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39 1
2012-08-07

    2012年伦敦奥运会注定将成为奥运历史上前无古人,也难有来者的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争议不断,乌龙横行,漏洞百出。我看到了一个曾经统领世界的大国气度的沦丧,更看到了一代自卑的国人那弯下的脊梁。

  开幕式

奥林匹克的开幕式意味着要让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满意,其实质就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展示本国文化的过程,这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而在伦敦的奥运开幕式上,从一开始阴暗的主色调、绅士们的跆拳道,到人山人海讲述小资情调,再到充斥全场的MV和演唱会,如果没有摄像机,你根本不知道应该把目光放在哪里;如果没有现场解说,我很怀疑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懂伦敦的主题。灯光昏黄,演员形同黑白无常在伦敦碗底游离,火之战车,反歧视的题材却揭开了各种歧视的继续。在这里,我没有看到对英国历史文化的肯定,而是电影、音乐等流行文化元素的杂陈,试图表现自然亲民风格,效果却是满场的沉闷跑位;意在营造自由平等的氛围,展现出来的却是混乱压抑。以至于有国际网友评论说:你得high点大麻才能看下去。伦敦学习北京的人海战术,却未能得其精髓,对众多演员的驾驭能力捉襟见肘,反而尽显凌乱拖沓,以至于连看台上的女王看起来似乎对剔指甲更感兴趣。除了点火仪式稍显创意,真看不出伦敦到底为世界准备了什么,但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唯一亮点,竟然在第二天熄火了,据说后来还是用火机给重新点燃的。英国人,你也太自由了,视奥运圣火为自家煤气,想灭就灭,想点就点!有英国网友评论: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是Danny Boyle的作品。现在,他是英国最不受欢迎的人,许多人都想要用盘子端上他的脑袋。说实话,他的评论代表了我的心情,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就是这么一场以脏、乱、差著称于世的开幕式,却在国内赢得了节约、亲民、自然的赞誉,有网民甚至认为京奥的潜台词是“我是大国!我是大国了!”,伦奥的潜台词是“我早就是大国了!”。其实这个解读恰恰相反。京奥的潜台词是“我过去就是大国,如今重返大国”伦奥则是“我过去是大国,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不可否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蕾特,但为什么非要把对别人的赞誉建立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在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之后,国内好评如潮,国际人人称道,可为什么在2012就成了机器人表演,抹杀人性了?让人更不能理解的是,连随意熄灭奥运圣火这种违背奥运传统的低级失误竟然还有网民谓之个性自由,这种低级的失误是自由吗?不是!是懒散,是懈怠,是对奥运的亵渎,这就是英国人对世界的态度,这就是高福利生活过惯了的英国人的待客之道!德国人做得完善无缺,我们会谓之严谨;中国做得无懈可击,我们却谓之机器人表演;英国人做得混乱散漫,我们都能谓之为质朴自然,连低级失误都成了个性自由。为什么中国人总能换个视角找到别人的优异而抹杀自己的进步?为什么2008年的震古烁今在2012年的一场哑剧之后就成了机器人表演?伦敦的乌烟瘴气反而成了人性天然?为什么?是我们骨子里的那种不自信在迂回,是我们弱国的卑微心理在作祟!看看youtobe上的评论吧!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却引发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下载狂潮,英国人都在为这场开幕式诅咒着Danny Boyle,都在为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什么而感到羞愧!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在伦敦开幕式后更加自信地告诉世界,中国办了一场令世人满意且足以载入史册的奥运会,这就是中国的东方之礼,这就是中国的待客之仪!

