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四岁的女童,刚刚结束两个月的留守儿童生活,本以为可以和父母过上平静、快乐的日子,谁曾想到,这个小生命竟被自己的父亲亲手断送。这两个月里,孩子曾经历捆绑全身、棉布塞嘴、烟头烫手,最后一掌夺命,父亲如此的虐待孩子,竟宣称自己是为了教育,这则消息,让很多人尤其是做父母的深感痛心和惋惜。那么,为什么打孩子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呢?
一是受传统教养观念的影响。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许多为人父母者仍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
二是有些父母觉得教育孩子是个“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有了问题,就直接动棍棒,特别是脾气暴躁的父母更会容易这样做。
三是父母自己的生活状态。有的父母自己不成功,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失落,往往会把全盘控制孩子作为一种逃避和满足,甚至把自己在社会中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等。
家长如果能够珍惜与孩子间建立彼此理解和欣赏的亲子关系,保护好孩子单纯、脆弱的心灵,教会他们爱,才是长久之计。希望不再有孩子因为棍棒教育而受到伤害,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