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整型集团管控——获取变形金刚效应
集整型集团(母子)模式之所以得以成功,归根结底就是所谓的变形金刚效应的获取,每个不同的子公司,是集团的一个利润分支,承担集团一个独特的战略任务或战略命运,是不同命运的承载体,从而使得集团价值最大化。
一、集整型集团管控的核心:
集整型集团模式的管控其核心部分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母公司的多种资本的输出
?子公司之间的差异性角色定位
?母子公司整体形成的变形金刚效应
?母子公司之间的治理,控制,宏观管理三个维度的纵向关系和三个维度之间的互补互促
?集团内部价值,信息,制度,能力大循环
二、西方集团模式探秘
西方集团模式的构建是希望母公司是基金经理,对所有子公司出资,促进所有子公司的优化运作,建立一个治理结构,促进其信息披露,促进其有效内控,每个子公司都很透明化、高度制度化。母公司作为基金经理,从每个市场化运作的子公司里分红。到最后,西方发现,当一个集团拥有N多个行业的子公司,有一个子公司的收益更高,所以把所有的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做专业化。其内涵也说明了一个打造N套制度是十分耗费金钱的,耗费注意力的。所谓专业化的本质,是形成同一套管理资本,管理资本,制度资本。因为整个西方都采用互补,相对优势竞争,到最后造成一个国际范围里的竞争。
外国人特别崇尚国际最佳管理实践,每一个动作都学其他公司,或者跨行业公司在这个动作上是不是更优秀。把所有公司最佳动作学过来了,那一定是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最高利润。这个道理其实学过系统论的都知道,局部之和并不等于整体。但是西方从文化上来讲都是元素论,其实究其根本,竞争到最高处以后,制度资本是非常非常重要。像比尔?盖茨,就是大规模在硅谷,乃至于在全世界,第一个大规模运用期权这样一个制度的一家科技公司。微软在世界范围里建立一个概念,全世界所有人,都想拥有一个电脑,但是每个电脑里,如果跑着不同的软件,每两个电脑之间就不能对话,每一个人要学习N多软件,才能操作一个电脑,再换一个平台还要再学习,比尔?盖茨就是全世界能不能有一个共享的软件平台,给世界提供一个基础产品,这事实上应该是联合国做的事,但是他单一的用商业手段就实现了。同时比尔盖茨第一个发现了科技型公司大规模使用期权激励的价值,加速了微软的高成长,前几年微软彻底停止了给新进员工的期权激励,影响了微软的高成长速度。这种国际化竞争,到最后拼的就是管理制度本身必须是世界级的,管理制度本身处处流畅着竞争力,不能具体到营运上面,人力资源上才有竞争力。本身的制度就是一种独特的竞争力,别人学不去,但是探索这样一套制度,谈何容易。
三、东方集团模式本质
东方集团模式更多的是靠政策、地域、关系进行管控。因为东方事实上相对来讲的话,是一个政商一体化的国度,钱权交易非常普遍。同时文化壁垒,法律壁垒非常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东方市场并不是和世界彻底完全无缝接轨的一个市场,事实上是一个半封闭市场。在这个半封闭市场,企业事实上是分割在不同的条块里,所有企业之间并不是直接竞争的。竞争也不是市场,也不是平的,是由很多有形无形的区隔,所以每一个企业等于有一条自己独特的跑道,并不和另外的企业直接竞争。不同地域的企业并不构成直接竞争,究其根本,是政府在市场当中做了特别特别多的事以后,以至于使市场变得特别不平坦。
因此,只有把所有的获取额外收益的路都堵死了以后,企业才会市场化。但凡企业会获得额外收益、补贴、特别交易、特殊关系、独特合同、多元化发展、产融结合计划,以及政商合谋交易、垄断利润,甚至利用优势企业的不平等照顾获得额外收益等等。在发展中国家,在政商一体化的国度地面,一个企业可以获取的额外收益,多到正常人难以想象。社会阶级每上一个台阶,获取额外收益的方法和途径指数级增加。在政商一体化的国度里,法律是软的,法律是随机变化的,每上一个台阶,法律就会重新围绕着这个大佬们,形成一个服务形态,围绕他们进行一次重组,给他们留出很多利益缝隙。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是,当这个企业,当这个大佬可以利用特殊关系,向社会掠夺,向人民群众掠夺,向政商一体化掠夺,向政府运作形态掠夺的时候,他是否有积极性进行市场竞争,答案是他没有积极性进行市场竞争,因为市场竞争是硬的,而这种多元掠夺是软的。
四、东西方集团模式之利益取向
东方和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西方要市场化掠夺,所以必须用一流的管理资本去进行这种掠夺和竞争。西方的市场是没有门槛的,所以到最后,只能活下来具有一流管理资本的专业化企业。而东方则不然,只要一个企业,因时因地因物,因地制宜在当地形成一个特殊结构,刚好严丝合缝地、犬牙交错地,能够把当地的一些市场漏洞,市场缺陷进行一个较好的占有,就能获得多头收入。如果能够上升自己的社会阶层,到更高的阶层里,就能有更多的收益空间。
