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三大杀手
在相同的时间里,为什么别的国家可以成为发达国家,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还有台湾和香港地区。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些国家和我国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日本来说,是一个战败国,无论是政治条件、经济资源,都与我国无法相比,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变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为什么不能?经过我们的研究和考察认为,我国在经济管理的方法上存在问题,我们把它叫做经济杀手。同样是这些方法,在西方国家却是西方国家发展成为发达国家,而在我国就成了杀手,这又是为什么?首先这些理论和方法是非科学的,所以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此,我们做一些分析说明。
一、我国经济的第一个杀手:税收
在1949年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他的主要特征就是公有制,一切都归国家所有,同时为了解决财政支出的来源问题,国家采用了利润都上交国家的经济管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分配。利润上交国家,这个方法是否正确和科学,我们存在质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1980年我国又开始了全面的经济改革,由国家税收取代了利润。为什么说税收制是我国经济的第一杀手?理由如下:
第一, 西方的政府经济和我国的国家经济是不同的,税收制是西方国家政府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方法,因为西方国家的生产资料几乎都归私人所有,政府是人民的被雇佣者,税收好比是西方政府的佣金,有了佣金,也就是税收,才有了政府经济和政府开支。生产经济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制,这样,西方国家经济管理有两个体系:一是政府经济管理体系;二是私有生产经济管理体系。这两个管理体系是互相补充完善的体制,所以,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成了发达国家。
我国就不是这样,因为生产资料和土地矿场资源都归国家所有,我国只有一个生产经济管理体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当我们采用西方国家的税收制,因为国家制度的不同,在我国采用税收制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第二,税收制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要求,表面上看,国家征收20%的税收,企业还有80%的利润,国家和企业都可以发展,但是,客观情况和主观方面都不是这样。20%的税收连国家固定资产折旧都不够,更不要说满足全面的财政投资需要。
第三,因为生产部门及企业没有自己的资金来源,完全要靠国家货币数量的支持,国家征收一个单位的税收,再支出一个单位的财政支出,(—1)+1=0;最后,国家经济规模及货币数量没有增加;不仅如此,当国家从企业这里拿走一个单位货币,企业生产部门就会减少一个单位的生产投资数量,就会有一个单位的生产积压,也就是生产过剩,此时,国家又进行生产投资,生产部门又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商品也就是积压,因为这部分投资结果没有消费对象。
税收对国家经济所具有的破坏作用有:生产的相对过剩、失业状况加重、财政资金更加不足、生产和消费严重失去平衡。
二、国家经济的第二个杀手:股票市场
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可以发行货币,西方国家的企业家们为了解决生产部门生产资金的不足问题,想了许多办法,例如银行储蓄贷款投资,各种基金和基金会,等等,股票就是这样产生的。
首先,股票的产生就是对国家政府货币管理制度的破坏,我们知道,只有政府才有发行和管理货币的权利 ,但是,股票就等于在发行另类的货币符号,它不是货币,实际上它是假的货币,他同一些人制造假钞的性质是一样的,它通过股票的形式换取社会真的货币,来达到企业积累资金的目的。
因为任何企业,不论他有多少资产,都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利,只好通过股票来达到发行和积累货币的目的。他同银行储蓄投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完全的假货币,他不可以流通,但可以买卖,通过买卖,人为的制造差价,他比真的货币可以高也可以低,高的时候,人们就买进,低的时候就卖出,这样,一些人就可以获利 ,也就是赚钱。货币本身能赚钱吗?不能,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似乎货币可以买货币,还可以赚钱。这样,股票就成了纯粹私有企业操控获得非法资金的渠道。
在政府经济体制中,因为政府只是一个雇员,企业是国家的主人,主人要做什么,政府就要服务,因此,股票就成了私有经济一些企业业主非法获取资金的一个渠道,并且得到政府法律的认可。
因此,股票不仅为企业获得资金,也为国家提供了又一个税收渠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政府上的政府。所谓的私有经济之所以能够得以极大发展,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非法发行货币的方法。
股票是私有企业经济体制中一个变态的经济现象。
它破坏了国家正常的货币发行体制,他的性质就是制造假的货币,通过股票的升值和贬值,使真的货币变成了企业或业主自己的钱财;对于一个失去真货币的人感觉到,是自己的运气不好,就想赌博一样,获利的永远是庄家。
