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16 0
2007-03-22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出现增长失衡带有某种必然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赶超战略,GDP增长成为政府部门的至上目标;与之相应的,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也主要是看经济性指标而非社会性指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变成“只顾效率,难顾公平”。归根结底,就是中国所谓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属实,是否称得上绝对的经济建设权重,是否在资源配置方面引导这种趋势。有一段时间,我们是从不承认赶超战略的,所相信的莫过于社会主义这个神以及马克思的圣经典籍,再就是苏联大哥的肝胆相照,可以说,那时的中国是在塑造模型---按照外部的意志塑造雷同的模型。而且,我们竟然充满着憧憬充满着渴望充满着喜悦。

当然,在排除经济学的领域,对于这些问题似乎毫不费劲就可以例举一堆答案,也是所谓当时专家、学者之后在各种反思、追忆中的陈词滥调。毕竟,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几个供在庙堂中的木像所诠释得了的,何况知识的不确定性呢?不过理性地加以评述仍然是必要和有益的。

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真的就可以简单直白地理解为全民总动员全资总投入全计总一致呢?(民---劳动,资---资源,计---计划)答案显而易见,必然不是。鄙人之拙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把经济建设合理地规划与协调,因此较之中心自己更愿意称其为目标。中心虽然拥有集结、汇拢、凝聚、团结的含义,毕竟其潜在的引申过于庞杂、不清不明。这也正是政府官员自作聪明抓其要义的理解层面。按照如此这般领导的分析、考虑、统筹,经济建设的表现那就是GDP的增长嘛,就是一堆统计资料推出的“事实”。谁是GDP增长之王谁就很可能是升官之王。

(个人博客http://blog.163.com/hawk_0002001/,欢迎各位光临指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