因此,从东方来看的话,所有企业都在谋求一个变形金刚效应。市场化收益,非市场化收益,正常收益,非正常收益的一个奇妙的组合。世界上并不存在单一的市场化的国度。我们反观美国,凯雷在这么做,高盛也在这么做,只不过他的市场的浑浊程度,相对轻一点,而越是官僚化的,越是腐败程度越高的国家,浑浊程度越高一点而已。
所谓变形金刚效应,事实上是一个企业不屑于,或者不能完全获得国际化市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里运作,又杀不到别人封闭的市场里去,别人还有一套保护自己市场的特殊做法,但是也不想让别人杀引来,那么就在他封闭的市场里,既把市场化收益赚到了,又把非市场化收益,各种收益赚到,就构成了我们所讲的集整型集团管控集团管控。
五、集团管控未来之集整型集团管控
集团管控未来必然是进行集整型集团管控。东西方进行共存,集整型集团管控,它也是一种活法,因为它的利润基础非常大,所以钱会非常多,之后会谋求新发展,每当能级高到一定程度,就想要行业整合,想要国际化竞争。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虽然东方企业在这种古怪的市场里因地制宜地形成了一个,因地势、因市场结构进行极致化掠夺的一个特殊结构,但这个结构是有上限的,不可能是无限的,所以商业的贪婪使得形成一个很厚的利润积累以后,不惜以自己不强健的身体去进行横向整合和国际化的扩张。但是到国际化扩张以后,发现必须用制度来和对方的制度竞争。反过来说,因为他形成了很厚的利润积累,可以有源源不断的补给线,所以到后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就会变成外部市场化,内部计划化,走出去,规则化,走回来潜规则化,变成了阴阳两手。但这样的话,国际公司依然没法竞争,因为在国际公司最擅长的领域里面,东方有一个厚的补贴,所以为什么WTO特别惩罚这种补贴制度,因为补贴制度使得市场不公平。
所以最终国际公司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求市场化,利用让这些企业进行上市,把其纳入到公平体系来运作,逼迫企业切断和原有体系的脐带来战胜你,否则的话是没法战胜你的。像西方为什么发出了央企危险论,就是发现没法和央企竞争了。而中国的公司,也整得越来越明白,在母公司特殊国度里,不仅向子公司输出货币资本,还向他输出制度资本。但是相比国际公司,制度资本就没那么牛,但还可以输入远见资本、人力资本、软实力资本和一些特殊资本。简单地说,我的子公司是资本密集型的,这个资本就不是货币资本,恰恰是令到这个子公司在当时当地当国利润最大化的几种真正有驱动力的资本。国际公司在这点上,显然没法比,因为他没法获得远见资本。还有软实力资本,像我们东方公司最牛的是利用政府关系,特殊关系来帮助其在国内发展,但是国内发展了以后,国际力量就越强大了,因为要补贴国际市场,这个国际企业就比不过我们。我们用多资本战胜西方的双资本,西方就货币资本和管理制度资本,顶多再加上一个人力资本。我们多资本,这是未来进行集整型集团管控的基础。
六、东方集整型集团管控之价值追求
中国的集团公司,未来凭什么可以获得胜利呢?因为它同时追逐五种价值,而这五种价值,恰恰说明了中国公司为什么可以成功。普遍来看,西方公司在要素价值上面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可以把每个要素配置得非常到位。但是要素价值可以追逐到位,这只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六0分,我们来看剩下的几个价值。
范式价值——通过范式,哲学,思考的创新,带来的新价值,新增长空间,方式
范式价值的存在是从未来看,国家和企业是否有新的增长机会,形成范式推动经济发展。虽然美国有乔布斯,有比尔?盖茨,印度有塔塔、米塔尔,但是客观上来看的话,范式价值并不取决于这个国家历史上商业有多发达,企业有多成功。欧洲增长乏力,主要因为整个欧洲人口太少,无法支撑经济增长。即使再内生,商业模式再精巧,但对象和需求是贫乏的。美国仍然用创新可以挣到新范式增长,但是这个创新需要市场、需求、潜力增长的支持。美国还没办法振兴制造业,一振兴制造业,高科技行业就会掉下来,不可能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资源,使得所有行业同时增长。但是目前来看,中国企业、亚洲企业有足够的范式增长的可能性。中国的新范式增长可能性,一方面是整个市场转轨,旧的体制被撕裂以后,迸发出来撕裂能量。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以制造太多可能未被满足的需求空间,就足以缔造N多个商业帝国,不断出现新的范式价值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