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31 0
2012-08-16

体育是各国家和地区竞技实力的比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经济实力的比拼。从事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运动,无疑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情,据经济参考报估算,我国分在每枚金牌上的投入高达5000万至6000万,有些甚至是天价,例如马术——参见人人上日志的《奥运最装逼项目除了马术没有其他》。

此次奥运的奖牌榜与世界GDP当前排名非常吻合。如果说排在奖牌榜前两名的美国和中国,恰好也是国内生产总值第一和第二颇有些巧合的话,那么奖牌榜排名前十位的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意大利,也全部跻身世行GDP排名前15名,恐怕就不能简单地用巧合来解释。这也使我萌生了个想法,就是算算,到底着奥运榜单与GDP有多少相似度。

于是开始收集数据了。首先得把奥运奖牌榜里的金牌、银牌、铜牌数加总,一起折算成一个数。我按照1块金牌=2块银牌=3块铜牌的比例折算,金牌:银牌:铜牌=1:1/2:1/3=6:3:2,即一块金牌折算值6分,一块银牌和铜牌各值3分和2分。

GDP的数据并不如金牌榜可以直接完成。我找的是世界银行的数据,选的是2011年现价美元版。部分国家没有2011年的数据,我便用世行同版本最晚更新的数据代替,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古巴、新西兰、伊朗、波多黎各(美属地区)、巴林。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世行上没有数据,我在IMF上找到了中华台北(中国台湾省,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2011的数据;朝鲜的数据IMF上也没有,最后只有去美帝的CIA找到了个2009年的估计值。数据输入完成,按折算分排序。

这奥运前六名,都正好是2010年的GDP前6;去年GDP超过英国的巴西,这届奥运虽然进步神速,但相对其经济实力仍算表现不佳——只得了个第16,而且下届就是东道主,于是压力山大——“伦敦奥运会即将落幕,四年后的里约热内卢之约,也让巴西代表团压力巨大。毕竟,本次奥运会上,英国代表团就强势崛起占据了奖牌榜的第三位,‘请问中国队成为金牌大户的秘诀是什么?’巴西记者的提问,引起了现场记者们的善意笑声,毕竟,四年之后巴西作为东道主,想当然地也面对着金牌压力。

只不过,巴西记者显然无法从刘鹏这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因为字字玑珠的刘鹏总计只给出了四个字的回应,‘改革开放。’”

好了,回归一下,做个定量分析——先看看拟合曲线:

放眼望去拟合地还不错,总体红色和蓝色的点想举动比较近,红点基本能描出蓝点的趋势来。

下面是回归分析,从这里看,R2达到0.69,奥运奖牌榜的排名有超过69%可以用GDP排行来解释,还不错;t统计量达到13.9,非常大了,显著性水平α只有2.5E-23,即只有2.5E-23的概率犯第Ⅰ类错。剩下的专业级选手看看~我就不说了~

伦敦奥运会哪个国家发挥最失常?哪个国家最委屈?

伦敦奥运后哪个国家获得的荣誉与其实力最不相称?

答案请看:

这是回归后的残差项,即如果按照各国GDP预测,与现实所的金牌数的差距。正残差代表讨赢了:发挥超常、印象分高;负残差也就说明委屈了:发挥失常、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我们可以看到GDP可以决定77%的奖牌数,但是还有一些因素会对运动员的成绩有影响——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举国体制的极大优势),群众的参与度及体育文化的流行(举国体制的欠缺),东道主优势等。我们可以看到发挥最超出其经济实力的是奖牌榜老四俄罗斯,作为世界第十大经济体,能得到这么多的奖牌,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与第十一大经济体印度(两者差距约0.5%)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他们两个国家似乎都走入极端,一个是举国体制依然盛行,一个是什么都讲民主自由,一个曾经是最大的计划经济国家,国家计划一切,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西方人喜欢这么说)。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实力递减但依然强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对体育竞技的态度,也与苏联没什么区别。从88年汉城奥运以来,由苏联和独联体的两届第一,到亚特兰大和悉尼的榜眼,再到雅典和北京的被中国超越和甩开,脱离第一集团,再到现在被英国超过跌倒第四,很多人对此十分惋惜,老一辈人看奥运,俄罗斯在奖牌榜后面的时候,似乎都会说一句,“后面会赶上来的”,一次次她的确赶上来了,但这次却有心无力了。不少人认为这次俄罗斯是发挥失常,本应夺牌更勇,但我觉得这次只不过是俄罗斯不断向她内涵实力的回归过程的一个中点,虽不至于像超级大国苏联那般金玉其外,但体育面子工程也是不少的。

