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25 0
2012-08-16

再来看看奥运性别榜。

哪些国家重男轻女最严重?

哪些国家又滑向了阴盛阳衰?

虽然奥运崇尚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但并不代表男女项目上都相同,甚至金牌数量上也有差距。在大部分大项上,男子的级别数都要比女子多,所以总的金牌数也是男子更多。这样比较各国男女奖牌上的贡献时,需要参考所有项目总和的男女相对比例。设的项目实际发的奖牌数折合后,女子折算分/男子折算分=0.8,高于这个数字的国家,这说明男女平等走在世界前面,而低于这个数字,男性实力相对全世界要比女性更高。由于许多国家夺牌数过少,将导致该指数大幅波动,试想像一国从只得了女子一枚金牌到男女子各得一枚金牌的阶跃。所以下表用的是修正后的表,部分夺牌太少的国家和地区没有显示。奥运项目上一个男女实力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男性和女性的运动倾向和健康水平,进而了解该国的男女平等的进程,所以我命名为男女平等指数。奥运上的我们看到最阴盛阳衰的是中华台北队了,女子项目上贡献了1银1铜,而在男子方面却毫无斩获。接下来的几个女子有进账而男子未得牌的里面,有华人圈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似乎大中华地区男女平等方面都做得挺好。中国大陆的这个指数是1.31,美国更夸张,达到了1.42,这对于夺牌大国来说都是非常高的比例。我想,相对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男性都努力训练并参赛,而不少国家并不重视女性的参赛和训练,男子和女子项目上同样努力训练和竞争的中国和美国派出的队伍,在男子项目上遇到的对手的数量和水平相对女子项目要高得多,或许正是这两个参赛大国在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对男女没有歧视的态度,造成了奖牌数量上女性远超男性的局面吧。中国的邻居,曾经因排在英国前面而使英国人感到羞辱的哈萨克斯坦,也在女子项目上夺得一枚铜牌,但在男子项目上毫无收获。

但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只重视男性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忽视女性体育的情况在奖牌榜上表现地非常明显。虽然2012年奥运会号称是有史以来男女比例最平衡的一届,因为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名参赛选手中半数是女性,第一次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派出了女选手,而且第一次所有项目都允许女选手参加。例如文莱、卡塔尔和沙特(都是伊斯兰国家)之前从未派过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但本届他们派有女运动员。然而他们排出的队伍中的女性是否收到平等的训练,让人质疑。(根据古兰经等各种戒律,女性平等的待遇肯定是没有的,可以争取的是平等的训练)许多伊斯兰国家都只获得男子项目的奖牌,而女子项目却是空空如也。本届奥运上,共有24个国家只得了男子项目的奖牌,而其中有7个是伊斯兰国家,11个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不平等指数最高的伊朗,就是伊斯兰国家,男子得了4金5银3铜,女子却未获一牌。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北欧国家丹麦、瑞典和挪威,性别平等运动的先锋,他们男女平等做得最好,国会议员女性比例也很高,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这3个国家,竟然在男性夺牌能力也远超女性。


金牌数与奖牌数的比较体现了一个国家对金牌的重视。卫冕冠军失利只获银牌后遭冷遇已是司空见惯,夺银者遇到的更离谱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88年奥运会失利李宁受到全国舆论和人民极大的打击和侮辱,报纸上引用一些人的言论,说体操亡子该上吊等等。甚至多封邮件寄给李宁,不是安慰和关心,而是自杀的工具。引用当时人们的话,就是李宁当时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连跳水运动员高敏当时都因为李宁受到如此大的打击而质疑自己的运动员道路,背上很重的思想包袱。之后不久当时只有25岁的李宁选择了退役。似乎这种现象在不止发生在中国。本届奥运英国首金开幕4天依然不来,《太阳报》甚至在首页打出“渴望金牌”的标题,而跳水10米跳台比赛中未能如众愿夺金的戴利甚至被网友威胁要将他淹死在泳池里。

所有项目加总的= 0.31,因为所有项目冠军只有一个,而亚军、季军就能多了。最让咱们中国人影响深刻的,是在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男子200米自由泳孙杨和朴泰桓并列第二,颁奖仪式上国旗上下悬挂,而韩国国旗在中国国旗的上面,而在其他相同的场合,都是并排放置的。金牌比大于0.31的国家更有可能有较强的金牌偏执,小于0.31说明该国对待金牌的心态比较平和,能拿奖就不错。

奖牌榜前3的美中英显示出较强的偏好,金牌比相差不大。这似乎体现了,想排在前面,不好强似乎不行。相对于中国民众给予刘翔的失败的宽容和平和看待,有着被中国在体育和经济赶超压力的美国,和百年来经济实力上首次被拉美国家巴西超过、沦为二流强国的英国,对金牌和第一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心态非常平和沉着,做事冷静稳重的日本和德国,虽然实力不逊,却落在奖牌比自己少的韩国后面,而日本尤甚。当然,比起夺金心切的朝鲜,南韩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北韩虽只得了0银2铜,却拿下4玫金牌。看来虽然和中国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上也是一脉相承,半岛居民性格可谓急躁虚荣得多。

最后以解说员的台词结尾——问:伦敦奥运会中国解说员最凶猛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这是一名92年出生的老将。”

透过奥运看世界,奥运更精彩。不仅仅是开幕式和比赛,天天看的榜单也意味无穷。奥运不仅仅是金牌、五环和世界记录,更联系着五大洲的每一个人。

以上就是我的看奥运总结,奥运看完了,回去继续考研复习,大家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