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7日02:47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6月以来截至7月27日,QFII资金大举净汇入资金87.73亿元,相当于上半年累计净汇入规模的84%。同期,RQFII资金也向A股增资40亿元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龚维松
当A股市场仍在踟蹰观望、为“钻石底”可否固守争论不休的时候,境外机构资金早已悄然着手逢低布局。
上海证券报从权威部门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以来截至7月27日,QFII资金大举净汇入资金近88亿元,相当于上半年累计净汇入规模的84%。同期,RQFII资金也向A股增资4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初,QFII资金累计净汇入1253.88亿元,截至7月27日,QFII资金净汇入规模达到1341.61亿元。这意味着此间QFII机构投资者向A股市场净汇入87.73亿元,资金整体呈现大幅净流入趋势。
数据表明,在A股市场投资者谨慎观望、就股指是否已经行至“钻石底”展开争论的同时,QFII制度框架内的128亿元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业已着手或正在准备趁低投入A股市场。
与此前QFII表现相比,近两个月QFII资金“跑步入场”的态势则更为显见。
证监会相关部门日前公布的上半年QFII数据显示,今年1到6月,除1月份QFII净汇出资金2.25亿元以外,其余5个月资金全部呈现净汇入且持续增长,累计净汇入资金104.22亿元;从机构类型看,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央行上半年净汇入资金量较大。
而6月以来的短短两个月中,QFII净汇入规模87.73亿元就达到上半年累计净汇入量的84.18%。同时,截至目前共有147家QFII获得外汇局批准的投资额度共计285.33亿美元,其中6月以来新增的QFII额度为11.7亿美元。
与此同时,QFII资格审批也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
证监会公布的QFII名录显示,上半年证监会共批准37家机构的QFII资格。上海证券报从监管部门了解到,6月份以来共批准了3家机构的QFII资格。虽然这一批复量无法与此前的3、4、5月相比,但据介绍,这是由于时间恰逢新QFII投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公布征求意见期,按照新办法QFII资格门槛、审批程序等均有调整,拟申请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须按照新的办法要求准备材料,客观上产生了一个审核低密度期。
“目前修订后的规定已正式发布实施,市场反响热烈,境外机构正在积极准备申请QFII资格。”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监管部门将继续保持目前的QFII审核速度,着力引进境外长期资金。
看好银行系险企 社保基金11.48亿元入股建信人寿
此前,社保基金已有100亿元入股人保财险,并多次在二级市场买入保险股
■本报见习记者 左永刚
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入股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投资11.48亿元,占总股本的14.27%,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据悉,这不是社保基金第一次入股保险公司,此前,社保基金已100亿元入股人保财险,并多次在二级市场买入保险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宋国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委托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上市类保险公司相比较,此次社保基金投资建信人寿属于战略性股权投资,更加注重中长期受益。”
上海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股份制企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曹俊表示:“社保基金之所以入股建信人寿,更多的是考虑其国有商业银行的背景,一方面是看好其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其投资风险较小。社保基金理事会此类战略性股权投资将获取中长期收益。”
此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于6月10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年会上表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加大股权投资,承诺到今年底累计投资达300亿元,预计明年底达到500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的市场化投资不仅获得了一定收益,而且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也正在扩大。其中,自2004年以来,社保基金开始涉足股权投资领域。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已投资13只股权投资基金,承诺投资金额195亿元。已经披露金额的10起案例涉及人民币155.82亿元。
建信人寿前身是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2011年7月股权变更后,建设银行持有其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2010年底被中国建设银行收购,是率先获批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寿险公司。全国社保基金经过认真调研及充分论证,决定参与本次建信人寿增资。社保基金理事会认为,此次投资对增强建信人寿资本实力,提升建信人寿品牌形象和实现全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都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