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31 8
2005-03-25

近日了解到这样一个实例:某学校经济学院拟采取如下录取标准

准备录取100人,复试人数为120。不分专业划分统一的分数线通知120人复试,这样将有20人被淘汰。问题是,今年考生在各专业中分布不均,结构问题就会很突出。举例来说,复试人数,政治经济学30人,西方经济学70人,其他专业20人。目前上述三个专业的指导教师均为30人。

学院准备按20/120的比例把淘汰的人数分配给各专业,统一录取后再考虑到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调剂,但这一方案受到了一些专业教师的反对。理由是,这样的制度安排不公平,客观上也会导致明年有更多的人报考西方经济学,不如按老师平均,不够的专业就不要淘汰了。

请问各位,学院这样的制度安排公平吗?老师的建议是否可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5 8:34: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25 08:52:00
讨论“怎样才公平”,大概不会有统一的范式,也不会有标准答案吧?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5 09:26:00
原本以为设定事先的规则,达致“一致同意”原则就可以保证公平。现在看来,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不完全契约,因为我们通常难以预测事情的状态。等到状态实现,再来制定规则,这势必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从理论上讲,我认为公平总是次优的。借鉴企业理论的框架,我觉得事先决定权力配置(一致同意),事中和事后逼近“最小最大”原则,可能是一种合意的“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5 10:57:00
请教nie是如何理解“公平”的呢?“公平总是次优”之说是从什么角度来考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6 08:21:00
谢谢大家的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6 08:55:00

回复:(hupichi)请教nie是如何理解“公平”的呢?“...

以下是引用hupichi在2005-3-25 10:57:52的发言: 请教nie是如何理解“公平”的呢?“公平总是次优”之说是从什么角度来考察的?

1、最理想的公平状态,我以为是罗尔斯意义上的“无知之幕”原则。

2、因为人们不可能对于未来拥有相同的无知信息,因此在信息不对称、初始禀赋不同的前提下,不可能真正实现“无知之幕”原则,所以公平常常是次优的结果,比如民主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