么多年来见过的超员最厉害的一次。

第三,我并不认为涨价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必须有配套措施,联合执行。比如楼主所提建议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前半点我就十分欣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23:08:00

ssmmb说的几种办法都是试过的,不太管用。确切说试付出的社会成本太大,就像企业赚了钱,社会得加几倍的钱来治理污染一样。

hubeibei218你说的和吴敬琏的太一样了,不自恰,这不是在真诚地探讨问题。如你说“我们在过去的年份中春运票价每年都涨,也没见有人因此而回不去的。”,要知道涨价地目的就在于使大家能更好地回家过年,涨也是大家都回家不涨还是大家都回家,既然如此又何必涨价呢?你一再坚持涨价,难道是铁路亏了,要补贴铁路?再如“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火车票价太贵我们买不起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铁路上有问题,运力不足,服务不到位,关系票太多等等等等。”,这是说明运力不足与涨价有关系?当樊明太老师将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因素说成有因果关系时,这叫扯蛋.我怀疑这不是他的原话和愿意,我国虽然能留校教书的人不是真正的聪明人,但是也不会差在那儿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23:26:00

春运难题的关键在于平常的需求量与春节时的需求量相差太大,造成供求的反应速度高度不均衡,从而供求规律失效了。自然主流经济学中没有分析供求关系的几个维度,吴敬琏这样的没有创造性的学者自然看不出这一点(这里不是说没有创造性就是不好)。想象看,春节期间运输量一下高那么多,你能为此去修条复线?能为此去增加许多列车?不能,因为这些增加的运输能力在平时肯定时闲置的。这种经济帐算不过来啊!为什么英国的学者看到了这一点,从而指出解决春运难题的关键是让民工能在城市生根,而我国的学者反而看不出来呢?我认为我国学者的确技不如人。

================

(三)供求关系中的四个维度

我们对供求关系的认识是不完备的,真正的供求关系种包含四个维度:供求竞争关系、供求数量关系、供求时间关系和供求反应关系。真正的供求平衡是指这四个方面都平衡,而非仅仅是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的平衡。供求规律的调节作用只有在这四种关系都不太失衡时才能正常发挥出来,否则其作用剧减,以至无效。

竞争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卖方内部竞争、卖方内部竞争、买卖双方间的竞争,商品的价格是由买卖双方间的竞争决定的,而卖方内部竞争和卖方内部竞争只是决定价格的基础。马克思和主流经济学不约而同地只分析卖方内部竞争,并认为这种竞争决定价格,这是值得商榷的。供求关系实际有四个维度,它们分别是:

A、供求竞争关系。供求竞争关系是指供求双方的竞争力度关系,它是供求关系的灵魂。只有交易双方的竞争力度相等时实际价格才正好趋于平均价格,否则不是。竞争力度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形态的方面,一是规模的方面。在形态方面,主要是考虑参与的个体数量,个体数量多的一方竞争力度大——即竞争激烈些,反之竞争平和些。如有10人卖东西,而有20人买东西,则买方内部的竞争激烈些。在规模上主要考虑买卖双方的实力,如财力、政治地位等,实力大的一方竞争激烈程度小,实力小的一方竞争激烈程度大。如在企业与军队交易中企业总是弱势方。显然,个人和小企业等用户是没有资格与移动、联通、微软、武钢等大型卖家谈价的,他们的实力太小,在交易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在这种关系中,如果双方的竞争力度相等,则价格会正好向平均价格趋动;如果一方的竞争力度大,另一方的竞争的力度小,那么价格就会向有利于竞争的力度小的一方发展。比如手机是卖方数量少,其竞争力度小,此时如果平均价格为10,则交换价格的波动中心会高于10,从而对卖方有利。当卖方(厂家)个体的数量多,而买方个体的数量少,则结果是交易价格低于平均价格。这导致很多不均衡,如在资本家与工人间,由于工人的数量太多,竞争力度要大得多,所以工人的工资总是趋于偏低,最终消费不足,出现马克思说相对生产过剩。一些经济学家总是反对最低工资制度,认为那是对自由市场的干预,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看到主流理论本身的缺陷所致。再如甲部门的买卖双方竞争力度差别比乙部门大(都是厂家的竞争力度小),那么,虽然两部门的利润都高于平均利润,但是甲部门的利润率和工资等将比乙部门更高,这样一来,这两部门间也将出现价格差。农业是卖方的竞争力度大(买方是收购所),所以粮价总是不利于农民;医疗、教育、电力、自来水等都是买方的竞争力度大,价格对买方不利。我国学者总是说我国的医疗、教育、电力、自来水等价格奇高是政府垄断的结果,这不完全正确。在没有另一个强大机制(如政府、道德、信仰)的抑制下,完全自由市场中的医疗、教育、电力、自来水等价格同样会奇高。过细分析一下美国这方面的市场就会有这个结论。在当今我国政府不是美国政府,极力追求所谓的效率,很少为弱者说话,没有尽到平衡系统的职责。但是这不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就一定不好。政府是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的,关键是他怎么做。要使政府能做得更好首先要有更好得理论来指导他们的行为。

