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062 0
2012-08-08

纸币美元贬值下信用危机造成的灾难

——纸币美元的贬值是掠夺资源发动战争的武器(13

   周期性的货币信用危机是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基础上爆发和发展的,它是产业周期危机的必然表现形式和伴侣。例如,商业信用的崩溃,是商品销路缩小和资本归流停滞的结果;一部分银行信用的呆滞和被强制清理,则是生产过剩和物价跌落以致大批债务人破产的结果;借贷资本缺乏和利息率的过高则是真实资本过剩、正常的资本循环中断、以及由此引起的普遍追逐支付手段的结果;银行大批倒闭则通常是工商业大批倒闭的结果等等。

   因此,把周期性货币信用危机的发生看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生产的过程,或认为它是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完全错误的。自然,当资本家之间的联系是建立在广泛的信用关系基础上,一旦信用发生动摇而必须用现金支付时,必然会表现为对支付手段的大量需求和货币饥荒。所以初看起来,就好像全部危机只是由货币信用危机所造成的。但是事实上资本家追求支付手段以偿还债务,大批企业因不能偿还债务而破产,其决定性的原因是商品不能出售,而这归根到底又是由于生产扩大超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界限所致。因此,周期性的货币信用危机绝对不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原因。这也可以由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实际现象所证实。

   首先,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于一些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而引起的特殊的货币信用危机,如1839年英国的货币危机,虽然也对工商业发生某些影响,但是并没有因而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也没有出现为周期性货币信用危机所必然具有的一些现象,如商业信用的破坏、大批提取存款、银行倒闭等。因为这种货币危机并不是在生产过剩危机的基础上爆发的。当时英国的经济还处在1836年经济危机以后的萧条时期,新的周期性危机尚未成熟。

   其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虽然力图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之于货币信用方面,并宣传借助于“调节”信用的办法来克服经济危机,他们妄称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调节措施就能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并从而防止危机的产生,就能调节信用规模,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永远繁荣。第一,他们把信用政策看做是调节生产和防止危机的杠杆就是根本错误的。信用只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或减缩,但却不能决定生产周期的发展过程。如所周知,生产周期的发展过程是由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第二,中央银行的各种信用政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用的规模,但它却不能决定信用的规模。信用的规模,是受在生产过程的状况所制约的。在生产衰落时期,中央银行无论把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降低到何等程度,无论怎样扩大收购有价证券的业务,都不能使商业银行的信用大量扩大。因为在再生产萎缩的利润低下的情况下,资本家根本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信用。反之,在生产高涨和利润率高昂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纵使提高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纵使大量抛售有价证券,也不能根本克服信用的过度扩张。因为这时信用周转非常灵活,借贷资本的需求虽然很高,但借贷资本的供应也增多。所以,中央银行纵然企图通过这种方法来压缩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也不能完全制止信用的扩张。此外,在实践中信用调节的作用还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例如,在中央银行的信用调节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主要的除了对内任务和对外任务的矛盾外,还有财政的需要和信用政策之间的矛盾。为了保持货币流通和物价稳定,要求在信用扩张方面有一定的限度,避免财政发行;但是,持续的财政赤字却要求把信用扩张作为弥补财政亏空的手段。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央银行的信用调节活动起着掣肘的作用。

   在生产过剩危机的基础上爆发的货币信用危机,就会翻转过来加深生产过剩危机。例如,商业信用危机的锐减和银行信用的紧缩,就迫使资本家们为了追逐现款不得不勉强出卖商品,这就必然会使物价的跌落更加厉害;而资本家因为不能取得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就会更加紧缩生产。再如,由于工商业的破产而引起的银行倒闭,势必惹起新的商业破产风潮,因为银行倒闭会使企业家丧失大部或全部的银行存款,并从而使他们陷于更窘困的境地等等。

    货币信用危机会促使工人阶级更加贫困。企业破产工人失业,银行倒闭工人失掉自己由节衣缩食所积存的储蓄。货币信用危机会促使中小资产阶级进一步被剥夺,会促使资本进一步集中。银行的破产会沉重的打击中小存款者,有价证券行市的狂跌也沉重打击中小证券的持有者。至于大的工业和银行则会趁机廉价地收购破产企业和价格惨跌的各种证券,从而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加强。所以,货币信用危机会促使社会资本中大资本家的比重进一步增长。

   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信用体系本身的一些变化也促使货币信用危机更加尖锐化。首先,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相结合是促使银行危机加剧的重要因素。银行以大量的信用贷与大企业;同时银行还积极参加股票发行和创业活动。这一切在工业高涨时期必然会促进生产的盲目扩大和生产过剩的加强。加之,由于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结合,使工业和银行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所以,工业的破产就必然会引起大批的银行倒闭。其次,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和证券交易投机的盛行,是帝国主义时代证券交易所危机加深的因素。有价证券的发行,在帝国主义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而银行对于有价证券发行和投机方面的资助,促成了危机以前证券交易活跃时期证券行市的激烈上涨。在高潮时期,有价证券的行市涨得愈猛烈,证券交易额增加得愈多,在危机时期有价证券的行市就会跌落的愈残,证券交易所危机也就会愈形尖锐化。证券交易所危机也会强烈地影响银行的状况,因为这时银行是以大批资本投入有价证券的。最后,帝国主义时代国际信用和资本输出的增加在促进货币信用危机尖锐化中也有重大作用。因为资本输出和国际信用越发展,各国货币市场的相互依存性也就越大。这样,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的动荡,也会强烈地影响到其他国家的信用体系。

劳动者20128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