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3635 11
2007-03-22

教师形象的审美自塑

教师形象,无时无刻不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扣击着学生的心灵,感染着学生的精神面貌。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就是学生的审美对象,而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课上得好,能吸引人;态度和蔼可亲,能使学生信得过;多才多艺;对学生没有偏爱,能一视同仁;工作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常和 学生一起活动,能相互交心;服装整洁,言谈举止优雅。其中前三项是教师个人素质,中间三项是对学生的态度,最后一项是仪表。这些要素构成教师的审美形象,一是道德美,二是学术美,三是仪表美。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内在的道德美、学术美与外在的仪表美和谐统一,作为学生道德欣赏、学术欣赏和仪表欣赏的对象。教师也要自觉地从这些方面来塑造自己。

  外在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以服饰加以装点,由言谈举止来体现,其中蕴涵着内在美。学生对教师形象的审美过程,就是由外在美到达内在美的过程。而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就在他的全部生活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展示出来,特别是在他的教学活动中展示出来,而集中表现于课堂教学的几种形态之中。

  亲切型,又称热爱型。言谈举止和蔼可亲,讲析评论细致入微,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都不厌其烦。对学生学习中的失误和不遵守纪律及其他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都能够循循善诱,给以正面指导。偶有批评教育,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绝无简单粗暴的训斥。学生的反应也是亲其师,乐其道。

  严肃型,又称科学型或学者型。言谈举止端庄持重,讲解书写处处认真。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每句话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板书的字体、排列,都能作到工整有序。分析讲解全面深刻,评议论述鞭辟入里。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正误优劣,细分明判。对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对学习中出现的差错和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就明确指出,甚至严厉批评。但这一切都做得合情合理,分寸得当,语言得体。

  活泼型,又称艺术型或幽默型。这种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对教学理论、教材教法的理解和运用都达到了纯熟的地步,甚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她)们讲课生动形象且富于变化,讲到喜悦处满面春风,讲到悲壮处慷慨激昂,讲到深刻处一语破的,讲到诙谐处幽默风趣。有时抓住要害重锤敲打,有时情调舒缓轻轻叩击,有时直奔主题一语道破,有时广泛联系穿插轶闻趣事。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方法灵活,节奏明快,似是随心所欲,实为匠心独运。

  几乎所有的教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却总是不知不觉地吸收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任何一位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他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个性却是完整的。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个性,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他的风格。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一节课能体现教师的人生。著名画家周思聪回忆他的老师李可染时说:“我热爱可染先生的艺术,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正如亲切宽厚的大自然,它还给予我许多灵悟和启示。”“可染先生对于学生,并非教授技巧,让你学会一种招数;而是赋予你一种精神,使你对艺术的真谛有所顿悟。”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得真谛不教人”,他交给学生的全部技巧是“用思想感情画画”。所以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是:“先生为人正直宽厚,绝不像浑身生刺的棘,攀援而上的藤,而是像蔽日参天的大树,深深的扎根大地,默默的伸展枝条,认真的开好每一朵花,无保留的奉献满树甘果。”青年书法家庞中华回忆他的音乐老师任士荣(手风琴演奏家)说:“他是用心灵来按动键盘的演奏家。……他教我学琴,更教我的笔尖学会深情的歌唱。”

  每一位已经在做教师的都要后顾:我在讲坛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每一位将要作教师都要前瞻:我在课堂上将是什么样的形象?已经在作教师的和将要作教师的都要有一种追求:教师在学生脑海中的形象,要像航海中的灯塔,而不要像商店门前的霓虹灯。这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塑造审美形象的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2 09:27:00
已经绝种,以为这种老师是做不到的,会饿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2 11:29:00

“课上得好,能吸引人;态度和蔼可亲,能使学生信得过;多才多艺;对学生没有偏爱,能一视同仁;工作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常和 学生一起活动,能相互交心;服装整洁,言谈举止优雅。其中前三项是教师个人素质,中间三项是对学生的态度,最后一项是仪表。这些要素构成教师的审美形象,一是道德美,二是学术美,三是仪表美。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内在的道德美、学术美与外在的仪表美和谐统一”

讲得很好,很到位。

可惜的是以此为标准的教师廖若晨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2 14:42:00

这种人估计不是绝种也是稀有,这种要求是可以的,但是不可能达到的,就像数学的中无限逼近一样。人无完人,我们就把这个标准当成我们自我改进的标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2 23:57:00
现在的好老师太少了,一般的都是努力搞研究,写文章好评职称,或者是出去赚钱了,真正的安心教学的好老师太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3 09:36:00

首先,在道德上,作为具有言传身教特殊影响力的社会角色,教师无疑应该使自己保持相当高的道德水准,但这种保持并不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时代精神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道德理想内容,使自己对教书育人使命的理解,永远与时代精神合拍,与学生新鲜需要合拍。其次,在科研上,要成为既能汲取学科前沿成果又能丰富这种成果的创新者,永远使自己的学术视野与知识结构处在良性更新之中,永远使自己的学术热情与思维方式处在活跃状态。再次,在教学上,无论是教材的选取、教学法的选择还是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都要贯彻创新的理念。

我们为这样的高校教师鼓与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