总之,裁判也是且必定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如果因为裁判做的不好而说不要裁判,那是行不通的。没有强大而健全的干预市场的机制——政治、法律、道德和信仰等,自由的竞争市场一定会天下大乱。是政治、法律、道德和信仰这些机制使得科斯的小牛和大牛有同等的角斗实力的。政治、法律、道德和信仰要做得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理论将问题说清楚,如果我们总是抱残守缺,而不力图修善理论本身,有问题就指责政府,对经济学的发展十分不利。

一个极端例子我们得注意。通常认为卖方数量太少的行业就是垄断行业,这可能不正确,因为此时如果买方也只有一两家,那么该行业就不是垄断了。许多科研企业就是这样的,其成果是独一无二,但是买方也是独一无二的,此时如果买方的财力和地位也很强大,且特别自私,那么科研企业将血本无归。科研企业经常血本无归还在于另一失衡,那就是买方的实力太小,买不起。可见垄断利润是以竞争力度失衡又不太失衡为前提的,买卖双方的竞争力度太失衡时垄断利润很可能是负的。所以对垄断的定义应从竞争力度是否均衡这个角度来定义,一旦我们这么做了,那我们就可以对垄断进行量化描述,如一级垄断、二级垄断、三级垄断。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划分: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卖方垄断是经典所说的垄断,而买方垄断则是经典极少没看见的。农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卖商品的个体多,买商品的个体少,是典型的买方垄断,所以价格对卖方不利。我们在分析我国农业问题是就很少考虑这一点,在分析工资问题时也很少考虑这一点,从而不能从经济学原理上说明要补农,要实行最低工资。

B、供求数量关系。这是经典理论讲透了的一种关系,这里就不赘述了。经典理论的问题就在于将供求数量关系当成了供求关系的全部。

C、供求反应关系。供求反应关系是指供求双方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如果双方的反应速度相等,则价格正好向平均价格趋动;如果一方反应慢,一方反应快,那么反应慢的一方就较被动,反应快的一方就较主动,于是交换价格向有利于反应快的一方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反应慢的一方往往选择静止,对市场不作出反应,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我国铁路部门也不会为解决春运压力而去多修条铁路。通常,买方对消费稳定性较强(弹性小)和价格低廉的商品的反应迟钝,卖方对转产难和改变生产规模难的商品的反应迟钝。如针线、钮扣、公交、低价药品的价格变动便很难改变需求量。手机、电脑就是卖方反应快,产品更新速度超过用户的更新速度,所以其价格容易偏高。房产是卖方反应慢,仅就这个关系而言房价应该是偏低的。我国现在的房价偏高主要是由于其它原因(如非正常竞争手段、卖方垄断、供求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农民对市场的反应是很慢的,再加上又是买方垄断,所以价格总是对他们不利。农业天生就不是自由市场的宠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供求反应关系的失衡对经济系统的影响不能小视。

D、供求时间关系。该关系是指供求双方在时间上的关系。考察这种关系主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生产”这种大循环角度进行。供求时间均衡是指供与求(终端消费)在时间上同步,如果不同步,卖时没人买,买时没人卖,供求规律的作用剧减甚至无效。如果买卖双方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同步,价格向对谁有利的方向发展将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鲜花,其上市的季节往往与消费的季节不同步,此时价格很可能对双方都不利,而有利的是储存鲜花的中间环节。当卖的时节不是消费的时节时,对生产方而言始终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农产品总是面对这种不愉快。

这种关系中又分四种类型,供求同步、供均求间、供间求均、供求参间 。粮食属于“供间求均”型关系,如图3。粮食供应集中在6、8、11三个月,是间断供应,而终端消费则是长年均匀消费,这样农民卖粮时总是缺少而需求的原动力——终端消费,从而总是表现出供过于求。这样即使粮食在总量供给不足,但是只要不是特别供给不足,农民总是面对供过于求的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9 09:04:00
这里面还有个社会价格体系和一般价格生成问题,作为基本民生需要的吃、穿、住、用、行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生成,共同构成社会价格体系的价格基础,所以,稳定、价格规制是必须的!政府进行规制控制理所当然,根本不存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8 20:20:00

我支持吴老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8 20:49:00
难说!!垄断不好,违背市场规律也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