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296 1
2007-03-19
<P>      兰格“市场社会主义”,实际上是通过反复的代入一个值的试错法来确定"第一部类"(社会主义生产生产资料领域,相当于市场经济的要素市场)的车床、零部件、资源等价格,来实行计划。如果消费市场(包含人力市场)某一产品过剩那么价格体系需要重新编制或调整第一部类的价格体系。<br>  <br>  而康托洛维奇的理论,就是直接计算出这种价格体系,无需试错。他的研究的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比兰格更详细更严谨,<STRONG>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就不是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兰格模式其实还是属于中央计划经济的一种模式</STRONG>。<br>  按兰格模式来发展,由于运算能力变强(技术能力的改变),那么代入值就会一次到位,而且社会越来越标准化(那么第二部类的价格体系也可以分级计算出来,人的需求虽然无法控制也无法预知,但人的够买能力,也就是有效需求是可控的,价格系体同时也反映了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映了不同工种从业人员的够买能力的比例也就是分配社会财富和生产不同产品的比例关系,解三到四千元的多元多次方程足以解决问题),<STRONG>那么兰格自然就会过渡到全面价格管制(逐级分层次的得到价格)纯计划经济</STRONG>(纯计划经济有两个分支,一种是全面的价格管制,一种是没有货币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逻辑行得通行不通到现在理论上是无法证实的,而第一种已得到证实)。<br>  <br>  纯计划经济是由于实现了社会标准化变形的,因此长期稳定期价格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是存在的(也符合一般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原理的)。由于企业不会破产或破产率到几乎到撞公共汽车的机率。那么对价格体系的影响到极低的程度。而且企业的规模以及各行业生产的比例是预先就用强制力人为的设定为均衡的!也就是说计划经济是“<STRONG>预先设定为均衡的经济</STRONG>”(<STRONG>当然不是说微观的所有环节都进行设定,微观上的生产组织要依据这个价格体系来进行线性规划,也就是在限定的价格体系上实现微观上的排队组合,也意味着“效用论”在这个微观环节是起作用的</STRONG>),而且市场经济那样要<STRONG>不断的试错</STRONG>(也就是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价格体系也不断变化)。但不是说计划经济价格不变化,它的变化是按人为设定的周期来重新编制的,比如说五年一个周期。<br>       也就是说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实际上更适合计划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是非标准化的,会出很多意外,而中央计划经济确可以人为的使其标准化变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8:28: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9 18:34:00
论述得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