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1369 2
2014-08-09
国内一些主题公园生命周期短似乎成了一个不可破解的魔咒,它们往往原始创意不错,开园时游人如织,一派火爆。但一阵热闹过后,却越来越走下坡路,最后甚至关门大吉。主题公园这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状态,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建设一个主题公园怎样才能持续、长远地发展?

主题公园是中国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形成的极为重要和独特的产业现象,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引起了几次投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开发主题公园类旅游项目2500多个,但国内主题公园经营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其中70%亏损,20%持平,仅有10%盈利。

主题公园缘何难以持续发展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主题公园不到40个,日本的主题公园有30多个。中国的主题公园或者贴着主题公园标签的娱乐项目却是上述两个国家总和的40多倍。全世界最迅猛的建设量,让主题公园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宠,主题公园投资热潮席卷全国。

但在大开发的浪潮中,一种严峻的现象不容忽视:缺乏科学的项目策划和论证、园区规划和产品设计不合理、开发及经营管理薄弱、市场推广跟不上等,导致许多项目经营效益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一些项目甚至已经破产倒闭或关门停业,有报道称,目前全国被套牢在主题公园项目建设上的资金高达1500亿元。

对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做好详细的前期调研工作,尤其是在市场分析上,舍不得花钱、花精力,进行盲目决策,造成很多主题公园定位不鲜明,或者虽有鲜明的主题,却并没有丰富的游乐内容与之相匹配。

魏小安介绍,目前国内主题公园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北京三大区域,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主题公园大概有300家左右,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只占总数的10%,其他90%基本保持持平或亏损状态,而这些亏损状态的主题公园大多经营单一,主要依靠门票收入来支撑,在延伸开发方面不够。

而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则认为,主题公园的盈利难问题,在于忽视了持续不断追踪游客变化的心理需求,以及挖掘文化内涵上着力不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9 16:12:42
中国主题公园泛滥化的主要标志是文化的泛化,几乎所有的文化现象或大小名人资源都被用作主题公园的题材。近年来,主题公园也成为名人故里之争的一个重要载体,如好几个地方争建《金瓶梅》主题公园,究其原因,除了创造性思维贫乏之外,以文化为表、经济为里的区域竞争白热化才是主因,各地争相通过发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来树立品牌、谋取利益,试图通过主题公园的建设来抢占文化资源,谋取对文化资源独占的合理性。其中,不乏恶意竞争、浮躁粗俗的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9 16:25:07


          决策者头脑发热,利令智昏,冒险上马,弄好了就是政绩,弄不好,留下一个个烂摊子,又不用负责任。一拥而上的风气自然愈演愈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