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2-8-7 11:33:30
王老师:我对会计的真实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很疑惑,能否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2:42:03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5:12:1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6
坛友yangweiamss:
王老师:
    您好!

谢谢你的问题。R&D支出在会计处理上有两种思路:费用化、成本化。就会计学意义来说不是一个复杂问题,但在经济后果和管理效果而言,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证研究结果不唯一。在公司实践中,的确是一个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5:14:02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6
坛友shufe080607:
王老师您好。在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已有许多经典的研究文献,但大多 ...
谢谢你的问题。这些年来本土研究基本是照猫画虎,就学术研究过程而言进展不少,就学术发表来说成果也不少。但是,就揭示和刻画经济社会显示来说,则很一般一般。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将每一个主题领域的学术研究都看作一个包含上游、中游、下游的链条,咱们的研究多处在下游阶段。而上游的理论模型研究才是社会本质的刻画。咱们的研究多借用西方的上游理论,必然不够符合我们这个转型经济和新兴市场的本质,而中下游研究的任务不是揭示本质,只是证实上游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5:18:20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6
坛友yeting2000:
王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我们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企 ...
    谢谢你的问题。的确,价值评估的最基础信息来自会计信息,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其它财务、金融、经济、政策、政治等信息,生成最终的评估信息。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现状,还没有成熟到发展价值评估的阶段。换句话说,先阶段的价值评估只可能是非常初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5:22:55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7
坛友不喜欢你:
老师您好:
您能不能分析一下现在我国“皮包公司”的类型与行业分布情况。
     谢谢你的问题。
   皮包公司与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不必然联系,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与政治制度联系,是“政经不分、官倒机制”的伴生物、寄生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5:45:16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7
坛友小小朋友:
王老师:
    您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很多研究视角都是从会计信息本身(也即会计信 ...
      谢谢你的问题。
    同意你的看法。还有,产品质量检测阶段(审计)也有问题。当然了,关键还是信息生产阶段。就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来说,传播阶段的“噪音”比较少,“噪音”基本上都体现和消化在生产阶段。对于非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来说,传播阶段的“噪音”就比较多。主要来自外部利益相关方,譬如地方ZF、上级主管机关、税政机关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6:49:50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8
坛友philbreeze:
王老师您好,
想请教一下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中的广 ...
      谢谢你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会计准则趋同于国际准则的说法下让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中广泛运用,是否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不一定。单就“相关性”而言,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说到“可靠性”,回答可能就是否定。关键还是会计基础所依托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你所提到的制度、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以及声誉机制),我们这个转型社会不同于欧美发达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02:49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8
坛友twtxl:
王老师您好,想请教您的问题是:在会计信息中,如何才能更好(更准确)的衡量公司投资?我自己 ...
     谢谢你的问题。
    其实你已经探讨很细致。在学术研究意义上,也只能如此:关注数量,却无法涉入到投资的时间分布和投资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如果是现场式个案分析,就有可能深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08:34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8
坛友liyuanzhen1644:
王老师: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们传道解惑。
    谢谢你的问题。
    现代企业中的无形资源(知识、人力资本,以及地理优势、上下游关系、ZF关系等),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非常大,现有会计体系生成的会计信息都没有给予计量和反映。这已经不是新问题,在既定会计体系下无解,只有以来价值分析
    只有在会计体系和会计信息作出变革和调整,才有可能改变现状。首先要研究标准-准则。没有规矩,则难以成方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11:50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9
坛友duxiaosen:
王老师,您好!请问如何处理公允价值计量与稳健性惯例的关系?学生认为,会计稳健性可以分 ...
    谢谢你的问题。
    坦白讲,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过,没有把握回答。抱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27:31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9
坛友安未央:
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再次有机会和您交流,呵呵呵……
1,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促进投资者 ...
    谢谢你的问题。
    (1)投资者如果能预测到会计信息有偏吗?我觉得是“猜想”。如果能预测到,那就应该能想到办法识别一个公司真正的价值。问题是如果只是“猜想”,那就不会有什么有效办法。(2)的确,相比利润操纵,盈余管理有时候是有可能不损害、甚至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监管方其实没有什么普遍有效的具体控制办法,只能依靠CPA,最多是组建专门队伍搞抽样稽查。对公司施加威慑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35:28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09
坛友smile_nana:
王老师您好: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疑惑,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谢谢提问。
    第一,公司治理总的说来是在制度层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准们委员会等),内部控制则有很多操作性内容。第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内部控制的前提,但并不能确保内部控制必然有效,但是,不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控制不可能有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40:1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29
坛友chenhong0188:
王老师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间,抽出时间回答我们的问题。
    谢谢提问。
    问题回答一言难尽。简言之,第一,系统性地阅读价值评估书籍,譬如Penman 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第二,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明显差异在于,前者有市场价值参照体系,后者缺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43:04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29
坛友jnyt:
王老师:
    您好,作为一名从事会计信息化方面教研的教师,我一直关注我国会计信息化第二次 ...