拥有第二大正残差的英国,她从上届奥运的第四,超越老牌强国俄罗斯,登上与美国、中国争锋的位置,的确够 “Inspire a Generation”。英国并非一直如此强大,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以一枚金牌排到了第36,甚至排在最不发达国家埃塞俄比亚和畜牧业国哈萨克斯坦后面。这引发了国内如潮的批评,《每日镜报》便谴责道,“昨晚一个牧羊之国(哈萨克斯坦)羞辱了大不列颠奥运队的威力”,认为输给一个“国民用老鹰捕捉食物”的国家是对英国极大的侮辱。所以在一年后的1997年,“英国体育”(UK Sport)应运而生,这直接促使了之后英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逐步提升。悉尼、雅典两届都排在第十,雅典奥运之后的2005年,伦敦获得2012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为备战奥运,英国全面加强奥运战略。备战北京奥运期间,英国国家彩票基金与英国政府对英国奥运参赛团队的总投入达到2.35亿英镑,相应地,在北京英国队金牌数有了重大突破,达到19枚;备战伦敦奥运的投入进一步扩大至2.64亿英镑。而在备战雅典时,投入仅有7000万镑。政府指定可能夺金的运动员,并为其训练部门投入财政资金,引进“塑料英国人”(Plastic Brits,即并非在英国出生,通过入籍变成英国人)运动员,引进顶级教练,并重点投入有机会赢得奖牌的项目。正如英国体育的首席执行官利兹·尼克尔( Liz Nicholl)所说,“不仅仅是参与,关键是要赢”(‘This is not about taking part. It's about winning.’)。这可没咱中国的体育总局局长来的霸气,“金牌数目基于举国体制”“要坚持举国体制”。

英国在这届奥运作为东道主,一方面运动员在家门口作战,拥有更多掌声和支持,自己也会珍惜机会,另一方面裁判、评委有所偏好,更何况由于东道主特权多个项目直接参赛,这届是多年来英国唯一一次能参与全部大项角逐的奥运。据高盛对1972年至2008年期间夏季奥运会数据的研究,主办国赢得的奖牌数会比不担任主办国时多54%。由此计算,英国平时能得171分,排在第四位,比德国略高。而看看上届届奥运英国的表现,的确如此,英国相对于其他的主办国并没有超常发挥:在北京,英国便是力压德国,仅在中美俄之后。两届的政府投入也相当,利兹说,“从2006年说服政府划拨更多资金以来,英国队就享受到了‘最优厚的资助’”。高盛在开幕前7月就预测英国今年夏天赢的金牌将超过俄罗斯,这种潜在的爆冷或许会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还预测英国将赢得65枚奖牌,比2008年多出38%。事实上,他们真是太准了。

“金牌对已经没落的大英帝国而言,的确有些与众不同的意义。事实上,作为一个曾经极度辉煌的大国,英国人的确需要更多的现实荣耀维系他们曾经‘日不落帝国’的历史自豪感。英国人素来以绅士风度、行事谦和有礼闻名,但骨子里,总还是免不了当年‘帝国子民’的那点不服输的劲头。在体育竞技场上,这一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段网易奥运分析英国的评论,对重视奥运排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都曾拥有辉煌的历史的中国和俄罗斯身上,同样适用。

