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030 0
2012-07-30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很快,80%的市场已经转变成买方市场,赊销方式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广泛使用,如电气行业,平均赊销比例高达90%。然而,令人忧患的是由于我过市场经济持续的不完善以及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落后,企业间交易行为呈现出一种严重信用失控的混乱局面。“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是这种局面的一种真实写照,许多企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现代企业的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很多的风险。

         1、客户拖欠的风险  

 正如信用交易是普遍存在的交易形式一样,拖欠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对于赊销产品的授信方,客户拖欠货款的风险总是存在的。然而,很多企业对拖欠风险的危害性认识有所忽视,甚至认为它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拖欠普遍存在、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客户拖欠货款所造成的损失是隐性的,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赊销企业经理人员也会有所忽视。

  企业赊销的实践证明,客户拖欠货款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要比坏帐损失还要大。在众多的企业交易中,不同的企业对于拖欠问题也有着不同的态度,这也反映了不同企业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按照不同的付款行为,客户可以被分成收到货很快付款、快到期才付款、补提醒后才付款、受到强力催款压力后才付款、赖帐不付款等几类。

  2、客户赖帐的风险  

 赖帐是指客户恶意拖欠货款的行为,最终结果可能是不还款。赖帐是指有能力还款但拒绝还款。赖帐是产生赊销坏帐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性质上讲,赖帐是欺骗行为的前兆,是一种恶劣的商业行为。

  为了减少客户赖帐的风险,信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事前防范,具体的手段是选择与品质优良的客户进行交易,尽量避免与品质恶劣的客户打交道。

  3、客户破产的风险  

 客户破产意味着欠帐的客户可以免除所有的对外负债,而提供信用的企业将有可能损失全部的赊销款。这是企业赊销贸易中比较严重的风险之一。已经破产或已在破产过程中的客户将停止对外付款,赊销企业只能通过清算程序收回欠款。为了防范客户破产风险,企业在信用管理中除了要有事前防范措施,还要有必要的风险分散机制,如抵押或优先还款协议等。

      

     对此,我们是否能够想出更加合适的方式,在对于买方和卖方都是适合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