    谢谢提问。
    关于XBRL的实施给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带来的影响,是我正在关注和研究的话题。按照原理,XBRL实施应该有助于真实企业价值的实现,但是目前还没有到了应该的境界。我估计很快会有进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46:15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30
坛友mingmengkc:
我想问下,比如负责公司财报的会计事务所。我们国家有什么体制来保证公司不会出现财务造 ...
    啊,这是专业经典问题。我觉得,一般来说,媒体很难给以直接的监督作用,还是要首先依靠“良好”的监管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50:1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30
坛友therisingsun:
老师您好,请问如果企业准备海外上市应该在公司战略上做怎样的调整,企业财务人员应作 ...
    谢谢提问。
    企业到海外上市,完全不同于国内上市。公司战略上的调整,我觉得首先是治理层面要有足够的面对重重压力的心理准备。至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准备,UTstar-com是很好的案例,有许多教训应该参考预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53:11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31
坛友zjusunshine:
王老师:
      您好!
    谢谢提问。
    无论审计技术这样革新,发现财务造假最能行之有效的还是审计人员尽职,没有发现不了的问题(当然不限于个人,必须是团队)。
    关于“数学上的奔福德定律”,我真是不了解,抱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7:57:06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31
坛友sewind_tj:
王老师,您好!
非常期待您的解答,首先祝您一切好。
    谢谢提问。
    关于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你主要不是在会计、审计领域,我答不好。
    第二个问题关于会计领域与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我的感觉在会计界不是主流话题,目前并没有特别的研究热点或焦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00:57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32
坛友shortsale:
王老师,您好!
我想问在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中,选用指标的适用性?目前国内大 ...
    谢谢提问。
    如同你所说,目前国内的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中,选用指标大部分都是借用国外的方法,是否适合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相关方面的度量呢?有争议。我觉得目前国内缺少自己的上游理论建模研究,大家只好借用国外的,就难免说服力不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08:40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8-6 09:32
坛友bodao:
王老师,您好!
  现在国内很多上市公司都开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上市公司而言,主动披露 ...
    谢谢提问。
    的确,现在国内很多上市公司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目前的报告基本特点是宣传形式化,报告主体行为与报告内容的不一致性,并不少见。所以,先阶段还谈不上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监管呢,还基本没有。
    不过,对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的“独立第三方鉴证”问题,已经有了一些研究。相信有利于推动社会责任报告向实质性的转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09:59
xnv 发表于 2012-8-6 10:52
顶王老师,好老师
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10:36
xnv 发表于 2012-8-6 10:53
多年了,依旧念着王老师的好心好意
谢谢啦!有机会多联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13:17
liujianfang 发表于 2012-8-7 07:44
请问,王老师,国内的会计人员如何能够 达到 精通国际会计准则的程度,有哪些学习途径
    谢谢提问。
    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比较辛苦:学习国际化的英文课程(譬如AICPA、ACCA、CGA课程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19:14
yeting2000 发表于 2012-8-7 09:59
王老师:
    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我的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虽然在近年来进展迅 ...
    谢谢提问。
    对于你说到的两个具体问题,第一个我同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核算人员的确偏少,力量严重不足;第二个问题“我国的专业统计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部分专业统计数据经不起推敲,特别是不同专业之间数据衔接得不够理想,部分专业统计还存在较大的数据缺口”,这其实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不那么突出,至少不成其为关键因素了。
    中国的宏观经济统计核算,首先不是方法论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只有在ZF不干预统计数据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谈统计核算水平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28:19
zhoucunpan 发表于 2012-8-7 11:33
王老师:我对会计的真实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很疑惑,能否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下
    谢谢提问。
    会计界讲“可靠性”和“相关性”。从一般意义说,相关性是说会计信息有用,制定一项经济决策中的确是用的上的。可靠性呢,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真实性”。因为,对于一个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并不是只有一种会计方法,而是有若干种方法可供选择。每一种方法都其道理,也有其缺陷。没有那种方法的处理结果具有绝对的“真实性”。所以我的理解,“可靠性”是本质在于“透明度”,就是说要告诉信息使用者,该信息是怎样方法下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7 18:35:01
    大家好!谢谢你们的提问。
    我第一次参加在先访谈,对这个系统也不熟悉,所以回答比较缓慢,请谅解。
    对于大多数问题,我比较熟悉,但是回答未必一定有理,供参考吧。对于少量我不熟悉的问题,很抱歉给不出回答。这也说明,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行。
    再见!也要谢谢组织者和网络管理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14 12:12:09
感谢楼主慷慨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