最大的失意者属于日本,虽为世界第三的经济大国,发挥不尽人意,传统优势项目柔道只得了1枚金牌,而雅典奥运时勇夺8玫;而亚洲游泳强队日本队往届奥运上的威风这次完全被中国和韩国压制住了,孙杨和朴泰恒在奥运后仍是人们津津热道的话题。日本的运动员体制与中国不同,中国的运动员们大都是各地方省市队及八一队员,日本的运动员大都属于某个企业,企业办体育竞技,他们参加各种竞赛,包括奥运会,选手的参赛和获奖有助于企业知名度的提高,相当于中国的奥运赞助打广告,今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估计企业就算投入没减少,没啥心思搞比赛了吧,企业对体育的投入要比政府的投入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大得多;债台高筑的日本政府似乎对奥运奖牌榜并不十分关心;日本老龄化严重,优秀运动员退役后青黄不接,导致经济水平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年轻人流行的宅文化进一步减少了运动人口,影响运动的群众基础,对于没有举国体制而把运动精神深入每个企业和社区的日本,群众基础就非常重要了。不过,据他们自己的话说,日本此次表现不佳,是因为“奥运村食堂里能吃的东西实在是不多。比如那烤肉,熟是熟了,但是一点也没有味道,好像有日式大酱汤,但是里面放的东西却和日本完全不一样。”日本奥委会的工作人员说:“英国奥运会给运动员提供的餐饮不合口味,肯定影响了日本运动员的发挥。”

拥有第二大负残差的印度,一直表现出非常稳定的糟糕。“我们的平庸世人有目共睹”——上周三《印度邮报》的大标题格外抢眼,将印度人的沮丧之情一言以概之:印度运动员在本次奥运会上的表现太不尽如人意了。印度的基础设施非常欠缺,各种必要的设施、场地、设备都亟需加强。上届英联邦运动会,印度作为主办方,各项筹备工作饱受批评,包括体育场馆建设、保安问题等。民生问题多,卫生状况差,基础设拖不健全,政府效率低等都是影响体育水平尤其是竞技体育的重要因素。这些也解释了一些南美国家经济总量还行,体育文化也十分流行的南美国家为什么奥运赛场上表现不佳的原因,巴西便是一例。印度文化重视教育,而非常轻视体育,给体育的拨款常年维持非常低水平,据《今日印度》报2010年11月28日的报道,印度(每年)的体育预算却低于500亿卢比,即1000万美元左右,比起中国来相差近百倍。竞技体育只在高种姓间展开,国家队不接纳低种姓;人们认为体育运动不务正业,高种姓家庭不支持有良好前程的子女参与其中。湿热的气候加上糟糕的室内场馆和卫生条件,让体育运动并不像其他国家那般“健康”。民众仅有的一点体育热情全部奉献给了板球,而对什么奥运项目毫不关心。无论怎样,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经济总量(PPP)世界第四的印度,都应该做得更好。期待他们下届在里约更好的表现。

日本和印度分别是第3和第4大的经济体(PPP),两国在奥运赛场上的失意原因似乎在两个极端——一个盛极而衰,一个还没上道。不过两国都在开幕式的时候被英国涮了一把:日本代表团入场之后,本来应该被引导到会场中央去看点圣火的仪式。结果他们在绕场半周后,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引导员直接就从旁边的出口带出了会场,等到后来各国运动员都已经站在场地中央集合时,日本代表团已经不见了!于是当全世界代表团都在观看圣火点燃的时候,只有整个日本代表团孤零零地留在场外,思考人生。留下来的印度代表团也有麻烦,一位参加演出的印度留学生因为兴奋走到代表团的旗手旁,出现在印度运动员代表团的前面。她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对此,整个印度惊讶不已。印度代表团长拉贾称,“我们将要求道歉。这个厚颜无耻的女子在全世界面前使我们万分难堪。印度代表队只在镜头前亮相了10秒钟,而这个女子一直是闪光灯的焦点。” o(╯□╰)o  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