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源:网络
Waldo
(1) 反对政治与行政二元分立。
(2) 将典范与模式(Model)、样式(Pattern)视为同义语。
(3) 著作:《行政国》→攻击「效率的基本教义」。(最早使用「行政国」一词)
(4) 发起「明诺布鲁克会议」,故为「新公共行政」运动发起者:
A. 主张后逻辑实证论(反对逻辑实证论的价值中立),强调「社会公正」。
B. 主张建构新的组织型态:除了传统科层,应辅以「协和式」组织(项目团队、多元权威结构)。
C. 主张以服务对象为重心。
D. 主张适应环境的动荡不安。
E. 与黑堡宣言都强调「民主行政的规范理论」。
F. 其他:纠正多元主义(利益团体自由主义)的缺失、理论与实务整合、更广泛的政治参与。
(5) 名言:
A. 组织理论的研究宛如瞎子摸象。
B. 行政学有「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
C. 在公共行政即政治学时期:行政学已成为次等公民。
D. 历史为ZF带来两项传统,政治是希腊的,行政是罗马的。
E. 如果行政是现代ZF的核心,则二十世纪的民主理论势必须强调民主行政(强调社会公平)。
F. 以工具哲学为基础的政治与行政分离公式,犹如自制的束身衬衣,限制了自己的胸怀与呼吸。
G. 公共行政不能也不该成为一门严格的专业,而应成为如医学般结合科学、艺术、理论与实务、研究与应用之多学科集合体。
H. 民主政治是可欲的,官僚制度却又是必须的,两者来源虽不同,却又能够加以调和,而使民主行政得以建制。
I. 「公、私组织的明显区分已渐渐成为过去,这两者正朝向模糊与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第三部门构成了公、私组织之间大片的模糊地带。
J. 真正有效率的ZF必定是民主的:其必须满足人民的需要;同时,真正民主之ZF必定是效率的:其能敏感地察觉人民的需要,且以知识、诚实、正直、经济等实现人民的意志。
(6) 未来的官僚型态必须兼顾:服务性官僚、参与式官僚、代表性官僚
(7) 于《公共行政的事业》一书中提及国家依其功能可分为:服务国家、奖励国家、管制国家、福利国家。
※然而,经由近几年来的观察,认为许多计划已经超越传统所理解的福利,因此,Waldo认为应设计另一种较佳的,即「公正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