    熬过沉闷的哑剧,我们迎来了首个比赛日的中国潮。可紧接着外国媒体又开始老话重提,说中国人只会拿金牌,奇怪的是这种论调为何在国内总能一呼百应?试问既然来比赛,不为金牌难道科比千里迢迢真为了相亲相爱?不为金牌美国为何每年都要制定金牌计划并能常年保持奖牌榜第一?不为金牌美国干嘛花那么多钱从非洲招收那么多优秀的黑人运动员入籍?不为金牌为什么作为国家元首的普京亲自观战并拥抱科布拉耶夫祝贺其获得冠军?不为金牌为什么开赛4天开张无望的英国遭到网民的猛烈炮轰?不为金牌为什么奥巴马与获得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的莱斯曼、韦伯、罗马尼、道格拉斯五位成员通电话祝贺?不为金牌为什么马来西亚能为李宗伟的奥运金牌悬赏百万美元?不为金牌为什么原名赵常宁的祖尔菲亚已经受到哈萨克斯坦总统接见,并获奖金25万美元?看看吧!不止中国,没有哪个大国能对金牌轻易释怀;不止中国,外国也对金牌垂涎若渴!群众体育的目标自然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而竞技体育就是要挑战人类极限,为荣誉而战,中国参加奥运会就是要争金夺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就是要让《义勇军进行曲》在伦敦的上空单曲循环。

接下来就是为了让中国黯然失色,伦敦祭出的侮辱、歧视、压制“三板斧”。

    侮辱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时,一位在英国留学的大学生很快发现,大屏幕显示的中国地图竟然没有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岛屿——海南和台湾,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遭到公然亵渎,中国代表团却似乎沉迷于开幕式的哑剧而集体失声。接着在200m自由泳颁奖仪式上,孙杨和朴泰桓并列第二获得银牌,伦敦没有按照惯例将两国国旗平行摆放而是将韩国国旗置于中国国旗上方,这种做法着实让人不舒服,伦敦奥组委这种升旗方式,真是前无古人!然而在屡糟侮辱后,中国代表团却再次选择沉默,他们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再一次以无声默认了伦敦对中国的侮辱?种种的侮辱,种种的试探,当世人看不到你自信地维护本国主权和尊严的底线时,你叫别人如何尊重你?有句广告说得好:一个人的努力是13亿的鼓励。我想说:一个代表团自卑,是13亿人受气。相比之下,朝鲜女足的愤而退赛,迫使伦敦不得不公共道歉,倒显得铁骨铮铮。单就这点来看,朝鲜的女人都让我们汗颜!

    歧视

    从奥体新闻中心张贴中文标识掀起“中国素质论”到埃及代表团穿着山寨NIKE引发“中国山寨论”,再到叶诗文破纪录夺冠的“禁药论”。从开幕式前夕到比赛日,伦敦就迫不及待地给中国扔出了第二板斧——歧视。但更让人愤懑的是这些歧视性言论都能很快在国内舆论一呼百应:英媒提出“中国素质论”后,国内网民便开始大加指责中国记者素质低劣,丢国人的脸;“中国山寨论”抛出当天,网络评论便开始讽刺中国只会山寨;就连质疑叶诗文服用违禁药物这样的言论,都有国人心虚,赶紧找出中国兴奋剂的丑史来为英媒辩护。中国人,你也太不自信了!试想奥体新闻中心,是世界各国记者报道奥运实况的地方,何来的私人空间?伦敦先入为主以有色眼镜公开歧视中国,这难道就是你大不列颠国家的礼仪,绅士的风度?英国的记者能对一个16岁的运动员发出“你是机器人吗?”“你到底有没有用过禁药?”这样的羞辱,到底是谁的素质低劣?试问是中国人的素质真的很低?还是国人早就认定自己低人一等?每个国家的发展史,都离不开外购、模仿、自研和创新的过程,美国建国之初,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还不都是从英国偷运来的盗版书,用山寨论攻击中国,西方国家岂不是在扇自己祖先的耳光。叶诗文破纪录夺冠就被英媒德媒质疑服用兴奋剂,而美国人富兰克林在200m仰泳中追平了焦刘洋的蝶泳成绩,却没有任何西方媒体的任何质疑,试问英媒是长了一颗鸡心还是门缝看人?试问德媒难道忘了他们用起兴奋剂来连马都不放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7 16:11:09
    压制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而不是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于洋、王晓理,是代表国家争夺荣誉的英雄,却成为不完善规则的牺牲品。“消极比赛”即“没有尽全力比赛”,如果没有尽全力比赛就可以被裁定有违奥林匹克精神而取消比赛资格,那么篮球和足球场上的默契球,后场倒脚或运球处理垃圾时间,算不算消极比赛?预赛保存实力算不算消极比赛?假摔算不算消极比赛?以种种“莫须有”的借口任意改判算不算违背奥林匹克精神?歧视别国运动员算不算违背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过分商业化算不算违背奥林匹克精神?