他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有好有坏,如果企业用获得的货币进行生产投资,然后把货币完全还给股民,不仅对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的发展,也是股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如果是相反,就是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我国的国有经济体制来说,似乎它有同样的作用,其实,他对国家经济只有破坏的作用,决不会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些企业获利了,但却是建立在众多股民血本无归基础之上的。国家作为庄家也获得了税收,其结果同税收一样,人为的制造了生产过剩和失业现象的加重,还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
三、国家经济的第三个杀手;价格管理的无序
国际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似乎是说价格可以自由竞争,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每一类商品的价值都是一定的,行业协会对此有一个规定,规定价格的上限和下限,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这样的限定之内,否则就是不正当竞争。而我国对商品的价格不做任何限价,国家可以任意规定产品的价格,想涨价就涨价,这样,我们在二十年的经济改革中看到的是整体物价翻涨了十倍,这与我国经济正常发展增长的事实,在逻辑上是相悖的。国家经济正常增长,应当是物价稳定,生产和消费同步增长,国民经济总收入已经翻了两番,人均收入也应当翻两番,实际上,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很小,虽然达到几千人民币,如果扣除涨价因素,和美元汇率加以比对,再加上国际社会经济的自然发展增长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就是零。
例如,在二十年前,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平均水平为两千美元,所以,我国制定了一千美元的小康发展目标;在二十年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一万美元,美国的最低收入标准是三千美元,我们即便达到一千美元的水平,距离一万美元的水平差距是多少,我们就无法想象。
价格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只是一个数字,绝对不是,价格是经济学中科学的科学,一方面它反映了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关系;一方面还反映了货币数量和社会劳动数量的关系;他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基本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所有的经济指数都通过价格和劳动工资所反映了出来。
在1980年,人均工资是五十元,一斤猪肉的价格是六毛钱,一袋面粉是八块钱,现在,我们的工资达到六百元,现在猪肉的价格是每斤十元,面粉的价格是每袋七十元,二十年了我们的实际工资增长了多少,就是小学生都知道的。
美国为什么要调整和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在2006年以前是每小时五美元,现在规定是每小时七点五美元,提高幅度达50%,美国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5%左右,我国是两位数以上,我国人均工资的增长幅度每年也必须为两位数以上,这样才是正常的,才能保持现有的就业需要,否则,我们将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现在,我们一千块钱的工资,只能购买一百斤猪肉,购买十几袋面粉,购买三百多斤鸡蛋,这就是我们的生产率,要购买五千元的计算机,就要用五个月的劳动工资,一个工人五个月才能生产一台计算机吗?
同样是一个博士,在中国可以拿到十万元人民币的年薪,在美国就可以拿到十万美元,也就是八十万人民币,是否在美国这个博士的劳动能力一下就提高了八倍?
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为1:8,我们不讨论这样的规定有什么科学依据,就美元一小时7.5美元来说,我国的劳动工资一小时也应当是7.5×8=60人民币,一天就是480元人民币。这不是劳动者个人创造的,而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只能创造劳动成果。
我们为何不能如期达到小康社会一千美元的目标?当国际社会经济同样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原来的两千美元变成了一万美元,我们的小康社会还是一千美元,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为什么花费十年的时间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为了进行国际贸易,我们首先要遵循国际价格的基本原则,还要做到劳动工资的接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赶上发达经济的唯一的手段。
商品价格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的杠杆,如果应用得当,国家经济就会达到极大发展,否则,国家经济就会在原地打转。
价格管理是一门科学,价格的混乱说明我们管理的混乱,这样我们如何又极大的发展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价格机制来实现,因为我们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价格体制,社会经济就得不到发展,并且会引发一系列矛盾。
价格管理的混乱,对国家经济的危害是非常广泛的,似乎国家的收入增加了,似乎企业的收入增加了,其实,它是相对生产过剩和失业的直接原因。我国出现的所有经济矛盾,几乎都与价格管理的混乱有关。
例如在我们对贫穷的调查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穷困家庭,一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一千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不是小数目,他足可以是六口之家过上小康生活。由此可知,价格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
Qq30826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