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974 10
2012-08-10
  原文链接: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2-08-09/112001253.html

       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份CPI同比上涨1.8%,创下近30个月以来低点,特别是作为CPI先行指数的PPI同比降幅从上月的2.1%进一步扩大至2.9%,物价回落似成趋势,甚至有人开始担忧通缩风险。不过,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前景状况,通胀风险并未远去,本轮物价回落速度也一直远低于预期,对通胀风险应保持足够的警惕。
  一是同比下降无法掩饰环比趋缓。受基数效应的影响,CPI同比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走势,反映趋势变化最好的指标是季调后环比增速。如果以最近7年同月环比调整,7月份CPI季调后环比上涨-0.1%(未季调环比为0.1%),比上月-0.2%已经开始出现小幅回升,CPI走势与温总理对当前经济状况的表述一样:缓中趋稳。7月CPI同比之所以比6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去年7月环比反季节增长0.5%。按照当前趋势,8月份开始CPI增速将回升至2%以上,物价底部运行时间并不长。
  二是经济潜在产出下降使得物价易上难下。经济回落影响物价要分两种情况:如果总需求下降压低经济增速,一般伴物价同步回落;而如果潜在产出下降拉低经济增速,一般物价并不同时回落,甚至可能反向增长,这是因为潜在产出下降意味着经济供给能力的下降,造成供给不足。按照价量关系,如果以PPI反映生产状况,以CPI最终产品需求,会发现当前生产快速回落,而最终需求回落速度明显更慢,导致CPI-PPI创下除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最大落差,预示着CPI上涨存在刚性因素。正如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言,“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扩张性政策刺激增长的效应可能下降、刺激通胀的效应则在增强”。
  三是工资的半指数化解决方案将成为物价上涨的持续推动力。为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速要超过GDP增速。2010年四季度以来,为保证居民生活,不少地方提出要保证居民收入增速不低于CPI。这些均是一种类收入增长的指数化解决方案,即将收入与某个指数绑定在一起,以求人们生活不受物价的影响。这种方法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以及拉美国家均实行过,结果均成为推动物价更快上涨的助手。之所以称当前中国的办法为“半指数化”,主要是这些方案并未强制企业施行,工资指数化增长在劳动合同中也不普遍,但ZF可以推动部分事业和公务员工资上涨,以及推动最低工资水平上涨和增加社会保障,因此可称之为半指数化的工资增长方案,这将成为物价上涨持续的推动力。
  四是物价上涨的国际输入风险仍不容忽视。经验表明,中国物价上涨对国际的敏感程度有时甚于国内,像2010年四季度QE2推出后推动我国CPI上涨的作用甚至强于之前的四万亿投资。强调国际因素,不仅是说近期美国干旱导致的农产品歉收引发农产品价格上涨,更应关注美联储执行通胀政策的持久偏好。因为扭转操作政策宽松程度低于QE2,因此QE2到期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不过美联储极低的利率政策不可能一直不对物价产生作用,近期美国M1、M2增速均快速攀升至两位数,使得推动国际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已经具备,国际物价极易借助农产品歉收、地缘政治这样的噱头快速反弹,中国物价上涨的国际输入随时可能出现。
  综上,目前为物价回落欢呼还为时尚早,后期物价走势很可能的情况是,随着国内经济继续回落,政策刺激力度持续加码,需求不太大规模的膨胀就推高物价,并大致在年末出现明显反弹。明年更应担忧是通胀而非通缩。
  范俊林就职于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10 14:4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0 15:57:24
nimei 广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0 21:13:06
本文很有思想、观点和视角,告诉了我们: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也不要天天见草绳,忘了蛇啥样!越是纠结的情况,越是考验耐心、眼里和意志的时候!
感谢分享,入选“双周十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0 21:31:30
分析很有道理,经济的下行必定导致各大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造成M2过高,物价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0 21:38:38
金边灵芝 发表于 2012-8-10 21:31
分析很有道理,经济的下行必定导致各大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造成M2过高,物价上涨。
美国不一样的!他最近的M2增长,主要还是欧债危机把美元吓回美国避险去了!美国至少近期的经济运营指标,还没有到Q3出台的地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