    反观国内舆论,大多是只看新闻标题不看报道内容,站在道德高地一味地批判国手违背奥运精神,批判李永波假球成性,但却没有发现假球的根源在于国际奥委会对中国优势项目的常年打压。从乒乓小球改大球、11分制、无机胶水制到奥运赛制,从羽联三番五次地调整规则到小组循环淘汰制,目的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中国。明里通过规则限制参赛名额,暗里通过裁判进行偏向性判罚,这些明里暗里的打压,完全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其本质也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而在这种“能选择比赛对手且输球更加有利”的规则面前,必然会出现球员消极比赛的情况,此时的规则制定者们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奥林匹克精神来惩罚球员,追根究底,国际羽联的官员、伦敦奥组委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但是,中国的代表团呢?这次他们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坚定地站了出来,只不过是站在了本国球员的对立面,急着与球员撇清关系,向羽毛球队施压,迫使李永波服软,进而逼迫于洋、王晓理退赛、退役。说到底,还是不敢维权、不敢“惹事”,还是怀着一颗自卑的心委曲求全。本国球员受外人欺负,国家不维护,人民不理解。培养一个国手不容易!我们不理亏!难道非逼着她们转籍日韩欧美再回过头来打我们自己吗?

    再看自行车场地赛,同一块场地,同样的规则,裁判能以“莫须有”理由判中国犯规,取消中国队的金牌;英国人的假摔却是被公认“没有任何问题”,德国人也可以看比赛录像。双重标准在伦敦再一次上演,这次倔强的中国姑娘选择了申诉,但却换来了自盟的一纸罚单,理由是中国队不尊重裁判。什么叫厚颜无耻?什么叫变本加厉?试问伦敦:你有下限吗?奥组委与裁判空前的默契,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打压中国,这难道也是你们口口声声的奥林匹克精神?

    到底是什么原因要我们面对种种的不公正?从1984年的洛杉矶到2012年的伦敦,中国优势项目屡糟打压,乒羽不是改球就是改规则,体操不是改分就是压分,中国队擅长的转体被常年压缩分值占比,中国人不擅长的力量分值却被常年提升,还要面临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改判。这次伦敦做得更狠,在体操项目中还专门设立高级裁判组来监督裁判对中国的打分。似乎国际奥委会唯一的宗旨就是:凡是中国人擅长的,我们就要打压;凡是中国人不擅长的,我们就要扶持。种种不公的根源,就是因为我们处于竞技体育食物链的低端,只能在西方人主导的游戏规则下通过刻苦训练来实现奥运梦想。然而,令人作呕的是,我们的一部分国人,不为我们的运动员伸张正义,反倒为这不平等的规则叫好助威。我想说:在国际赛场上,中国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争金夺银,还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国的体育官员和裁判捍卫公正,更需要一代大国国民的自信和从容。中国不仅要努力成为规则的遵循者,更要努力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唯此,中国体育才能真正扬眉吐气!

    总结    
    四年前,中国给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无懈可击的奥运会,当时的伦敦信誓旦旦地承诺:2012年,我们将更上一层楼,带给世界惊喜。的确,它真的做到了,但却只惊不喜。从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英国受阻到4年后的今天凭借地利打压中国,其实当大家把这一切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导演得那么顺其自然,一场全人类的盛会似乎更像是针对中国的一个阴谋,哦,对不起!也许是我想太多了,他伦敦根本就没有什么阴谋,而是阳谋,目的清晰而简单;手段卑劣而昭昭,无非就是众目睽睽之下让中国铩羽而归,光天化日之中让中国颜面扫地。看看4年前BBC是怎么蔑视北京的,满眼的差评,一嘴的不屑;再看看4年后的北京是如何评价伦敦的?满怀的包容,真诚的赞赏。作为曾经的世界大国,依然沉浸在帝国的旧梦中,心胸却早已沦为三流国家,日落的大不列颠,请去掉你伟大的前缀。


    伦敦,你欠中国一个公平的承诺!
    中国,请记住所有的屈辱,自信从容地抗争。因为这才是崛起本质,也是崛起大国应有的气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