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risewo 发表于 2012-8-16 23:50 
非常感谢您的如此详尽的解释!!!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清晰了很多,尤其是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真的 ...
我前面已经说了,投资就是为了未来的消费而做的支出。为什么这样说呢?企业投资指的是购买机器设备、扩建厂房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生产,为了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生产出的产品就是为了满足消费。以前,重商主义有个观点:消费的目的就是生产。他们这样说其实就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故而要求人们应该大量消费,甚至挥霍浪费,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产品来,这样经济就增长了。而斯密却不认同这个观点,斯密认为: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试想一下,是不是有道理,如果不是要满足人们的消费,进而让人们感觉生活美好,那经济增长又有什么意义呢?回过头来,投资又是怎么来的?从储蓄中来!储蓄又是怎么来的?从收入中来,通过减少消费来形成的。所以说,经济增长的目的是消费,但是却又不能一味地消费,如果一味消费,就没有了储蓄,没有储蓄又哪来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了再生产,这样的话,经济还怎么继续运行呢?所以,消费和投资其实就是一对矛盾,必须辩证看待,不能只是考虑一方面。我记得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有讲关于投资和消费的度的把握的内容,好像是黄金率那部分的内容,你可以去看看。至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主要是讲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而造成了萧条。消费不足的原因是社会存在失业(而失业问题在古典经济学里面是假设不存在的。),由于失业就造成人们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当然就消费不足啦。而投资不足的原因是企业无利可图,为什么无利可图?因为消费不足,生产出的产品都卖不出去,还有必要再投资扩大生产吗?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问题,凯恩斯认为,这个时候ZF就可以派上用场了,ZF通过搞些大型的工程建设等等,解决社会的失业问题,让人们有了收入,从而就有了消费,进而企业就有了投资。这样一来,经济就又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了。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理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